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格化服务团队中社区护士服务模式的探讨

2016-11-02罗汀李秋红何素红何怀如

现代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格化社区卫生社区

罗汀,李秋红,何素红,何怀如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0)

·护理园地·

网格化服务团队中社区护士服务模式的探讨

罗汀,李秋红,何素红,何怀如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10630)

目的:探究网格化服务团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中社区护士的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60例社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基于网格地图管理原理,构建网格化医疗服务体系,实施网格化护理服务。2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各项SS-QOL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思维、行动能力、工作劳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格化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社区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分配,能够针对性地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社区护理;网格化服务;服务模式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51228.1702.036.htm l

社区全科团队的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针对社区医疗特点所制定的一种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该模式利用团队成员的专业互补来形成集医疗、护理、公共卫生为一体的服务系统[1],能够更加全面地为社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有文献调查显示[2],社区护理服务虽然在医疗改革中实现了飞速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整个医疗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服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欠缺,例如健康宣教、家庭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则是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护理资源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本中心近年来成立网格化服务团队,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0例建立健康档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本辖区居民,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4~79岁,平均53.9 ±22.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8岁; (2)具有至少1年的社区基线调查资料;(3)生活自理,意识清晰,沟通良好;(4)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上。排除标准:(1)随访困难者;(2)严重心、肝、肾、肺等疾病患者;(3)有精神病史或阿尔茨海默病者;(4)有酒精依赖者。

1.3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方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则运用网格地图管理原理,构建网格化护理服务体系。

1.3.1组建网格化管理应用网格地图管理理念,将服务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划分原则以每个网格覆盖1~2个社区居委会,负责1.2~1.4万名居民为宜。共划分10个网格,并对应建立10个服务团队。按照分户情况进行目录登记,参照平面分布图,以路为界,以栋为单位进行划分。目录中详细标注网格编号、居委会名称、分组编号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等。

1.3.2网格化服务流程首先建立起基于数字卫生平台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将患者的各项信息进行录入,方便查阅和调取;成立网格化服务团队的领导小组,进行总体工作的安排和制定,监督各项工作的实施;对团队成员进行相关培训,按照网格内护理需求程度进行资源分配,建立责任制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对阶段内的工作问题进行汇总处理并提出改进策略,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性提高。

1.3.3网格化服务培训主要针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培训,确保社区护士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社区护理服务的内容,加强交流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心理指导能力的培养,使社区护士能够应对社区护理服务的特殊环境,有计划地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

1.4观察指标2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3]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对比。该量表共包括12个维度,分别为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社会角色、思维、行动能力、视力、工作劳动,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

2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S-QOL评分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S-QOL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各项SS-QOL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思维、行动能力、工作劳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特殊性限定了其与综合医疗机构的不同,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按照患者疾病来进行划分难以满足社区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4]。网格化管理是基于城市网格地图管理思想,将社区居民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将医师、护士、社区工作人员整合成全科服务团队,按照区域为社区患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护理服务的一种新方案[5]。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鹿茸等[6]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成都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家乡镇卫生院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区域不均衡等诸多问题。网格化服务团队能为患者提供完善的“组团式服务”,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进行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实施社区康复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网格化服务可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将社会力量和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减少资源浪费,体现优秀的管理效果。

陈淑红等[8]的研究指出,在当前的社区护理服务中,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公共卫生需求,但在家庭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社区康复护理等方面仍存在深度、广度不足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资源缺乏。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下,社区护士日常工作繁重,分身乏术,难以实现家庭护理,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较少,难以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9]。而网格化管理模式则可以宏观地对区域内的患者情况进行评价,在服务团队的构建上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为社区护士实现多元化护理提供必要基础。

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干预前2组患者的各项SS-QOL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思维、行动能力、工作劳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社区护士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在本次研究中,网格化服务团队的护士能够充分和患者进行接触,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和护理配合度,从而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网格化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社区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分配,能够针对性的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1]李葆华,黄润州,侯淑肖.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3-15.

[2]马小鹏.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2011,11(10):153-154.

[3]段成刚,高艳,吴擢春.定性方法及其在项目评价方法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63-71.

[4]戴志凌,刘洁新,邵雪.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 (4):689-690.

[5]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31-139.

[6]鹿茸,曾伟,魏咏兰.成都市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5):363-365.

[7]刘秀娜,周娟,王仙园,等.重庆市社区护理管理者社区护理发展建议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19):1-4.

[8]陈淑红,李薇,田永峰.北京市宣武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利用中的问题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23): 2155-2156.

[9]黄天雯,张小燕,成守珍,等.试论适合城市社区发展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51-53.

R473.2

B

10.11851/j.issn.1673-1557.2016.01.027

罗汀,duoduonuli123@163.com

2015-01-27)

猜你喜欢

网格化社区卫生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实践探索——以山东东营为例谈“网格化”环境监管开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建房审批一站式服务 治违控违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