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对文化传统的批判和阐扬中进行价值观念的选择

2016-11-26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存在论价值观念恩格斯

陈 平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在对文化传统的批判和阐扬中进行价值观念的选择

陈 平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哲学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因此,哲学要关心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特别是历史和现实中的民族文化,这就需要就文化传统和走向做必要的批判。特别是在东西方哲学比较的时候,哲学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选择合理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意义尤为突出。文化传统的根本在传统,而哲学的发展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哲学的传统和走向是文化的传统和走向的最高体现。哲学比较是文化传统的比较,在这种比较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不同的哲学对同样的或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批判或阐扬,以此为我们选择更合适的价值观念。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比较

一、文化传统与差异

学界有过这样的争论,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总体上是不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应该由谁和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它?优秀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哪里,或者应该到哪里去找到它?这个传统中是否真正有过如今所缺少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是否代表着我们道德建设需要攀登的制高点?如果用这个优秀传统体系做标准,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引导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争论中各种不同观点和主张的指向焦点是共同的。而答案的不同,则体现了人们思考和选择的不同。不难看出,这种思考和选择是一种价值观念的选择,直接体现这种价值的就是文化传统。这些思考和选择都直接地体现在哲学研究和哲学比较中来,而且哲学在此的任务还要更深入一些,对思考和选择的方法进行批判和反思。

首先来说一下什么才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也可以说是文化的传统,重点就是传统。中外思想家都认为传统是在人们生活中形成和世代相传的思想、道德、习俗等文化内容和形式。把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进行联系,这些社会因素和方式,就是传统,并且在人和民族的社会实践中,传统也会变化和发展。

东西方两大文化传统主要差异表现为存在论上。我们都知道,西方文化传统的发展历史中,自我意识、知识论、中心主义、普遍主义、先验超验等,就是植根于西方的存在论和解释论中。那么就中国而言,文化传统与西方有极其巨大的差异,具有整体性、衍生性、伦理性的特征和结构,特别注重于天地万物自然和规律融为一体的存在论。如此之大的存在性差别造成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的优越性和超越性,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存在论差异的存在,一方面要重视中国存在论传统,挖掘出其当代意义,另一方面发掘西方生成论传统,从而在两大文化传统交融中寻找现实可能。

二、哲学和现实的选择

那么从哲学回归到现实世界中来,我们知道恩格斯在考察18世纪的英国状况时提出,哲学的民族特点和社会作用与其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①德国人继承的是基督教唯灵论,法国人继承的是古典古代唯物主义,英国人则是这两种不同传统的混合,具有经验和怀疑论的矛盾。英国关注个人的社会经验,法国强调民族性的政治经验;英国只关注个人利益,法国人和德国人则分别从国家方面和哲学方面强调普遍利益。因此,英国发生的是社会革命、工业革命,法国进行的是政治革命,德国经历的是哲学革命。其中,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最为广泛、深远,它是整个社会运动的动力。②

回到中国来看,认清我们文化的历史与现状,那就得着眼于我们生活、思想、道德以及感情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实际,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一整套系统科学的结论,这就是哲学的批判和阐扬。

我们知道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不是解释以往的概念,也不是照搬过去的书本,而是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在发展实践活动的同时,探索和建立起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思想、新道德、新习俗。这些都需要从东西方文化传统中提炼出来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哲学,我们选择了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指导和武器。

那么到底是恩格斯所说的“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还是黑格尔认为的“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我们知道,文化传统代表着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习俗、价值取向、终极关怀。这样看来,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时间、生活、经验、知识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文化传统中有的部分会消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有些因素或经验也会补充为新的文化传统。而且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就会发生交流和融合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两种不同的有各自文化传统基因的文化,会彼此观望、彼此排斥、彼此交流、共同融合,就就是文化融合的历史和现实,且仍在进行中。我认为哲学比较在更高的层面上推动了这种文化传统交融,丰富了文化传统的内涵。

三、选择合适和合理的价值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哲学的比较改变了某些文化传统,带上了超越的成分,发展了更先进的文化内涵。但并不能直接就认为失去了文化传统的个性,丧失了民族的特征。恰恰通过这些有机地超越,证明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文化在传承中相互理解和融合,成为当下时代中具有时代精神的,更适合现实发展的文化传统。

马克思说:“人是怎样的,不在于他如何声称或想象自己,而在于他如何生活;社会是怎样的,不要看它关于自己说了什么,而要看它做什么和怎样做。”③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合理的价值观念能够给我们以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的比较才能做出的选择。哲学的比较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路径,也是很合理、合适的路径。因为哲学的比较直接体现了文化传统的比较,而价值观念的形成、酝酿和丰富在文化传统里。哲学特别是哲学的比较又是对这些传统的阐释和扬弃,那么对我们的选择更加具有可选择性。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②参考《哲学的民族特点与文化传统--读恩格斯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李淑梅,2004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庞朴.

[3]《哲学的民族特点与文化传统--读恩格斯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李淑梅,2004年.

猜你喜欢

存在论价值观念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信用证下汇票存在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混血家庭的悲剧
如何安置现代性——马克思的政治存在论与海皑格尔的艺术存在论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