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高校教师预期的调查研究

2016-11-19史张宇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西安市高校教师

摘要:面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职工的影响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和高校教职工的调研。由此得出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高校教师;西安市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在退休人员养老保障方面的“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公平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养老保险改革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对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和高校教职工的调研,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方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实现公平。企业、机关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带来了社会不公,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不利于人才流动。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避因为生老病残死等风险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所引发的风险,是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一种社会调节和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形成和人才合理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劳动力资源配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把员工的养老保险关系留在了单位,使得劳动力在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由于养老保险的不流通而难以实现有效转换从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的人员在待遇上的差别对待,导致经济利益的不平衡,从企业流动到事业单位的人员在养老保障上存在双重管理,这些制度障碍阻碍了劳动力在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正常流动,使得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阻碍了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的建立。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案

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号),开始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内容包括:

第一,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第二,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制度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改革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改革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

第三,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职业年金基金来源包括: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对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纪实;对非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职工的影响分析——以西安市高校为例

(一)高校教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了解

本文选择西安市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0份,问卷回收率为93.33%,其中,一类本科院校30份,二类本科院校教师的调查问卷为100份,三类本科院校教师的调查问卷为100份,民办高校50份;男教师150人,女教师130人。并选择10名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其中,有专门从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教师8人,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教师2人。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主要内容围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内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的影响展开。

1.高校教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模式的了解

调查发现,尽管西安市已经实施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但许多高校教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模式不甚了解。多数教师对改革的理解为“以前不交养老保险,现在要交养老保险。”对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

2.高校教师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了解

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高校教师存在的疑惑是,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金额是多少,有的高校,人事部门都不清楚职业年金的单位缴费依据。同时,对于个人缴纳部分,教师们的普遍反映是,搞不清楚缴费的基数是多少。尽管现在每个月会从工资中扣除大概一定的职业年金缴费,但难以计算出具体的缴费基数,是按照基本工资缴纳,还是按照“基本工资+全部岗位津贴”,或是“基本工资+部分岗位津贴”缴纳。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生活的影响

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当前生活的影响

在改革之初,全国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都进行过一次基本工资的调整,许多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增加了400元左右。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个人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缴费也在400元左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高校教师的工资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因而,许多教师并未感觉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当前生活有明显的影响。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未来生活的影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未来生活影响较大。既然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无论在缴费设计还是在待遇计发方式等方面,其绝大部分内容与企业养老保险几乎别无二致,那么,养老金水平下降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此次事业单位人员改革的预期:在替代率上讲要从80%~90%下降到50%。尽管国家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但职业年金制度的替代率水平是多少,并没有明确说明。因而,在调查中普遍发现,高校教师较为担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未来生活产生影响,降低其未来生活水平。部分教师表示,需要通过“开源节流”来养老。

另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不同人群的有不同影响。对于临近退休的人员,常常担心养老保险水平下降的问题,从而在考虑是否需要选择提前退休。而年轻教师,对此则表现得不敏感。如调查中,有教师表示“我还年轻,距离退休还有几十年,单位年轻人多,大家考虑不了那么远。长远来看,养老金并轨是大势所趋”。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工作的影响

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许多教师表示,之所以进入高校,就是看上了高校的“铁饭碗”,即较高的收入、国家财政支持、不会失业、政府养老等。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得部分教师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发生变化,有的教师认为高校部分收入来自于财政支持,部分收入依靠其所在单位,而这项改革使得自己的职业选择变得不太具有吸引力,可能以后自己的退休工资还没有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的收入高。有的教师认为改革并不会影响其职业认同,因为自己本来就想从事教育工作。可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主要依赖于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经济因素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将会因人而异。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对于热爱教师职业的高校教师来讲,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不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因为自己本来就喜欢从事这项工作;对于将经济因素置于首要位置的高校教师而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能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因为养老保险预期可能会下降。

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的建议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需要尽快建立新的保险制度。在改革的执行过程中,先对过去几次改革进行总结,重新评估改革有可能遇到的障碍,边实践边探索相应的制度改革。

第一,明确《社会保障法》及其相应的实施规范并规划好配套服务。在《社会保障法》中,需对相关规定做出详尽的说明,并对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出释疑,使得各个单位在改革过程中能有所依据,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法律法规健全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服务网络,以迎接这场关系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利益的改革,加强与社区所属单位的合作,保障离退休人员移交社会管理后的生活不受影响,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保障。

第二,提高认知度,推进改革的步伐。一项有关于知识分子切身利益的改革,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同,必须在宣传的力度上加强,让他们明白这次改革是符合国家和个人利益的要求,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消除他们原本的疑虑。在让广大教职工了解养老保险体系的同时,让他们了解作为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部分,如职业年金、个人的商业保险等。

第三,形成多支柱、多层次的保障格局。本着从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养老保险的制度不应该仅仅体现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它应该有多种层次和补充。当然,一些补充,如教师年金制度是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和教师所在高校的实际经济状况,这也能较为客观地体现一定的公平性。至于个人行为的商业保险则由教师根据个人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样几个层次的保险体系不仅可以保障教职工个人的基本生活,而且在通过指定基金在资本市场的操作过程中获得养老金的保值和增值。这种由几个层次和支柱组成的体系将更好地保障教职工退休后的生活,符合改革的方向。

第四,保证改革的公平性。改革的公平主要是指公务员、事业单位与企业三位一体同时改革,既有效消除高校教职工的阻力,也能起到引导作用。一是把公务员、事业单位统一调至企业养老金标准;二是把养老金标准较低的提上来,和标准较高的达到同一水平。要保证改革的公平性,提供一个方便和安全的养老保险接继系统是首当其冲的。实现这一点,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每个账户必须有着清晰的记录;二是能否方便地统计出参保者在多个地区的权益总和,各个地区的核算标准是否一致等。总之,如果在转移和结算的方式上能够便利和安全的话,也会减少广大教职工对改革的抵触情绪,促进改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0-65.

[2]王洪华.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与展望[J].人民论坛,2013,1:172-173.

[3]季文生.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其思考[J].发展研究,2009,5:134-135.

作者简介:

史张宇(1982- ),男,陕西神木人,硕士,西安邮电大学财务处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财政。

猜你喜欢

养老保险制度西安市高校教师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当前高校养老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的SWOT分析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