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研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2016-11-26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负面效应现代文明现代性

贾 珂

聊城大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研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贾 珂

聊城大学 山东聊城 252000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影响深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现在,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资源,也为中国道路破解面临的难题和矛盾提供了启示,面对当代社会的复杂多变的形势,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否继续能为我们指导方向,我们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当下迫切解决的课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社会;代表人物

一、前言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传到我国的。我国学者对其已经进行了长达 30多年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构成了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甚至整个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学界的“显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研究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在着重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研究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意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

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开辟新的历史时期,关键在于要破除原有的思想障碍,实现思想解放。而在各种思想障碍中,无疑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僵化的错误理解是最大的思想障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意义就是促使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僵化的理解中摆脱出来,为中国人民实现思想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涌进国内,卢卡奇、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阿尔都塞、萨特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名字在中国一下子耳熟能详,他们的著作成批地被译成中文出版,充斥于中国的书店之中,他们的理论和观点甚至走进了大学的课堂。所有这些,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最主要的是带来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的改变。人们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并不完全是如当时所理解的那样,人们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原来所具有的特点。

三、当代社会下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资源。实际上,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无论就其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而言,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当今中国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当今中国人民正胜利地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中国人民对自己的这一道路充满着自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需要理论资源的。不可否认,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说明这一道路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即如何说明我们走这一道路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可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能为这一道路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说明提供理论资源。我国的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致力于从事这一工作。按照目前国内流行最广、在知识分子中最有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中国道路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原因很简单,按照新自由主义的现代性理论,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这二者是完全同一的,想在西方式的也是“唯一”的现代化道路之外,再寻找一条新的走向现代文明之路,这是“痴心妄想”。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现代性的问题,中国目前所处的危机实际上是现代化的危机。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的中国所要探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面对“现代化”。

其一,人类走向现代文明是必然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高度文明的社会。马克思不但没有拒绝现代文明,而且还为现代文明欢呼!

其二,人类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经受了种种磨难,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其根子不在于现代性理念本身,不在于科学技术、理性本身,而在于承受这种现代性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作模式。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那些负面效应并不具有必然性。

其三,资本主义式的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不是一条理想的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这是一条人类在现代化上的不归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走向现代文明道路的批判。

其四,要寻找一条新的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只要换一种社会制度,换一种经济运作模式,人类完全可能既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又避免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那种负面效应。

我认为,在现代性理论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深得马克思主义要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有价值的理论。它的特点在于,它在激烈而愤怒地揭露在当代社会里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时,并不全盘否认现代性对当代人的积极意义,并不把现代性的负面效应完全归结于现代性本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希望现代人放弃对现代性目标的追求,而是要人们对现代性加以“治疗”。它努力地把物对人的统治追溯到人对人的统治,而不是把人对人的统治掩饰为物对人的统治。它强调,只要换一种社会制度,换一种社会组织方式,换一种价值观念,现代性理念以及作为这一理念具体实施的现代化运动完全有可能避免目前所出现的各种弊端。它强烈要求现代化运动不能与资本主义而要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实现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形式与社会主义形式之间的区别,这样它就对现代性以及现代化运动的负面效应的揭露和批判变成了对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必然性的论证。

联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来反思我们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我们决不能放弃对现代性的追求,因为现代性对人类有积极意义,即使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也不是现代性本身造成的。其次,我们也决不能放弃对追求现代性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的关注与消除。既然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所出现的负面效应不是根源于现代性本身,那么我们就不应当对这些负面效应持无能为力的态度,而应当积极地寻找出现这些负面效应的真实原因,并且想方设法消除这些原因,使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

[1][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台北:台湾光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会,1995.

[3][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负面效应现代文明现代性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负面效应与出路
揭示现代文明冲击下藏族生活的常与变——评次仁罗布小说集《放生羊》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