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义江湖中的英雄特质

2016-12-01龚鹏程

少林与太极 2016年9期
关键词:侠义崇拜超人

龚鹏程

《花月痕》第一回说:“直道在民,屠沽本英雄之小隐。”在侠义小说里,一般总称侠客豪杰为英雄,而这些英雄则是在社会心理普遍追求向往正义的情况下才被民间普遍崇仰的,所以他们代表了一种正义天使的形象,专门纾人急难。

然而,英雄崇拜本身也是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说由于人间的不公平,我们总希望能出现英雄予以救济,但英雄的意义远超过这些。每个民族,无论在远东、在非洲、在北欧,也无论是中世纪、是上古、是现代,英雄总在人群中出现。从圣经中的英雄参孙、波斯的英雄鲁斯丹、巴比伦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到美国漫画及电影中的超人,均是如此。对英雄本身的向往,是每个民族和时代的梦——英雄梦。

在这个梦里,英雄必定带着他超人的力量降生,很早就显出他与众不同的神力,如婴儿时期的赫拉克勒斯杀死两条巨蛇,年轻的亚瑟王抽出石中剑,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等等。然后,他常常有一位强而有力的保护人、导师来帮助他,以使他能执行许多困难的任务。而且,他也常有一些能力也很不错的朋友辅翼他,并补偿英雄所显露出来的弱点。他常获得宝马神矛等神兵利器,这也保障了他在未来与邪恶势力搏斗时能够成功。然而,经过一连串胜利之后,超人的英雄终于也常常因为某些因素,例如天生的弱点、神的旨意,或骄傲、不经心而失败,并以“英雄式”的牺牲结束生命。注意,近代武侠小说也在重复此模式。

但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崇拜英雄,都有点幻想自己就是英雄呢?为什么每个英雄故事都不脱以上这样的模式?这不是渴望社会压抑获得补偿所能解释的,它必然有着更深刻的心理因素深入于人存在之处境及意识发展的过程里。

荣格(CarlG.Jung)曾解释,英雄式神话的根本作用是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在每个人意识心灵中都各有其阴邪面,其中含有邪恶、有害和破坏性的成分。而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必然会跟阴邪面发生一些意识的冲突,与“黑色的禽兽”搏斗。在人从原始到意识的奋斗历程里,这种冲突就常由原型英雄跟宇宙邪恶力量互相争抗来表现。所以,在个体的意识发展中,英雄意象即是显示自我征服潜意识心灵的象征。

自我终究必须冲出潜意识和不成熟的束缚,因此英雄便也必须跟巨龙、怪兽、奸臣、恶霸等格斗。而这种格斗又是没有必胜的保障的,英雄虽然天资神武,但也常被鲸鱼怪兽吞食、被奸臣陷害、为国捐躯,这就是英雄的祭仪,表现在死亡与再生之间,以自己做牺牲,强化了英雄的意识。

这才是英雄之所以出现的心理因素。我们当然也不否认,英雄之创造与崇拜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然而荣格此说实在替我们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解释途径。例如,英雄救美是大部分英雄故事中很被强调的一环。这种救美的行动通常都表现了英雄的气魄与勇力。他能对抗邪恶,从水深火热的困局中救出弱女,令人敬佩:而此女又为美女,则更令人欣赏。虽然这些英雄后来不一定会与此美女结为鸳侣,但在搭救的过程中英雄必然是贞定刚毅、毫无邪念的,充分表现出敬重守礼的美德。从话本小说《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警世通言》卷廿一)、章回小说《粉妆楼》里《粉金刚千里送蛾眉》(五一回)、《三国演义》里《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廿七回)护送二位皇嫂,到欧洲中古的骑士、现代漫画的超人,无不如此

但是,在许多故事里,英雄也是憎厌女人的人。如侠盗传统中有所谓“阴人不吉”的说法。而《水浒传》里,宋江是何等英雄,但除了吃过阎婆母女的亏,又曾被刘高老婆恩将仇报而陷身缧绁。第二好汉卢俊义也差点儿让妻子贾氏害死,史进与安道全被姐妓出卖,雷横被歌女白秀英害苦。潘金莲鸩死武大,武松若德行武功稍差也会毁在她手里;同样,若不是石秀机警,潘巧云就送杨雄一顶绿帽还会害了他的命。宋江说得好:“但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的,好生惹人耻笑。”(卅二回)其他各种英雄故事里,英雄虽然不见得皆如《水浒传》这样,但也必然是不好女色、不放纵情欲的。

中古欧洲骑士那种不近女色、保持发乎情止乎礼的风范,主要是受到对圣母玛丽亚崇拜的影响。同样地,十五世纪的欧洲骑士的盾牌上也画着武士跪在心爱的女人前面,虽然身后即是死亡。但是,欧洲中古社会在崇拜女人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女巫的信仰和迫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矛盾的现象呢?荣格解释说:女人即是阴性特质(Anima)的人格化,救出美女,暗示他已成功地解放了阴性特质,使自己得到安心。利用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说,因为阴邪面必须压抑或克服,唯有不被女色所迷惑、不被阴邪面所击倒,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

这一类英雄当然并不仅限于侠,像关公、岳飞、秦琼这些人更符合这种英雄性质并受到英雄般的崇拜,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比任何侠客都更受欢迎、更受崇拜,一般侠义故事也很少像描写这些英雄一般详述其出身、天赋,神矛宝马之类配备,朋友与教师之类辅助,失败与死亡的悲壮历程等等。

侠只部分吻合一个真正英雄的条件,虽然许多侠义故事以“英雄”称呼侠,如《儿女英雄传》,但他们毕竟不是一个民族心目中真正完美的英雄,他们没有像关公那样过关斩将、义薄云天、死后复活、降神于玉泉山一套完整的记录,自然激不起人们对英雄的向往。

然而,侠是把英雄的某些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人。例如英雄必然具有超人的能力,侠也强调这一点,而且愈来愈夸张,由擅长拳勇而逐渐成为剑仙,充分展示他具有超人能力的一面,这些引起人们的好奇与惊叹。

英雄必定要跟邪恶势力搏斗,侠客亦然。这种搏斗充满了危险,随时可能会丧命,这类情节既紧张刺激,又能带来因罪恶消除后道德得直的宽慰,也非常吸引读者。另外,侠与英雄一样,都面临一个死亡的仪式,但是侠客特别强调这一点,侠义故事塑造出了比一般英雄更壮烈更奇异的形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那是一帧永恒的剧照,《史记》写荆柯刺秦,祖道易水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流。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站在理性的角度看燕太子丹和荆柯,此举可谓大愚。然而慷慨悲歌足令后辈掩袂流涕者,正是这昂扬激烈的情意生命之表现。这种表现,绝对不是道德理性所能规范的,它纯属感性生命的抒放。它面对死亡,选择了死亡,也借由死亡来完成生命的价值。他们随时表现出轻于一死的气概,“轻身一剑知”,死亡对他们来说仿佛就是成就侠士形象的一道手续。

猜你喜欢

侠义崇拜超人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不惭世上英
我国跨境电商的前世今生
我的爸爸是“超人”
偶像面面观
我的爸爸是超人
超人+狗头
《聂隐娘》:仙剑不绝的传说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