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改进与创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6-11-26吴启云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结题精益体系

吴启云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厂 530001

制造企业改进与创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吴启云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厂 530001

制造类企业生产制造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技术进步,制造能力持续提升,是企业永续经营重要保障。制造类企业构建起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持续改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改进与创新体系如何构建、过程管理、结果输出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制造企业;改进与创新;体系构建;实践

一、前言

制造能力高低体现企业竞争能力,不断优化改进与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改进与创新在提质降耗,服务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所有制造类企业时刻需要面对和思考。企业构建起符合自身发展相适应持续改善体系,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应用精益思维,立足关键KPI,积极应用精益思想,因地制宜地,务求实际效果是关键。具体来说,就是要站在企业全局高度,问题导向与精益管理思想相结合,围绕企业核心工作、关键KPI,突出降本增效,全方位开展改进与创新体系构建,从而达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的。在改进与创新项目管控过程中,“宽”“严”结合。“宽”在项目选择和工具应用方式方法上不拘泥固化,以实用有效为好坏评价标准;“严”在项目认可,以取得效益效果多少论“英雄”。

二、项目类别

制造类企业改进与创新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了市场和现场、企业与个人的双赢。在体系构建上路径为战略规划/分解/计划 →项目选定/竞标/平台 → 项目开展→ 项目评价/发布/闭环。

在实践层面,可以按照参与难度和时间长短等多层面进行设置。员工最便于参加,难度最低,见效快方式是员工个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现不良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闭环管理周期以月度计算;其次是在合理化建议基础上,部分具备更高实践能力员工,对现场问题开展小改善,取得效果后形成改善提案,闭环管理周期以季度为宜;小改小革、QC活动因为具有一定实施难度,需要一定时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固化,以半年为管理周期;精益管理、六西格玛改善与设计,针对系统性问题,改善难度最大,年度或者跨年度为周期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通过项目选择矩阵,打破了以前没有明确的六西格玛断根项目分级体制,无法分级管理;现在按照矩阵图可以明确项目分级体系,便于区分不同类别和等级的项目推进和管理,构筑并完善改进与创新体系。改善成果的交流主要以树立标杆事业部、优秀项目的发布及认证的形式来进行推广。

三、项目申报

改进与创新层级设定,从制度上规范了改善框架。项目实施首先要考虑是项目申报。万事开头难,好的项目是取得成功关键。在项目选择可从几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自上而下,根据企业关键KPI,通过标杆对比,针对短板、弱项,由职能(专业部门)提出意见,实施部门根据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落实,确定立项项目;其次是自下而上,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确定改进创新项目,此类项目立足部门现状,为实现企业下达目标,更好完成工作任务,实施改进创新。

在时间要求上,企业改进与创新原则上不限定申报时间,为便于管理,可以在年度设定几个时间范围,在合理时间范围内都可以开展申报。所有改进与创新活动开展,应充分体现计划性和前瞻性,避免改善实施后,简单总结材料,应付式开展改善,既浪费了一线人员宝贵时间,也难以达到正在改进提高目的。

在改善与创新认可方面,需要注意改进与创新前现状数据认可,建议经职能部门确认,项目申报前3个月数据或者上一年度平均数,最好是取两个数据中最优作为改善前后对比基准数据,改进与创新实实在在可以在报表数据中体现出来。

四、过程管理

好的过程管理,是改进与创新取得预期效果重要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在三个环节需要重点管控。一是项目实施前提请经职能部门现场验证,确定改善项目(问题)真实性、必要性,不做无用功,同时把日常工作和改进与创新有效区分开来,真正发挥改进与创新引领拉动作用;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痕迹化管理,改进与创新按小组或者团队开展的,活动会议记录、表单,活动实施过程中图片资料、数据文件等证实性材料收集保存完整;三是在按照时间节点或根据需要,具备条件企业可以企业范围内选择管理、技术骨干,根据专业技术分工,开展过程检查、诊断指导项目实施,为改善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促进改进与创新实施有效开展。

五、项目结题

项目关闭、结题,对项目取得成效进行认可。改进与创新结题,首先是项目个人或者团队认为项目已经实现全部目标或者阶段性目标;其次是结题需经职能部门现场审计,核心是从专业角度对项目过程和数据进行验证,检查改进与创新目标是否实现。

对于通过审计项目,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各种综合评审,量化不同类型改进与创新项目质量。对于实施过程扎实、取得效果突出项目,择优选送参加外部发布交流,常见途径有推荐参加精益、6σ、QC等外部荣誉项目评审。

在项目结题中,需要注意的是,改善与创新项目成效体现降本或者增效效果,要注重数据说话。比如效率、效益计算,建议公式:效果=经职能部门认定的本年度实际数据-经职能部门认定的上一年度数据。

六、结语

企业根据自身战略和实践,持续完善持续改善与创新平台和机制,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对外美誉度。企业运营各有不同,持续改善与创新是永远不变的真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持续改善与创新工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传统的零散的持续改善与创新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系统开展持续改善与创新管理是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经营方式,持续改善与创新将对企业文化改进产生很大的作用。在分析一些成功企业,特别是处于顶层位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时发现,成功的企业在实施持续改善与创新战略时,比别的企业多走了一步,那就是,致力于持续改善与创新的同时,肯花大力气去改造他们与持续改善与创新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以使全体员工的信念、态度、价值观和期望与企业追求零缺陷理念保持同步,从而创造出持续改进与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永续经营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结题精益体系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