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服务方式嘉定区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发展

2016-12-01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上海农村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嘉定区经营者农场

■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服务方式嘉定区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发展

■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为贯彻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发展家庭农场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从2014年10月开始,嘉定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在全区各镇试点推行粮食生产家庭农场。

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是指以本地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粮食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并以此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农业部门共同努力下,嘉定区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闯出了一条家庭农场发展之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4年新组建家庭农场53家、经营面积0.7万亩,2015年上半年新组建家庭农场48家、经营面积0.6万亩,2015年下半年新组建家庭农场72家、经营面积1万亩,2016年上半年新组建家庭农场25家,经营面积0.4万亩。目前,经区农委认定的粮食生产家庭农场为197家,经营面积2.7万亩,占全区水稻最低保有面积的42%,超额完成市农委下达的工作任务,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做到“三年目标两年完成”,继续走在发展家庭农场队伍的前列。

一、发展状况

(一)发展任务

2014年5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发展家庭农场现场推进会,要求到2017年全市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要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2014年5月19日,市农委发出督查通知,要求各区县细化年度发展目标、制定扶持政策、健全考核制度、落实责任制、加强配套服务。并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发展的通知》(沪农委〔2014〕264号)。下达嘉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目标为:到2017年粮食生产家庭农场达到217户,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达32550亩,占全区水稻最低保有量面积的50.9%。

(二)发展背景

近年来,嘉定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发展家庭农场之前,全区粮食面积70%以上采取合作社集体经营或实行“四定一奖(定面积、定农本、定产量、定报酬、超产奖励)”的集体经营模式,另外30%采取较松散的承包管理模式。全区粮田种植户本地人员占13%,来沪务农人员占87%。

2014年9月10日,嘉定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试行)》(嘉府﹝2014﹞128号),对发展家庭农场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准入条件、申请程序、补贴政策、配套服务和考核退出机制做了详细规定。今年年初,又出台了《关于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实行参保补贴的试行意见》(嘉府发〔2016〕3号),为本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职保”)进行补贴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经营模式

目前,嘉定区组建的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均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平均经营每户面积138.8亩,每户家庭农场1-2名长期务农人员。家庭农场采取单一的“麦(绿肥、休耕)-稻”轮作方式,负责所经营田块的种、管、收、售等全程作业和管理;与家庭农场签约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耕、种、收、烘干等相关机械作业;所在村委会(合作社)负责种子、农药、肥料等社会化服务和日常监督管理,同时负责粮田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结合全区农机合作社服务体系较为健全的实际,以及对不规范生猪养殖场整治和农村社会管理的要求,全区目前主要发展“粮食种植”经营模式的家庭农场。

二、采取的政策措施

在发展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嘉定区始终秉承“数量质量并举、社会服务到位”的原则。既重视发展速度,也重视发展质量;既注重激发家庭农场的内在生产活力,也注重发挥原有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外部服务功能。在推行家庭农场工作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政策引领

由嘉定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家庭农场的准入门槛、申请程序、补贴政策、配套服务和考核退出机制都做了详细规定,并于今年下半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由嘉定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本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实行参保补贴的试行意见》,明确了全区家庭农场参保补贴范围、补贴原则、补贴标准和申请受理程序。

以上政策出台后,均通过报纸、网站进行了层层传达和宣传解读。

为提高本地家庭组建家庭农场积极性,发展初期,嘉定区制定了以下扶持政策:1、对家庭农场所在村给予每年每亩300元(按家庭农场经营面积)管理补贴,用于组建家庭农场、加强管理和提供社会化服务。2.粮田土地流转费为1300元/年,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土地租赁费标准为每亩700元(政策到期后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调整)。3.对就业年龄段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每人每月700元社保缴费补贴(此项补贴不得与嘉府发﹝2013﹞26号规定的“本地就业年龄段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同时享受)。4.对申请成功的家庭农场统筹安排成块成方、灌排便利的优质地块,对家庭农场经营地块较集中的区域优先安排粮食生产设施建设。

(二)实行考核奖励

为保障家庭农场合理有序发展,出台了《嘉定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推进工作考核和奖励办法》、《嘉定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考核和奖励办法》、《嘉定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农机化服务考核和奖励办法》分别对粮食家庭农场经营者、所在村委会和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考核。对家庭农场组织推进经营和服务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最高分别给予村100元/亩、家庭农场经营者50元/亩和农机专业合作社50元/亩考核性奖励。

(三)加强服务指导

加强对签约的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相关培训、服务、指导:区农委组织对各镇上报的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经营者统一进行了上岗前培训,提高对家庭农场经营的认知度;把家庭农场经营者全部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机驾驶培训;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科技入户”,指导镇、村协调本地农机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签定农机服务协议,保障家庭农场农机作业需求,实行“大机专业化、小机家庭化”的农机服务模式。

(四)实行准入退出机制

1.准入条件。要求家庭农场经营者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原则上是本村户籍家庭,常年务农人员1人以上,农业户籍优先;如本村户籍家庭无意愿,申请范围可扩大至本镇或本区户籍家庭。二是申请者原则上要求年龄60周岁以下,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优先。三是具备一定生产经营能力和相应的农业生产经验,掌握必要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培训能熟练使用农机具。对有种粮经历的或持有农机驾驶执照的常年种粮农户申请者优先考虑。四是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劳动完成农田的耕、种、管、收等主要农业生产活动。

2.退出机制。对家庭农场经营者实行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的,终止家庭农场土地租赁合同。经营过程中,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家庭农场经营资格和以后的申请资格,并在年底结算时扣除相关补贴:一是家庭农场经营者取得家庭农场经营权后,不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和管理,常年雇用其他劳动力。二是家庭农场经营者有转包、转租等行为。三是经营过程中,有违法违纪、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四是家庭农场经营者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土地租赁合同的。

三、初步成效和经验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村社会管理

家庭农场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参与粮食生产,逐步改变了嘉定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环节主要依靠来沪务农人员的局面,在加深外来人口管理和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方面都有一定改善。同时,随着高中以上学历的“年轻农二代”的加入,使得农业后继有人。经统计,目前,全区197名家庭农场经营者中,50周岁以下的有53人,占比超过25%,其中30岁以下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3人,占比超过10%,其中大专学历的有10人。

(二)发挥社会化服务功能,形成“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模式

随着粮食生产家庭农场逐步推进,以前的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退出种植环节,土地交由家庭农场耕种管理,合作社在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实行统一供应,耕、种、收机械服务和烘干、加工、销售等方面加强服务,转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形成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相互助力、相互提升的新型经营模式,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便利。

(三)激发粮食生产潜能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家庭农场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嘉定区土地流转率高、粮食机械化程度高、农田设施完善的先发优势。通过专业化种植,家庭农场的专业务农经营收益较为显著,2015年12月份的调查显示,全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户均经营面积129.9亩,户均年纯收入达到13.8万元,效益喜人。

四、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推进全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打造家庭农场的升级版,为进一步发展其他类型的家庭农场打下良好基础,是现阶段应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总体思路

审时度势,营造家庭农场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发展家庭农场197家,经营面积2.7万余亩,根据发展目标任务,年底前还将继续加大发展力度,完成总计240余户、经营面积3.2万余亩的发展目标任务。届时,全区家庭农场面积将占到全区水稻保有面积的50%以上。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逐步将发展重心转移至提高发展质量上来,把扶持现代家庭农场、打造家庭农场升级版,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抓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完善退出机制,通过“抓大放小”,提高政策在镇、村两级发展家庭农场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二是统一思想认识,让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发展家庭农场的坚定性和积极性。三是积极营造支持家庭农场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强化家庭农场经营的责任担当、品牌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建设。四是构建支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把家庭农场作为一种“干事创业”的抓手,吸引有知识、有激情的“农二代”和有干劲、有能力的中青年加入到家庭农场队伍中来。

(二)发展方向

1.转变扶持方式,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力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农场进行工商登记,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升级为现代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在财政支持上,逐步限制普惠制补贴的增长速度,通过设立家庭农场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提高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在种植规模上,获得专项扶持的家庭农场可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延长租赁年限;在项目扶持上,适宜家庭农场申报的农业项目优先安排家庭农场;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允许家庭农场优先使用生产管理用房,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家庭农场工作。开展优秀家庭农场评选,对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效益明显、社会责任感强的家庭农场予以表彰,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2.健全服务内容,为家庭农场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保障

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家庭农场良好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一是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强化新型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优先示范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进行标准化生产。二是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职能,帮助家庭农场解决“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优化融资环境,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在融资信贷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保险险种,搞好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3.优化培训内容,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智力支持

家庭农场实质上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素质是改造传统农业、壮大家庭农场的重要方面。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家庭农场,必须对现有家庭农场经营者开展文化、科技和素质教育。要直面当前家庭农场经营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多方位扩充家庭农场经营者获取智力支持的途径,提高知识获取效率。一是分层次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技能培训,努力把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借助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有力时机,建设家庭农场经营者可以即时获取技术支持的应用平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终身学习的氛围。三是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加强自身学习,结合新兴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等课程,引入竞争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鼓励家庭农场经者自我主动学习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4、完善准入退出机制,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紧研究制定因正常年龄增长而退出家庭农场经营的有关政策。二是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热线,明确管理主体,对长期雇工、转租转包等“四种”违反政策的情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证家庭农场队伍的纯洁、健康和有序。三是积极听取多方意见,不断完善政策条款,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嘉定区在积极稳步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总结提高、不断取得突破,嘉定区将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长抓不懈,继续创新思路,不懈追求卓越,在推动全区家庭农场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嘉定区经营者农场
真我少年 强国有我——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农场假期
《经营者》征稿启事
农场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一号农场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丰收的农场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
嘉定区内11号线乘客接驳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