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观察

2016-11-14李冬灵何慕涵

关键词:护理

李冬灵++何慕涵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P<0.05)。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血管缝合器;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1.0.02

Coronary interention applied nursing observation of blood vessel suture

LI Dong-ling,HE Mu-han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 1.Involv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2.Heart subject,Henan Zhengzhou 450000,China)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正在发生着改变,导致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术在成为治疗的主要方法[1]。手术中传统的压迫止血易导致血肿、血管迷走等并发症,血管缝合器止血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全面优质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文主要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祖男23例,女17例;年龄34.5~80.3岁,平均年龄(58.6±3.6)岁。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3~79.5岁,平均年龄(57.5±4.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于此次试验知情,且签署自愿协议书。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入院后给予传统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全面优质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1)术前护理。引领指导患者完成胸片、超声心动图以及必要的常规检查;术前当晚嘱咐患者保证充分睡眠,若发现患者出现紧张等情绪,给予患者地西泮5 mg,口服[3];常规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碘过敏实验并结果及时告知主治医生,术前进行备皮,并详细告知患者作用和注意事项,减轻不良情绪滋生;指导患者在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咳嗽等;术前6 h禁食,嘱咐患者在进入手术前保证膀胱排空,紧张患者给予镇静剂;(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将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过程以及血管缝合器的优点等内容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讲解,以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滋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调适,使患者在手术中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促进手术顺利完成;(3)术后护理。术后返回病房后,取平卧位,嘱咐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为了使造影剂尽早排出鼓励多饮水;穿刺部位护理:实时观察穿刺部位情况,缝合成功采用2块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覆盖,有利于观察是否发生渗血和血肿。对足背动脉搏动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进行观察,防止出现动脉血栓,根据医生嘱咐为患者服用抗生素;加强监护:实时对患者的心电、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进行监测,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胸闷、胸痛、心悸等不良现象发生,若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快或过慢等及时告知医生,避免病情加重;术后活动:手术后6 h,若患者未发生渗血、血肿等情况,且生命体征稳定,指导患者适量增加活动量,首先协助其在床上进行翻身运动,逐步下床活动,活动易缓慢避免因突然用力导致出血发生,适量活动有助于提升机体功能恢复,改善循环,减轻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出血、皮下血肿、穿刺点感染、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利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同传统止血方法相比,使用血管缝合器不需要进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缩短止血时间和卧床时间,降低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提升术后舒适度[4]。为了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护理,相比于传统护理,全面优质护理在治疗全程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大大提升患者舒适度,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情,增强了战胜疾病信心[5]。本次试验中,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面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护理技术和责任心,才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9.

[2] 李淑荣,陈 晶.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20(1):6-7.

[3] 李 影.介入心脏病学与护理和康复[J].实用护理杂志,2010,16(4):13-14.

[4] 郭雅莲,周建军,李 卓,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2012,5(9):862-863.

[5] 于桂香,吴 瑛.经皮血管缝合器病人活动后并发症与舒适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杂志,2013,20(1):6-7.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