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困生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的行动研究

2016-11-1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龙江中学邱志敏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验班学困生作业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龙江中学 邱志敏

英语学困生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的行动研究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龙江中学 邱志敏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么学,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经过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拟对英语学困生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进行行动研究,以求增强对英语学困生的教学有效性,实现英语教学的优势互补。

英语学困生;英语作业两次批改;英语课堂表现两次评价

1.问题的提出

2014年11月,期中考试之后,龙江中学英语教研组部分教师对高二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师评价对自己的影响等。调查结果表明:32.7%的学生由于感觉学习英语困难而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61.4%的学生没有养成主动、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这些逐渐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和没有主动、及时订正作业习惯的同学,绝大部分在期中英语考试中没有及格,属于英语学困生。但调查同时表明,这些学生中99.5%都很在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很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我们就从改革英语作业和课堂表现两个比较直观又容易操作的评价方式入手,为学困生取得成功创造两次机会,同时运用激励的评价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2014 年11月底,在学校英语教研组的支持下,笔者开始对本校英语学困生的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进行实践研究。

2.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了行动研究、等组实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法等方法。

2.1 行动研究与等组实验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教师对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并采取某一“行动”进行干预,在实践中解决教学问题,在反思中完善教学细节。所以,行动研究关注实践与反思(杨小微 2005)。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分阶段研究英语学困生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的有效性。为了获得客观科学的结果,笔者采用等组实验法,即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再通过统一的测试了解不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品质的影响,然后再根据统一测试的成绩作对比。

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一种以问卷的形式来搜集数据的有效方法。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实验前后的学习态度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英语学困生实验前后学习态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学习产生的影响。

2.3 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法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即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是进行英语学困生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行动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发现英语学困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更好、更快地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在英语课堂上的自我满足感与认同感。

3.研究实验的具体操作

3.1 英语作业的两次批改

(1)体现实验的真实性

为防止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控制。只有高二(1)班和高二(3)班的英语教师知道此次实验并进行相关操作,选定参与实验班的学生并不知道此次实验,只是配合英语教师开展相关活动。其余班级(包括对照班)的学生和教师完全不知道实验的相关内容和方法。

(2)提出实验要求

向全体学生提出第二次作业的要求:学生对教师第一次批改后的作业的错误之处进行反思,并认真听取教师对第一次作业中的共同错误、重点及难点所进行的集体指导与讲评,然后经过小组或个体的自我思考完成第二次作业。

(3)落实二次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第二次作业仍需进行批改与评分。在进行第二次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实验教师还应结合分层评价的方式作辅助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结合学生自己对层次的选择,给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与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作第二次作业评价时,降低评价标准。

(4)记录评价结果并组织评比展示

教师在进行第二次作业评价后,要求学生把两次评价的作业成绩都记录下来,保存在英语学习档案袋中,既作为平时小组竞赛的一个加分项目,又作为期末英语成绩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另外,为了配合此次研究,本校英语教研组还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优秀作业评比与展示活动。

[案例] 2014年12月7日,邱老师布置了一道英语书面表达作业,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一位亲人。左同学(学困生)写的是他的妈妈,但交上来的写作作业只有20字左右,而且层次混乱。邱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左同学,而是在他的作业本上写道:“你的英文字写得真好,一笔一画写得那么工整,可见妈妈在你心中有多么重要,也表明你在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如果能多了解一下你的妈妈,按一定顺序把她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那么你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生动和完美了。老师期待你能把漂亮和贤惠的妈妈展示出来。”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有层次的描写,上英语课时,邱老师还就课本上的范文再次进行了分析和讲解,要求同学再次写作。二次作业交上来了,左同学重点描述了妈妈的个子、头发、眼睛、性格和关爱自己的事例,非常感人。邱老师在作业本上做了这样的评述:“一个活灵活现而又充满对孩子关爱的妈妈站在了老师面前,老师一定会把你的优异表现告诉你妈妈,你妈妈听了一定会非常高兴,老师也为有你这样不断进步的学生感到自豪。明天能在上课时念出你的文章,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吗?”左同学得到了邱老师的鼓励后,告诉邱老师自己想把文章再次修改后才拿到班上展示。当他得知邱老师把他的进步表现告诉了妈妈后,他在作业本上写道:“老师,在妈妈知道我用英语把她的美好形象展示给同学时,激动地流出了泪水。是您给了我知识、力量和机会,让妈妈这么高兴,让我在同学面前有了面子。”此后左同学都能较好地完成作业,遇到实在不会做的难题还会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作业的两次批改让左同学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虽然上述操作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实验中,主要是针对英语学困生进行的。

3.2 课堂表现的两次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英语学困生往往不能及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课堂表现进行第二次评价。

(1)及时肯定他们所做的努力

在课堂上,学生的内心是渴望得到肯定的,而学困生对这种渴望尤其强烈。所以当他们不能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或没有达到教学要求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让他们充分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以增强他们再次回答的自信心(赵西瑞2005)。

(2)精心创造二次评价的机会

为尊重学困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当他们的第一次回答不尽人意时,教师不要立刻给予否定性评价,而应允许他们重新思考,并尽力给予他们二次回答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3)积极评价他们取得的成功

由于教师给了学困生第二次回答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因此他们一般都会积极思考并请教同学。当教师再次给他们机会时,他们通常会认真地回答问题,这时教师要积极评价他们取得的进步。当然,给学困生激励性评价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是当作一种点缀,它需要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已成为一种心灵流露的自觉行为时,笔者认为新课程所倡导的民主教育思想才算真正深入到我们的教育之中(秦顺渝 2002)。

(4)慎用批评性评价

调查表明,喜欢批评性评价的学生寥寥无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慎用批评性评价,因为过多的批评会使学困生丧失学习自信心,严重时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滋生厌学思想。当然,适时适当的批评性评价也是必要的。

[案例] 课堂上,学习比较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的区别时,邱老师请张同学(学困生)说出现在分词的构成形式。但该同学答非所问,说出了名词复数的构成方法。邱老师并没有批评该学生,而是感激地说:“名词复数学过这么久了,现在还记得这么清楚,并且能非常有条理地展示出来,你真不错。但是,英语语法种类较多,我们一定要‘对号入座’,而现在分词的构成主要是与-ing有关,你愿意再听一听老师的问题,重新思考一次吗?”通过教师的提醒,该学生认真阅读了有关内容,主动举手,清楚地说出了现在分词的几种构成形式,并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例句加以印证。邱老师抓住这一时机,积极评价了张同学的表现:“你真行,同学们应当向你学习,因为你不但说清了现在分词的构成,还能很好地举例运用,创造性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还要感谢你,因为你在不经意间让同学们温习了名词复数的构成形式,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丰富。”该同学在一次周记中写到“邱老师,我真的很感谢你。我的英语成绩不好,但您没有放弃我,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关心我、帮助我、鼓励我、给我机会,让我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被同学认可的感觉。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经过邱老师的多次帮助,张同学终于走出了自卑,走向自信,上课时大都能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参加小组活动。课堂表现的两次评价,让张同学体会到了邱老师对他的关爱和帮助,并看到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肯定和承认,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们教研组完成了两项内容的研究任务,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随后,我们就实验效果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并整理了相关资料,全面对此次研究取得的成效和不足进行反思。

4.对实验研究的成效与不足的反思

4.1 实验研究的成效

(1)实验班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实验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了。下面是两次问卷调查的一组数据对照(见表1、表2):

调查内容:你对英语学科感兴趣吗?

表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调查情况对照表

表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调查情况对照表

两组数据表明: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和对英语“不感兴趣”的比例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在实验后,实验班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对英语“不感兴趣”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对照班。由此可见,通过“英语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方式的实践,不仅较大程度地控制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下降,而且促进了学生英语兴趣的明显提高。

(2)实验班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

对实验班学困生“英语作业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两次评价”方式的实践,促进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学生在作业习惯与作业订正习惯上的改变,效果明显(见表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听课的效率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表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困生作业订正态度的调查情况对照表

通过实验研究,实验班的学困生在作业订正习惯上明显优于对照班,而有不良作业订正习惯的学生比例也明显低于对照班。

表4 学校期中考试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困生成绩对照表

实验班学困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良率虽然不高,但通过对比显示,在2015年4月中旬的期中考试里,实验班学困生的平均分、优良率和及格率总体都要高于对照班。

4.2 实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当然,在此次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经常关注学困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会不会因此影响对其他学生的教学?答案是肯定的。另外,有一部分教师对此次实验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及时对我们遇到的困难进行帮助,导致有些实验过程受到了一些影响。另外,有一部分学困生不愿意真正配合教师对他们的作业进行两次批改和课堂表现进行两次评价,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浪费时间,那么对此该如何引导?这个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布鲁姆.1986.掌握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曹玲玲.1999.差生教育和转化策略[J].成人教育(12):42-46.

黄琳.2003.学习困难学生实证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

李红娟.2008.高中英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秦顺渝.2002.教育要永远装着差生[J].教育探索(3):167-173.

杨小微.2005.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赞科夫.1985.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赵西瑞.2005.“学困生”的转化方式与途径研究[J].教育探索(22):56-63.

钟启泉.2003.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永新.1989.差生心理与教育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David, C.2000.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Mantle-Bromley C.1995.Positive attitudes and realistic beliefs:link to proficienc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3): 45-73.

Wood D, Bruner JS, Ross G.1976.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2(2): 89-100.

猜你喜欢

实验班学困生作业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