APP下载

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下磷肥使用量对大麦“花22”产量的影响

2016-12-10王齐兵季小石朱卫忠张晓飞上海跃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县202171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本苗播期穗数

王齐兵 季小石 朱卫忠 张晓飞 (上海跃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县 202171)

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下磷肥使用量对大麦“花22”产量的影响

王齐兵 季小石 朱卫忠 张晓飞 (上海跃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县 202171)

为提高崇明县大麦高产栽培水平,进行了不同播期、种植密度与磷肥用量对大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大麦“花22”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但以磷肥用量对其影响为最大,且在迟播条件下影响最为显著。崇明县“花22”适宜播期在11月5日左右,基本苗以240万苗/hm2较为适宜。在适期播种、适宜基本苗条件下,磷肥用量为90 kg/hm2可节本增效;在迟播、稀播条件下,磷肥用量为135 kg/hm2可增产增效。

大麦;磷肥用量;种植密度;播期;产量

相关研究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及磷肥对大麦产量的提高均有关键作用。例如,播期较晚的大麦普遍发苗迟、收获季节易倒伏、千粒重下降;大麦生长对磷肥更敏感,不同施磷量对大麦产量影响较大。崇明县沿江、沿海地区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最初在0.5-4 mg/kg[1],近年来依靠一定数量磷肥的投入,土壤速效磷含量已达15-20 mg/kg。为给崇明县大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不同播种时间、种植密度与磷肥用量对大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磷肥用量(A)、种植密度(B)、播期(C)三因素,其中磷肥(五氧化二磷)用量分为A145 kg/hm2、A290 kg/hm2、A3135 kg/hm23个水平;种植密度(基本苗)分为B1180万苗/hm2、B2240万苗/hm2、B3300万苗/hm23个水平;播期分为C110月29日播、C211月6日播、C311月14日播3个水平。试验共设27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按播期为单位组成一个大区,大区内的小区实行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15 m2,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1.2 试验材料

供试大麦品种为“花22”,该品种由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具有高产优质、抗倒、耐湿、耐大麦黄花叶病、中抗白粉病、赤霉病等特性,千粒重40.5 g,蛋白质含量10.99%,制啤品质好[2]。

试验所施肥料为含氮46%的尿素、含磷40%及含氮10%的磷酸一铵、含钾60%的氯化钾。

1.3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跃进农技站4#田内进行,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2.6031%、全氮0.1458%、碱解氮88.7 mg/kg、速效磷21.97 mg/kg、有效钾96.27 mg/kg。各处理除磷肥用量按试验设计施用外,均施纯氮225 kg/hm2、氧化钾112.5 kg/hm2。肥料运筹为:氮肥50%、磷肥80%和钾肥80%作基肥,小区整理后人工翻入土壤;氮肥20%作苗肥、27%-29%作穗肥;氮肥1%-3%、磷肥20%和钾肥20%作拔节肥。

试验田播前进行两次灭茬、翻耕、耙碎、旋细。使用GBS农机定位仪进行定位开沟(保持畦间均等),竖沟每条间隔2.5 m,沟宽20 cm、沟深30 cm,横沟在试验田两边,沟深40 cm;每6 m留一条操作道。人工开行播种,每畦播8行,行距30 cm,沟边留10 cm,播后人工覆土并用机械压实;播后出苗前用50%异丙隆3 kg/hm2进行化学除草。

1.4 考查项目

按农时节气考查苗情,并记载生育期。冻害、病害发生后及时进行苗情调查。考查最大叶面积指数、抽穗前后的干物质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各小区人工收割、机械脱粒,计小区湿麦子重,每小区用纱网袋取1 kg小样,晒干后去杂质,用仪器测得水分含量,计算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产量方差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各因素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各因素内不同水平间产量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磷肥×密度、磷肥×播期、密度×播期、磷肥×密度×播期互作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

表1 各因素的小区产量方差分析

2.1 不同磷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表2表明,磷肥在大麦生产中的作用较大,不同磷肥用量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A3产量最高,为8 100.5 kg/hm2,A1产量最低,为7 073.3 kg/hm2,相差1 027.2 kg/hm2。分析表明,增产的原因是有效穗数的增加,A1与A3间有效穗数相差82.2万穗/hm2。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表2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B2产量最高,为8 053.8 kg/hm2,B1产量最低,为7 333.7 kg/hm2,相差720.1 kg/hm2。分析表明,种植密度中等的处理高峰苗适中、成穗率高,有效穗数、每穗实

粒数、千粒重都较高,所以产量也较高;种植密度低的处理有效穗数不足,产量也较低;种植密度高的处理易发生倒伏,且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都下降,影响了产量。

2.3 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表2表明,不同播期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C2产量最高,为8 280.3 kg/hm2,C1产量最低,为7 260.3 kg/hm2,相差1 020 kg/hm2。分析表明,播期早的高峰苗虽高,但因受冻害成穗率下降,导致有效穗数减少,且结实率、千粒重均有降低的趋势,因此早播不如适期播种的产量高。

2.4 磷肥×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

磷肥×密度互作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中A3×B2产量最高,为8 420 kg/hm2,A1×B1产量最低,为6 460 kg/hm2,相差1 960 kg/hm2。

2.5 磷肥×播期互作对产量的影响

磷肥×播期互作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中A2×C2产量最高,为8 713 kg/hm2,A1×C3产量最低,为6 666.7 kg/hm2,相差2 046.3 kg/hm2。

2.6 磷肥×密度×播期互作对产量的影响

磷肥×密度×播期互作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中A3× B2×C2产量最高,为9 353.3 kg/hm2,A1×B1×C3产量最低,为5 833.3 kg/hm2,相差3 520 kg/hm2。分析表明,在迟播、基本苗不足的条件下,磷肥用量对大麦产量影响最大,且在播期、基本苗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磷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但在迟播、磷肥用量取上限时,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表2 各因素处理对大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磷肥用量可提高大麦产量,特别是在水稻收割迟的地区,大麦对磷肥用量更为敏感,这是因为在相同种植密度和播期条件下,投入磷肥可提高早期分蘖发生率和有效穗数,从而提高产量。前人研究表明,崇明沿海地区施P2O5120-150 kg/hm2能显著提高大麦产量[3];“花22”在崇明沿海地区种植,目标产量为6 000-6 750 kg/ hm2时,所需P2O5用量为90-105 kg/hm2[4];结合本试验研究,当“花22”目标产量大于7 500 kg/hm2时,根据播期,P2O5的用量为105-135 kg/hm2。

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大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这是因为“花22”春性较强,早播易受冻害[5];同时,据前人研究,在长江口地区,“花22”的最佳播期在11月5日左右[5]。但在迟播、磷肥用量取上限(135 kg/hm2)时,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在迟播条件下增加磷肥用量可满足大麦生长的需要。

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大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分析表明,在迟播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大麦产量,但在一定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大麦产量有所下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麦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6]。

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磷肥用量条件下,适期播种、基本苗中等的大麦产量最高,中磷肥用量次之;在迟播条件下,磷肥、基本苗增加,大麦产量显著增加。这是因为在崇明沿海地区,大麦产量达7 626 kg/hm2,需 P2O5105 kg/hm2[7];早播容易造成冻害,种植密度高、磷肥用量高还会引起倒伏;随播期推迟,大麦抗倒伏能力增强[8];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麦抗倒伏能力减弱[8]。

综上,在崇明地区种植“花22”,在适期、适宜基本苗的条件下,磷肥用量取下限(90 kg/hm2),可控制投入、提高效益;在迟播或湿耕湿种、基本苗较少的条件下,磷肥用量取上限(135 kg/hm2),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且对解决水稻收割迟产生茬口矛盾也有一定作用。以适期播种、基本苗控制在240万苗/hm2较为适宜,早播的基本苗要降低,迟播的要增加。

[1] 陈图南,王仁卿.崇明县综合农业区划[Z].1984.

[2] 郎淑平,龚来庭,黄剑华.早熟、丰产、稳产、优质大麦新品种花22选育报告[J].作物研究,2007,(3):347-348.

[3] 戴其根,张国良,陈培红,等.沿海地区高产大麦磷肥施用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5,(4):23-25.

[4] 李长亚,杨力,唐义军.沿海地区啤酒大麦“花22”优质高产技术规程[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1):27-28.

[5] 施晓钟,黄俭,陆宪华.啤酒大麦“花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7,(5):51-52.

[6] 杜志钊,张志奇,陆瑞菊,等.不同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大麦新品种海花1号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3,29(2): 17-19.

[7] 姜立勋,张宝玉,季惠琪,等.大麦新品种“花3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大麦科学,2002,(1):23-24.

[8] 王受荣,周华江,潘玉良,等.播期与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4):51-53.

2015-12-22

猜你喜欢

基本苗播期穗数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