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2016-11-21徐双萍

环球市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制成品出口商品国际贸易

徐双萍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贸易学2015级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徐双萍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贸易学2015级

出口贸易是一国国内市场不断外延和进口贸易持续发展的保证条件,并与消费、投资构成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伴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发展方式的演变和转换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出口商品的潜在竞争力和未来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出口商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是制约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因此,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贸易;商品结构;加工贸易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

1.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目前中国学者主要是通过分析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的技术的分布来研究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变动,从而衡量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问题。该种研究的困难在于,如何去找到一个成熟的、可靠的用于揭示商品技术含量的指标,这至今还未有一致的结论。因为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

杜修立等(2007)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口商品技术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出口贸易在整体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技术含量不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姚洋等(2008)将加工进口贸易的影响加入投入产出否分析之中,通过构建技术含量指标,研究结构表明技术含量并没有显著提升且有下降趋势,但下降该趋势是一个短期的表现。宋蕾(2012)利用 1985年至2009年间的数据,分别描述了 FDI 与我国出口商结构、进口商品结构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

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往的学者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禀赋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对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行解释和分析,而且普遍认为经济的因素和生产要素能够对其产生正向作用。岳昌君通过收集世界贸易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宏观表现、市场和产品结构以及影响我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其它国家的出口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己经从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2.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近期文献主要采用时间跨度较长的贸易数据来研究贸易结构的动态发展。Gagnon and Rose(1995)根据相关的贸易数据考察了1962至1992年间六个发达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并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变化,该结论证明了要素禀赋条件决定了出口商品的结构。Bender(2001)进一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问题,分析了亚洲和拉美制成品贸易的出口结构,以不同类型的出口制成品的世界份额及其商品结构变化的分析为主,并因此对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及其趋势分析。

Lall、Weiss 和 Zhang(2006)通过构造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篮子,并对该篮子的复杂度进行计算和排序,最终否定了中国出口品相对技术复杂度的提升。然而 Van Assche and Gangnes(2010)同样认为因为加工贸易被含在内,对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衡量就会被高估,因此他们在剔除加工贸易的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国电子产品的技术复杂度进行度量,该研究最终证明了先前研究对中国出口复杂度夸大。

关于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Rodrik(2006)的研究否定了制度质量对出口结构的影响;同样,Hausmann等(2007)采用法律规则衡量制度质量,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二者无显著的相关性。另一方面,Cabral 等(2010)通过对非洲国家的出口复杂度进行测算,并将政府治理作为制度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一国出口复杂度的提升。

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状况,通常用各类商品的出口贸易额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出口商品结构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该国的资源享赋状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其科技、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取得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发展以出口为导向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战略使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我国迅速成为贸易大国,但是对外贸易的质量较低。近年来,我国在商品出口贸易规模上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结构性的变化。

2015年,国际贸易市场继续下滑,但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仍稳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上升至13.8%,比2014年提高1.5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提高最快的一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万亿元,下降1.9%;进口10.44万亿元,下降13.1%。伴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显著上升,经济的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11.3%,而2003年则上升到60%,增加了近5倍,2007年达到64%,2008年则达到70%,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对外贸易的影响较大。从出口商品市场结构看,我国商品主要流向亚洲、欧洲、北美洲,其中亚洲市场最大,约占57%。亚洲市场又以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为主。

在出口商品大类中,初级产品出口总额稳步增长,但其所占出口总额的呈明显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50%左右,1990年为25.6%,2000年为19.6% ,2010为17.8% ,2015年为 16.3% 。大体说来,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出改善的趋势。但初级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中,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类附加值低的产品占比较大,发展潜力小。在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按原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两个大类占比较大。按原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其占出口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90,2000,2010,2015年占比比重分别为42.8%,37.3%,32.6%,27.9%,相反,机械及运输设备,其出口额所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显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比2008年减少,出口增长率为13.3%。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 61.9%,然后不断下降,2008年19.5%,2015年为18.9%。但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与出口额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出口商品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增长率降低,说明这两类产品国际竞争力低。

从出口商品贸易方式上看,2015年我国出口贸易中,贸易总额为 24.58万亿元,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2173亿美元,增长1.2%,占外贸出口53.5%,比2014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额为7978亿美元,下降9.8%,占外贸出口35%,比2014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如果以商品出口贸易总额除以 GDP 来计算贸易依存度,可知我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一般贸易占比多于加工贸易,说明加工贸易处于劣势。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是国家垄断。现在,大量个人逐渐加入到国际贸易中。从经营主体看,2015年,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增长,成为出口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出口10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外贸出口45.2%,;外资企业出口10047亿美元,同比下降6.5%,占外贸出口44.2%;国有企业出口2424亿美元,同比下降5.5%,占外贸出口10.6%。

三、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不断减弱。同时,我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类似,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

2.工业制成品在总出口中占很大比例,贸易竞争力指数与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改善的趋势,说明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但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低,产品附加值低。

3.出口市场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我国出口贸易50%集中在亚洲,分布在香港、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一旦某一国家或地区需求发生剧烈波动,势必影响我国商品出口,从而影响国内经济。

4.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与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额的比重逐年增加,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还处于劣势,因此,提升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仍然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四、对策与建议

1.增加对科研的投入与支持,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为科研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科技的进步来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科技进步会影响外贸的发展,会决定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和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产业转移。同时,不断完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

2.大力发展发展服务和跨境电商等新兴贸易,提高新兴贸易出口竞争力。近年来,全球贸易竞争的重点从货物贸易转型到服务贸易,因此,我国必须逐步开放服务贸易。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贸易也不断发展起来。想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立足,必须对市场有足够的敏感性和前瞻性,要看到国际贸易发展的动态走势,从而把握好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走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远远落后。对此,我们应该迅速转变对服务业的态度,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一些障碍,建立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措施机制。

3.提高对外投资水平,培育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一举成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生产、技术创新和转让的主导力量。目前,跨国公司己经渗透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几乎所有的产业和部门,进行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组合配置。而我国的跨国公司不仅数量不多,实力强大的更是屈指可数。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鼓励支持,完善跨国公司治理机制。

[1]肖利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3,01:81-89.

[2]朱树林.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61-67.

[3]汪建新.“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之谜”——一个垂直专业化解释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3,07:26-37.

[4]卫平,冯春晓.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0,10:24-31.

[5]张会清.人民币升值、商品异质性与出口结构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15,02:155-167.

[6]魏浩.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重新测算[J].国际贸易问题, 2015,04:16-26.

[7]袁方.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3.

[8]朱树林.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出口商品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湖南大学,2013.

[9]冯春晓.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10]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制成品出口商品国际贸易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