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模式研究

2016-11-19俞锋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供应链

俞锋

摘要:本文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库存及其相关理论,并指出了第三方物流参与VMI实施的原因及第三方物流参与VMI实施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利用XM公司运营的实践案例对VMI和TPL-VMI两种模式下的企业库存成本、利润变化进行比较,用实际数据和图形证明了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即TPL-VMI模式)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企业带来了较大利润。

关键词:供应链;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管理库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降低仓储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整合供应链资源。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实施一种新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为VMI),VMI方式能有效减少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但是VMI本身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而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TPL)因专业优势和特有的物流服务,使其参与VMI战略实施成为可能,且这种第三方物流参与供应链管理库存的模式也将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引入了第三方物流,使其参与到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中,提出了一个TPL-VMI模型。然后通过XM公司的实际案例着重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参与VMI前后的各种成本及利润变化情况。

1.供应商管理库存概述

20世纪80年代,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 inventory,简称为VMI)的概念就开始被广泛传播,之后随着沃尔玛和宝洁公司对VMI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公司对VMI模式进行尝试。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斯坦福大学Haul Lee教授通过数学模型证实VMI模式能有效缓解供应链信息末端需求放大效应,即“牛鞭效应”。

供应商管理库(vendor manage inventory)存作为一种目前国际上前沿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对整个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作为当代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有效方式,VMI实质上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战略行为,它以系统的、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对库存进行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同步优化运行,并对库存调节做出快速反应,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库存双方的库存成本。

2.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实施的原因和优势

2.1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实施的原因

市场环境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无法从需求因素、生产因素和营销因素方面改善VMI实施效果,而从物流、信任和技术因素方面进行改善又遇到了不少困难。所以,VMI的行业实践者纷纷将视线转移到第三方物流,期望在VMI运作中引入TPL,即通过实行TPL-VMI模式来大幅度提升其实施效果。比如,联想和戴尔都选择伯林顿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其运作VMI服务。

首先,TPL可以推动供应链三方—供应商、制造商/客户企业、第三方物流这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整合。因为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信息比较中立,基本上可以消除供应商对库存转嫁的一种担忧。其次,TPL还可以合并来自不同的多个供应商交付的货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综上所述,让一家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来管理这个仓库是比较合适的,而这时最理想的对象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作为参与VMI实施的新成员,对解决VMI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了供应商与TPL服务商的合作,促成了TPL与VMI的集成。

2.2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实施的优势

首先,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实施可以降低制造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制造企业的物料实时配送由TPL进行管理,可以降低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成本。其次,可以降低供应商的物流费用,通过提供配送中心和转运中心,TPL企业能够整合分散的物流需求,降低整体物流的相关费用,使分散的各个供应商单独承担的物流费用总体降下来。 再次,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实施还可以提高库存控制效果,在原有模式下,库存由供应商分别管理,在引入第三方物流后,改为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统一经营管理,显然可以提高库存的控制效果。

另外,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实施还可以协调多方的信息交流,分担供应链三方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具有专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而在此基础上负责构建的VMI信息系统,可以为不同的厂商做VMI,不同的供应商能够清楚看到各自库存情况,以及决定采用何种补货措施等等。同时,还能与供应商和制造商共享各类物流信息,从而降低供应链上游、中游企业的风险情况。最后,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实施还可以提高货品检验的公平性,VMI的物资检验主要由TPL企业承担或由其监督执行,这种检验模式更能保证检验的公平。

3.XM公司实施TPL-VMI前存在的问题

XM公司是德国在华设立的一个合资企业,注册资本达4亿元。在实施TPL-VMI之前经常会出现原材料不足影响生产,库存积压多,产品配送出错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归纳,大体可以分为公司内部问题、供应商问题、双方信息共享问题,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内部订单处理时间长

从生产部门发出采购需求到采购订单送往供应商,这中间往往在公司内部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处理流程。生产部门通过制定采购需求单并由相应的部门经理签字后提交到采购部,采购部同事把采购需求单转化为采购订单并经过公司规定的采购流程,根据采购金额的不同分别由采购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和总经理签字,最后发送供应商。由于签字必须是按顺序进行并且找到经理本人,所以每个环节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为3-7天,如果是金额大的订单又遇到经理开会或出差则需要等上更长时间。

3.2库存积压情况明显

由于大部分核心部件都是XM指定的海外供应商供应,供应商路途远,一般运输时间都要在两个月左右,因此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一次需采购两三个月的用量,以前公司只生产8DA/B开关柜时,由于产品单一通过预测可以确定周期库存使用量和安全库存,现在加入8DJH,NXPLUS等新产品后各种产品的库存都准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当市场需求变化较快时,容易产生“牛鞭效应”,造成许多原材料库存的积压,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流动资金的呆滞,根据仓库库存的统计,在800多种物料中,其中常用的也有300多个,也就是说50%以上的物料都是呆滞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动资金的周转。

3.3生产计划波动大

在实施TPL-VMI模式之前,XM的生产计划是根据订货单和市场预测制定的,一般制定的是周计划,但由于现实运营中存在各种因素导致每周的实际生产计划波动很大,往往临时安排紧急生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尤其是海外供应商经过海运、报关、订舱等流程繁多,往往不能按时送货;第二,客户需求波动大,原本按照事前确定的产品由于客户临时改变要求,经常需要临时调整生产计划;第三,机器设备出现故障,因为生产设备都是很多都已经使用过久,经常出现故障导致零时停产,虽然已打算换新设备,但还在申报流程中;第四,返工现象多,由于8DJH是新研发的产品,在送往客户的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新的故障,造成返工次数多。第五,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由于负责生产计划的人员大多是部门的老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没有科学的方法,经常出现不合理的安排。

3.4送货及时率低

在对送货及时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海外供应商和外省供应商明显存在送货延迟的现象,只有本省几家供应商能确保准时送货,通过对其中的原因调查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海外供应商不确定因素多,从接受订单到经过生产,配送,订舱,报关等流程,这其中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货物不能准时送达;第二,第三方物流配送不及时,除了本省供应商会自己送货外,一般批量大,次数多的订货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由于每家供应商选择承运商不同,经常会出现运输不及时的现象;第三,供应商库存管理不合理,由于螺丝、垫圈、花键等小零件的供应商一般都是中小五金企业,库存管理不科学,也不设定安全库存,因此当接到订单后发现库存缺少,零时安排生产,影响供应。

3.5海外配送在途总时间长

50%的采购量都来海外供应商,因此海外供应商能否及时提供核心部件的供应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正常生产,由于海外配送流程繁多,从处理订单到送到公司的过程中,包括了生产产品入库到产品分拣包装,随后联系货代公司,由货代提货运输至码头,订舱、拼箱、等待,最后由船运公司进行海上运输,正常情况下,这一系列的流程走完需要55天的时间,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导致前置期波动非常大。因此公司一次订购往往要定超过2个月的用量,当市场需求波动大的情况,很容易导致“牛鞭效益”的发生。

3.6信息系统不完善,缺乏信息共享

XM公司与其供应商的联系主要通过电话,邮件和订单的方式,通过此类信息交流,不能实时动态反映公司库存的信息和产品的紧急程度,通常情况下,供应商只会按照一般的订单处理模式对订单进行处理,容易造成信息处理不及时,不准确。由于缺乏可以共享信息的平台,使得整个订单处理流程变得非常复杂,导致产品的配送前置期太长影响生产,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也缺乏对供应商产品库存,生产情况的了解,在根据市场需求制订生产计划时,不能掌握原材料的配送情况进行最优化的生产。在信息时代,缺乏合理的信息共享系统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库存,资本运营等多项指标。

4.TPL-VMI模式成果前后比较

在TPL-VMI模式运行三个月后,通过每周对供应商参与VMI模式所反映的各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发现之前提到的很多问题多有较好的解决。如订单响应时间有大幅度提前,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通过VMI系统实现的信息共享,生产计划的制定也趋于稳定,未出现很大波动;通过专业第三方物流DHL负责拣货,配送,库存监控一体化管理,使得信息反馈时间,拣货正确率,产品破损率都能达到预期标准,肯定了TPL-VMI模式在短期内的成效,当然也有个别指标也还需改进,这需要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完善。

结语

本文主要对XM公司运用第三方物流参与VMI模式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XM前公司所存在的问题,接着引入第三方物流参与VMI的实际运作,通过对VMI和TPL-VMI两种模式下的对比,从短期和长期等不同角度比较了两种不同模式下库存成本、利润等指标和数据,进而发现第三方物流参与VMI模式更能为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同时,由于第三方物流运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共享的准确性,库存量比以前少很多,供货也比以前及时从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增加了产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旭辉,杨勇攀.第三方物流[M].北京大学出版社.

[2]大卫·辛奇-利维,菲利普·卡明斯基,伊迪斯·辛奇-利维著.2010.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于涛.VMI下库存管理与运输调度整合优化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8.

[4]黎宏,李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机遇及对策分析[M].物流技术,2006(08)

[5]张运.2010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管理[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6]Donald Waters.Inventory Control and Management[M]USA:John Wiley&Sons,2005.

[7] Cheung.K.I and Lee.H.L,The Inventory Benefit of Shipment Coordination and StockReplenishment in a Supply Chain[J].Management Science,2002(2):300-306.

[8]王敬途.第三方物流参与构建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的研究.北京:清华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浅析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国外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