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CF理论体系的聋校康复教育理念与方法

2016-11-10谢爱明李智玲王秋阳

学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残疾

谢爱明,李智玲,王秋阳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北京西城100035)

基于ICF理论体系的聋校康复教育理念与方法

谢爱明,李智玲,王秋阳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北京西城100035)

ICF提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整合模式,强调的是将残疾人个体融入到社会之中,追求残疾人功能的全面发展。这种新的理论和应用模式,正是现代聋校教育所倡导的目标,同时也是聋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ICF理论模式的指导下,现代聋校的康复教育将从身体、个体和社会层面出发,以集体康复、个别康复等的方式,对聋生进行知识、心理、语言康复、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发展聋生的替代性功能,从而使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ICF;聋校;康复教育;理念;方法

聋生由于听力和言语障碍,在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促使聋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社会生活日常化,就必须抓住他们的发展关键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兴趣爱好等特点,采用医学、工程、心理、教育、职业等各种手段,使他们在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均达到最佳水平,以增强他们的自我生活能力,与社会良好接轨,提高生活质量。现阶段,在我国承载着较大育聋工作的是各级聋校,所以在现代的聋校教育康复过程中,正确的教育康复理念和科学的康复方法,对聋生个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ICF理论体系及其与听力语言有关的内容

2001年,WHO颁布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其中提出了新的残疾模式[1](见图1)。

图1 ICF理论模式

ICF理论模式,重视积极的一面,将以往的技能障碍用身体功能和结构(Body functionsandstructure)来替代,从而将功能和结构分开处理,以便更全面地反映身体水平上的功能障碍状态。同时,以往的能力障碍用活动(Activity)来替代,由此导致的残疾状态用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来表示,社会性利用参与(Participation)来替代,而由此导致的残疾状态用参与局限(Participationrestriction)来表示[2]。ICF重视功能的发展,强调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人体功能的影响。根据在ICF理论模式基础上产生的WHO-DASⅡ(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AssessmentScale)的六个维度,听力和言语残疾对个体日常活动和参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解和交流、与人相处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上。

ICF特别考虑了环境因素对残疾个体的影响,在ICF理论体系中,与听力和言语残疾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用品和技术(如助听设备等)、自然环境和对环境的人为改变(包括声强、声音品质等)、支持和相互联系(包括父母、医疗人员等)、态度(包括身边人员的个人态度)、服务、体制和政策(包括通讯服务、法律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3]

二、ICF理论模式指导下的聋校康复教育目标

聋校对聋生的康复教育一直都注重知识教育、语言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对于如何建立一个更科学、更适合聋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康复教育目标系统,目前尚处于待完善的阶段。而ICF理论模式的产生,正是为现代聋校的康复教育目标提供了指南和参考。由于ICF重视积极的一面,强调功能的作用,倡导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整合模式,强调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人体功能的影响,这个整合模式正是适应现代多元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在注重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对聋生个体发展的影响(见图2)。

图2 ICF理论模式指导下的聋校康复教育目标

三、ICF理论导向下的现代聋校康复教育模式

根据ICF理论指导下的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目标可知,现代聋校的康复教育重在恢复聋生个体的听力语言功能,提升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同时降低他们对无障碍环境(如手语、助听设备)的依赖程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康复满意度。因此,为了充分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康复教育结局,需要在医教结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学科专业理论,以多样、灵活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和有针对性发展能力的内容,对聋生进行教育康复,笔者在进行康复教育的实践中,具体操作模式见图3所示:

图3 ICF理论模式导向下的听力和言语残疾康复教育模式

四、基于ICF的现代聋校康复教育方法

(一)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的组织形式

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的组织形式应充分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以多种形式来开展康复教育。目前,在各聋校中,最常见的康复教育组织形式就是集体康复教育和个别康复教育,而ICF在强调身体、个体发展的基础上,还强度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常用的康复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应该开发并拓展康复教育的渠道,开展“同步式家庭康复教育”,即家庭与学校密切合作,实现康复内容、康复方法和康复进程的同步[4]。

(二)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1.听力语言交流康复教育

听力语言交流能力的康复教育,主要在于听力和语音的识别,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方面,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1)言语基本训练。言语基本训练主要在于聋生个体的童年期(即“聋童”)进行,可通过呼吸放松、发声放松、共鸣放松和口腔训练,让聋童来体会最基本的发声频率和口腔活动,学会看唇,从而为以后构音做好准备。另外,重读的方法,也可以帮助他们体会音素的节奏,在指导重读的时候,可通过拍手等方法来提示他们注音重读的位置,以诱导耳聋掌握发音的节奏。在进行这些训练的时候,常常使用汉语普通话中的23个生母(包括2个零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充分运用每一个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来控制、训练聋童的气流、发声等。(2)主题教育。即给定主题的康复教育方法。如每周可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主题为以传授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知识、培养语言使用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进行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全程使用听力辅助设备和扩音设备。主题教育的具体内容可包括组词、仿写句子、对话、短文和看图说话,所涉及的内容必须与聋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主题“在学校”“生病了”“劳动节”等为主题,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内容的难度随聋生个体的年龄变化而逐渐加深。如同样以“可爱的小猫”为主题的故事,小学三年级的聋生要求其完整读出故事,读准字音即可,而对于中学一年级的聋生则要求在完整准确读出故事的基础上复述故事。(3)模块教育模块教育可将康复教育活动肢解,结合聋生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如语言游戏、看图表演、讲故事等,在各个模块中充分调动聋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演练和操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统合其它感官,发展替代性功能。

2.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教育

(1)情境教育。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教育,最主要是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在交通复杂的马路上该如何通行,在被困的电梯中如何求救等,让学生思考并进行演练,提高他们处理复杂情况问题的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通过情境,让他们感悟美与丑,体会社会公德与文明,从而为今后顺利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2)现代技术教育。主要是指电子化、信息化工具的学习和使用,如电脑、手机等,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减小聋生与健听人沟通上的困难。

3.课程发展康复教

(1)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各学科的知识传授,让聋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阅读能力,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同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如语文作为基础科目,对他们写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可以让他们指导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数字,地理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等。(2)课外教育。根据课堂中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待讨论而且比较有意义的问题,就按照聋生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级别的要求,发展聋生的创造性和遇到问题自我主动解决的能力。(3)健康教育。通过运动活动的形式,发展聋生的体能,锻炼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体质。同时运动活动中,还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4.职业技能康复教育

职业技能直接指向于社会生存,主要是通过技能操作和实习而得以发展的,根据聋生的兴趣特点和倾向,可开设艺术和生活技能两大类康复教育:(1)艺术教育。主要是书法、绘画、舞蹈、灯光设计等。通过训练与创新,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美、实现美,并且用这种美作为自己生活的资本。(2)技能教育。主要是与生存紧密相关的技能康复教育。如按摩、理发、调酒、缝纫、陶艺、编织、维修、装饰等。掌握一门技术,就相当于有了一块敲门砖,在进入社会之后就有了生存的能力。

5.心理能力康复教育

聋生通常表现出来的最大心理问题就是缺乏信心,所以,对他们最主要就是要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拥有面对挫折和不行的勇气和胆量。

可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信心教育。第一是从聋生本身入手,通过梯度任务的完成来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产生自信;第二是从社会方面入手,让聋生体验到社会体制、政策、他人的关爱和支持,如介绍《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同类残疾人在社会支持下成功的案例等,从而让他们对社会产生信心,更对自己产生信心。

[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S],2001.

[2]邱卓英.《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总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2-5.

[3]程凯,邱卓英.ICF理论与方法在儿童听力语言残疾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5(13):490-492.

[4]黄邵明,周红省.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敬亚]

G71

A

1673-9132(2016)34-0192-03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111

谢爱明,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校长,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特殊教育教学和管理。

课题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校本研究专项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功能转变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A1502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残疾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