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2016-11-14马文

关键词:跌倒应用

马文

【摘要】目的 分析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中应用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09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发生跌倒18例,跌倒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发生跌倒2例,跌倒发生率为1.29%,实验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1.75%,低于实验组的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1.0.02

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大,病情也比较严重,一旦发生跌倒,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差生严重的危害,还会对医院的声誉及公信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1],对心内科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对于防跌倒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中应用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9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男78例,女48例;年龄59~87岁,平均年龄(65.46±7.56)岁。实验组男76例,女50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66.31±7.2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为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的基础设施、病房环境;(2)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分发防跌倒知识的相关资料、组织预防跌倒知识宣传活动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传教育;(3)在清洁区域放置黄色警示牌;(4)保持病房通道畅通、地面干燥;(5)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一旦发现跌倒危险因素立即予以处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采用中文版《跌倒危险评定量表》[2]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分级。实验组有低度跌倒风险60例(47.62%);中高度跌倒风险患者54例(42.86%);高度跌倒风险12例(9.52%)。首先,低度跌倒风险护理。使病房保持光线充足;将“跌倒危险”警示牌悬挂在患者的床头;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环境介绍,对患者发放“预防病房坠床、跌倒告知书”[3];立即擦干地面出现的液体;患者进入厕所时,不能反锁厕门;加强巡视。其次,中高度跌倒风险护理。注意病房照明、布局,保持地面干燥,不能存在障碍物;将“跌倒中危”警示牌悬挂在患者的床头;使用床栏,避免患者在睡眠时发生坠床;患者进入厕所时,不能反锁厕门,门外需有人陪伴,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加强巡视,护理人员应主动协助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将服用镇静药、利尿药、降压药、降糖药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最后,高度跌倒风险护理。将“跌倒高危”警示牌悬挂在患者的床头;使用床栏、扶手;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预防病房坠床、跌倒告知书”;患者要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进入厕所;在服用增加跌倒危险的药物后,患者需要上床休息2 h;坚持对患者行动的监督;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床头进行交接班。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发生跌倒18例,跌倒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发生跌倒2例,跌倒发生率为1.29%,实验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1.75%,低于实验组的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我院心内科所收治的患者大多数在60岁以上,有很多老年患者伴有多种合并症,例如脑卒中、糖尿病等,此类病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跌倒风险,同时,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镇静药、利尿药、降压药、降糖药等,此类药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跌倒风险。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体质虚弱,在跌倒后极易发生骨折,发生骨折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从而增加了坠积性肺炎、血栓的发生几率,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差生严重的危害,还会对医院的声誉及公信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跌倒18例,跌倒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发生跌倒2例,跌倒发生率为1.29%,实验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1.75%,低于实验组的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心内科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因此,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鲍 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1:1958-1959.

[2] 朱国英.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0:100-101.

[3] 章培培.FOCUS-PDCA程序在预防心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06:705-707.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跌倒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分析
肾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