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真传古谱之武松鸳鸯腿

2016-12-01古谱

少林与太极 2016年9期
关键词:右拳拳法握拳

古谱

一、混元手

此系起势,先全身直立,两手下垂,手掌贴股,然后用滑步前进两步,同时双手从后斜方落至腰际,紧紧握拳,置腰间、两臂贴肋,目向前看,称为混元手,亦称护双腰。盖鼓气蓄势,以待攻击也。此势最须注意者,即运用全身之精气神,而专注于下盘及两拳。

二、躺步护裆

依上势,起一腾步(先用左脚绞于右脚之前斜方,然后提起右脚,同时左脚腾出,右脚即踏于先前左足所踏之处,此即为左腾步。右腾步则相反耳。腾步法在武松拳法中最为常见,故学者须勤加习练,以精熟为妙)。同时,两手交叉在裆前面作一大圆迨垂至胸际时,左足旁出而成躺步,两手交叉于裆上,拳背向外。头偏左方,目注于左下,以防敌人之袭击也o

三、犀牛分水

依上势之目标观之,则敌人在左侧,故我出躺步护裆拳,本为蓄势击人,或避人攻击之法,如敌人击我,我以此势避过敌锋之后,即可乘隙而入,即速将上身向左探起,左足向前屈而成弓步,右腿向后躺成箭步,同时,两手从下泛起,向左右猛力分出,全身向左前方,头直向左,双手平掌。

四、挑腿

依前势,不须换步,急收回两掌,握拳紧贴腰际,与混元手之姿势相似,同时左足直立,右足猛力向前挑去,此时全身皆向左方,挑腿须平直前,而足背亦须与腿部相平,足尖直向前面,此腿之全力,完全在于足背之前部,不可与其他各势腿法相混也。

五、白鹤亮翅

依前势,将右腿收回,落于左足之后面,急起一腾步,向右退一步,右手向右斜方作枭势,左手向左后方作鸡爪势;同时,起左腿向左斜方踢去,此腿专取敌人下部。其法先将腿提至右腿之前,然后从横侧踢出,全力注于足背之外侧,盖此蹁腿之变化也。右足直立,上身略斜右,头向左方。

六、单掌手

依上势,将左足落下,转身进步,使全身向右,左足前出成弓步,右足后躺成箭步,在变换姿势之时,两手交叉在裆前面画一大环,待下盘坚实时,右手握拳紧贴腰际:同时,左手更在肋际画一小环,换出向斜上方猛力发一侧掌,身向左斜方,头向右前。

七、钉肘

依上势先将全身向右方略作一挫,然后,向右起一腾步,迨右足踏实之后,左足即向前方绞上一步,成为左前绞花步;同时,两手握拳,提至胸际,高与肩平,左手急将右拳抱定,然后将右肘从横逼出,上身亦用力助之,全身向左前。

八、狮子大开口

依前势起一后扫堂腿(此腿先将全身存下,然后用右腿从右侧面起,向后旋扫,全身亦随之向同方向旋转,以一周为度),迨至原处时,略成马步,双手即在裆前面交叉画一大环。上身乘势探起,手至胸前时,向左右分掌;右腿同时先屈提左膝前,然后向右斜方猛力踢去,此腿用撑腿,全力在足踪部分,盖向用撑推之势。

九、丹凤朝阳

依上势旋身向后,落下为马步,双手先交叉于胸际,然后左足屈向右前,右手同时向右斜上方伸指作抓物势,左手紧护腰际,此时右手指已握成鸡爪势撇向后斜方,右足已用半扫堂势,拖至左足之右斜前方,同时左手用平掌势向斜上方用力推去,须使全身力贯于两臂,推出时力聚左掌腕,可缓缓行之。

十、单撑腿

依上势,先将全身向后一存,再将双掌收回至正中,左手向右上斜下、右手向左下泛起,各在旁侧画一大环,然后左足提起,膝平于脐,右足直立,左腿即从正中面向前撑出,足部略向上方,足足庶向前,此时双手在起花落下后,即平捺于腰间,掌心向下,此为袭取敌人中路之势。

十一、饿虎扑食

依前势,先将上身扭转,使之仍向前面,然后将左腿之力,完全贯于足跟,猛向左斜下方靠去,全部仍须挺立,至与右脚所立处相平时,即踏于实地,成为向前躺步;同时,左右手握拳,向本方向起一搅花,迨全身下扑时,右拳护腰,左臂从前方向斜下方劈去,至躺腿之上为度。

十二、前冲拳

依上势,先将上身向上略提,然后将躺出之步调整至与寻常弓箭步之大小相等,至此再将左足前屈,右足挺直,成为左前向之弓箭步;同时,全身旋向左前方,左拳在本方挽一小圈护住左腰,右拳在本方挽一小环,向前冲出一拳,拳口向上,掌心向左。

十三、独立朝岗

此系掌腿并用之拳法,即进步挑腿也。依上势,先将左腿直立,右腿同时将至左足之前斜方,用足尖点地,上身下存,成为寒鸡步,然后急将右拳收回,紧紧护腰际;同时,左手向正前方发一侧掌,迨臂平直时,左腿霍然挺进,此系虚实相交法,使对手防上路之掌,而不注意于中路之挑腿也。

十四、金鸡刷翅

此为转身之拳法,依上势先将挑腿落下,乘势踏进一步,然后将左掌在前方挽一小环,从左向右方猛力一握;同时,左足从后提起,置于左腿处,全身左转向后方,右手握拳,泛至左侧,蓄力向右侧横擂,此拳着力处,全在拳背。此时身向后斜方,头与右拳则同方向,左掌置右肩处。

十五、流星赶月

此系左右拳连续击取敌人头部之法。依上势,先将左足斜开一步;同时,左手握拳,从横擂去,成为左侧弓步之擂拳。此拳擂过之后,急收回右足,急速起一腾步,使全身转向前方;同时右拳从下面泛向左肩相平处,然后猛力向右横擂。此拳须迅疾行之,使敌人避过左拳之后,不及顾及此。

十六、霸王敬酒

依上势,左足向左移开一步,转身向左两手当面交叉挽一大花;同时,起一腾步,变蹲步而为左前弓步;同时左手握拳护腰,右拳从斜下方泛起,直向左上方冲起。此势拳口向上,故全力皆注于此,盖即用拳击取敌人下颌之法。

十七、寸腿

此系进步寸腿,以掌腿并用、虚实相成之法,与独立朝岗势相反。盖彼则掌虚腿实,此则腿虚掌实也。依上势,先将右拳收回,护腰;同时左足直立,右寸腿即向前方踢去,以袭人之下路,此腿踢出之后,不须收回,左手之掌,继续向前发出,以袭人之上路,此时全身向左斜方。

十八、侧冲拳

此系马步右侧冲拳,专攻敌人腰部者。依上势,先将后寸腿踏前一步。然后左足绞至右斜方急起一腾步,翻身向后;同时,左掌收回挽一小环,紧护左腰:右手握拳从肋间挽一小环,此时两足在腾步之后落平为马步,此拳即向右侧平冲而去,全身向后,头向右旋,拳背向左后,拳口朝天。

十九、寒鸡独步

此为蓄力诱敌势,乃以守为攻之法。依上势,先将左足向后斜拖至右足跟后,约距离一步半处踏实,然后将右足收转至距离左足尖斜方半步处,用脚尖点地,变为寒鸡步;同时,两拳从左右肋间,向后挽出,再从两侧转前画成一平面之大圈,至胸际时两小臂交叉紧护前部,右臂在内,左臂在外。

二十、双飞腿

双飞为两腿齐起,全身凌空之势。依上势之蓄势,先将殿步之右脚落平,然后将全身下沉,乘势上涌,先起左腿挑,迨其落下少许,尚未着地时,右腿即继续飞起,此飞腿之全力,专注于足尖,蓄意攻击敌人下颌。全身凌空时两臂略向前后宕动,以鼓其势,上身挺直,左足下垂。

二十一、单鞭势

乘双飞落下之时,先向右方作一右前弓步,急发左侧掌向前一掌,迅即收回,左足亦收至右足之前。成为同一方向之步法,中间距离约一足之长度,与牙牌中长三形相似。在收步旋身之际,两手在裆前面作一大双环之夹花,迨上身向前时,左手即向下斜方发力,至后方作鸡爪势,右手向斜上方猛力枭去,略似侧掌势,上身略向右斜。

二十二、截龙势

依上势,将左足拖向右足跟之后;同时,右足亦即转变方向,两足尖皆向左方,在转身之际,右掌先平置左肋部,用力向右剪截至与肩平为度。在右掌外截时,左掌已平于左肩,急向怀中环抱截回,而右掌即平垂护腰,左足即成殿步,全身皆向左方。

二十三、鹞子翻身

此势即旋风之全转,亦两足同时全身凌空之势也,但与双飞等完全不同。依上势,先将左足之殿步踏实,全身向下一沉,先将左足向外旁踢一扁腿,迨其落下未着地之际,双手力向左撒击,以鼓其势:同时,右腿即起于空中,上身用力向后一仰,此时右足即可从空中向左边疾扫去,使全身作一度之旋转。此腿全力皆注于右足之内旁。

二十四、双完膝势

依上势,当鹞子翻身落下之后,急须乘势踏一右弓左躺步,两掌松合,指尖先向上冲,到过顶门为度,然后运全力于掌,向下直劈,上身亦同时沉下,双拳至右膝高度相同而止;然后,再将左足收上一步半,变为马步,双掌握拳,置于两膝之上,拳口向外,掌心向上。

二十五、声东击西

此势合撤斫二手为一、攻守相应之法也。依上势,先将右足绞至左足斜方起一腾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一撒,迨右足踏实时,左足向前斜搭一步,左手上枭,右手即从左臂之下向右及下方用力一斫,头向右后方,上身挺直,足则右微屈而左支直。

二十六、披袍献甲

此势为长步钉肘。依上势,右足再向左足尖前绞进一步,两手先向顶门上交叉,右手背贴左掌心,然后起腾步,左足上提时,双手即向下在膝上劈开及腾出一步,然后,左掌握住右掌面,向右转身,将右肘用力向左逼出,此时步成右前弓步,全力向左方。

二十七、灵猕护脑

此为寸腿中之一势,以足尖取人下路之法也。依上势,左足先向前进一步;同时两手撒开,从外方向腰间挽一小环,用拳背以蟹壳势下击,肘部紧贴腰际,小臂前平直与肩胛成三角形;然后,将右手上枭,拳背置顶门上,距离约三四寸之地位:同时,右腿向前踢出,力注脚尖,右足与膝之高度相等。

二十八、顺水推舟

此为拳掌互用之法。依上势,先将右足踏进一步,将护脑之拳落下,从外向腰间挽一小圈,向前猛力一冲拳;此时,下体成为右前弓步,左拳冲足,即行收回;然后,左足再跟进一步,变为右前弓步;同时,左拳护腰,右手向前作平面掌,手如推拒状,与推云势略似,不过彼侧此正耳。

二十九、翻身探果

此为后撑腿,盖在旋身退步乘敌追击时,用以乘人不备之拳法。依上势,先将左足拖向后面,再用右足绞向左膝弯后一步,然后左足再如上法退一步,两手叉住腰部,以固其力,左足直立,右腿略向前一提,乘势向后斜方猛力撑出,此时上身略倾于左,头向右斜方,全力着于右足蹿。

三十、合盘手

此势为掳切二手合而为一者。依上势,收回右撑腿,急绞步于左膝弯后一步;同时,转身向右方,左足稍退半步,右手即从腰间挽出,向左方盘至右方,作掳物势,以二三度为止,迨右掳手将毕时,左手亦照样从腰间挽出,侧掌于胸际,然后运全力于掌侧,从正中间向下猛力切去。此时全身向右。

三十一、脱袍让位

此为阴阳腿法,挑撑互用,前后相应,最为勇猛。依上势,收回双手;同时,向左起一腾步,落地为寒鸡步,将身向下一沉,急在正中起一右挑腿,待右足落下,即前进一步,连作一寒鸡独步势,然后拥身立起,两手侧掌向左右猛力分去;同时,左足急起一腿,向后斜方踢去。唯此腿不用撑腿而用鞭腿,须加注意,上身略向斜倾,头向左方。

三十二、抱虎归山

此势为杀手,右枭左拦之法也。依上势,收回拳足,变为正前寒鸡步,急步拥身上跃,起一全周之旋风,落地后连作一前向之施风扫,待身体至正面时,再腾一步向左;同时,左手向右肋下拦入,如抱物状,右掌则从下往上枭至顶门,作护脑势,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全身向前,足作右弓左躺箭步。

此杀手本为收势。以后并无别势拳法矣。故打至此势终了时,即收回左腿,全身立直,依第一势混元手之动作,退后两步收拳。

注:

(一)此拳法与寻常不同,普通拳法,皆以手法为主,而辅以腿法也,此鸳鸯腿之所以以腿法著也。

(二)此拳之步法,在表面观之,颇觉散漫,如第五、第八、第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第三十一各之架势,几如“风中摆柳”,摇摇欲仆,然出于迅疾,其固定之足步,却沉着稳固,此所以为谨寓严于散漫之中,故示以人表面之弱点也。

(三)此拳之步法,注重腾跃,故马步法在三十二势中实所仅见,其活泼迅疾,实非他种拳法所能及也。

(四)此拳中之腿法,俱有奇正相生、连络互用之妙。如第四与第五两势、第八与第十一两势、第二十与第二十三两势、第二十九与第三十一两势,以上谱势,中间虽间以手法,其虚实互用之处,实贯串一气,鸳鸯腿之各势,盖亦由于此也。

(五)虽云此拳法之手法为辅助之用,然其中手法亦极尽灵活变化之妙。如分水掌、推云手、流星赶月等各势,皆足以出奇制胜。

(六)眼法在拳术中本为最要之事,而以此拳为最,盖此迅速之处,几为烈风猛雨,眼若迟钝,即受制于人,故在此拳起手至终,目光几不容稍瞬也。

(七)身法在动作时,宜乎轻灵,在固定脚步时,宜乎沉着,盖动作时若呆滞,则全部受其牵制,固定时若不坚实,则三盘支摇,为拳家之大忌。

(八)此外最须注意之处,为全身凌空落地时,两足须同时着力。使之坚定,方可免敌人乘虚而入,否则必然受制。

(九)拳腿出门时,虽将气力贯注于攻击之处,然臂腕腿膝等处,亦宜蓄力,以为退守之用,防备敌人猛力之格架。

(十)凡双拳并出,或双掌各出时,眼光除注视于拳掌之处自己空虚之各部,亦须随时留意,俾敌人乘虚入时,即可变换手法格拒之。

猜你喜欢

右拳拳法握拳
走路握拳头脑健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铁桥三五行拳
大红拳(三)
大红拳(二)
经常握拳 延年益寿
经常握拳 可以提神
猜拳
太极拳:自然性质的反映和再造
古传潭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