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梁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2016-10-25潘仲尼王广斌张航瑞曹江菲靳丽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吕梁市吕梁山西省

潘仲尼,王广斌,张航瑞,曹江菲,靳丽伟

(1.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 吕梁市地方税务局,山西 离石 033000)

吕梁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潘仲尼1,王广斌1,张航瑞1,曹江菲1,靳丽伟2

(1.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 吕梁市地方税务局,山西 离石 033000)

对吕梁市农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认为吕梁市农业在特色农业格局、特色农产品品牌和认证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明显,受到自然资源条件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传统农业增收乏力等方面劣势制约,同时存在发展机遇与挑战,得出特色农业是吕梁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建议建立覆盖全市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机制,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优势品牌。

特色农业;SWOT分析;农民增收;吕梁

吕梁是特色农业大市,有“红枣之都”、“核桃之乡”、“杂粮之府”的美誉。自2013年“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实施以来,吕梁特色农业实现“由小到大、由传统到优势”的转变。山西非粮食主产区,没有粮食生产压力,吕梁有发展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全力发展特色农业。

1 吕梁市农业发展现状

吕梁市辖2市10县1区,土地总面积2.1万km2,乡村常住人口206.01万人,种植作物类型以杂粮为主,主要有玉米、大豆、谷子、马铃薯等。2015年农业总产值101.74亿元[1]。

2011~2015年,吕梁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34万hm2以上,粮食总产量由2006~2010年年均85.95万t,增加到2011~2015年年均106.18万t,增长率为23.5%,实现粮食增收。截止2015年底,果蔬种植面积突破2万hm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约1万hm2,产量超过39万t,水果总产量超过29万t。2015年末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猪、牛、羊和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20万头、15万头、110万只和7 700万羽,肉、蛋、奶总产量也分别达到26、14和3.3万t。特色农业正蓬勃发展,已基本建成兴县小杂粮、岚县马铃薯、交口食用菌、汾阳核桃、柳林红枣和孝义蔬菜等9个特色产业基地县及1 114个专业村。2015年,农产品加工总量接近150万t,产值达到130亿元[2]。

随着吕梁市“8+2”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八大特色农业产业覆盖70%的贫困区域,农民收入实现大幅提高。吕梁市小杂粮产业每户年均收入突破1.4万元,人均增收2 297元;核桃产业每户年均收入突破1.3万元,人均增收3 000元以上;食用菌产业每户年均收入突破1.9万元,人均增收4 900元;马铃薯产业每户年均收入突破9 000元,人均增收2 400元;林下中药材户每户均年收入1.7万元,人均增收4 400元;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设施蔬亩产纯收入超过2万元;黄牛改良后,养殖户每头牛增加收入4 000元以上;全市参与“8+2”项目农户从2013年的1万多户增加到2015年超过8万户,带动25万农民人均增收2 300元以上[1]。

2 吕梁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特色农业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吕梁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八大优势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格局基本形成。2015年建设红枣标准园区0.3万hm2,红枣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3.4万hm2,成为山西省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建设核桃示范园区0.57万hm2,核桃经济林总面积达到20万hm2,核桃产量接近山西省的50%。林下经济种植面积约为1万hm2,其中人工栽培的中药材达30种以上,种植面约0.54万hm2。优质马铃薯种植由岚县扩大到方山、临县等县,种植面积达到6.67万hm2,其中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约5万hm2,建设绿色商品薯生产基地0.2万hm2。杂粮产业扩展到多个品种,种植面积约14万hm2,建设绿色谷子、绿色豆类、绿色荞麦种植示范基地0.8万hm2。新建和改造蔬菜温室大棚0.17万hm2,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0.27万hm2,产量约为15.2万t。食用菌产业扩大到2 000万棒,品种包括平菇、金针菇、双孢菇等十种以上。建设临县设施养羊示范基地、文水肉牛繁育改良服务中心,已建成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约1 650个,规模养殖比重接近35%。

2.1.2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认证加快 品牌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9],吕梁市大力推动品牌农业建设,打造出柳林三交红枣、交城骏枣、汾州香小米、汾州核桃、冀村长山药、岚县土豆和柳林碗托等10个以上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临县、汾阳、柳林三交镇等获得“红枣之乡”、“核桃之乡”、“中国红枣第一镇”美称,增强了品牌影响力。吕梁市“三品一标”认证进程加快,“三品”共认证194个,标准化面积接近5万hm2,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0个,面积接近3.5万hm2;绿色食品认证10个,面积接近1万hm2;有机农产品认证14个,面积接近0.5万hm2;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2个,认证企业达到几十家,树立了优质特色农业形象,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2.1.3 生态环境优势凸显 随着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村民纷纷把目光投向得到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5],而无污染的环境正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绿色资本。吕梁市地理条件独特,除少数煤焦等重工业污染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绿色纯天然特色农业的条件。吕梁市各县以生态资源吸引绿色产业,创新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区56个、面积接近3万hm2,带动了当地农业快速发展。同时,绿色资本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0],以绿色生态为依托的特色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当下吕梁市在农业上已初步形成产业特色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同步发展格局。

2.2 劣势分析

2.2.1 自然资源条件薄弱 吕梁市十年九旱,沟壑纵深,地势多为山地、半山地,占全市面积的92%,耕地面积54.7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约6.8万hm2,约87%的耕地为旱地。坡耕地面积约占吕梁市耕地面积的65.6%以上,中低产田面积大,不适合大宗农作物种植。由表1可知,虽然2011~2015年,吕梁市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连年丰收,但是单产2.91 t/hm2却低于山西省内3.33 t/hm2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全国5.34 t/hm2平均水平。可以看出粮食单产不足,“丰收年”是如此,“欠收年”更是如此。

吕梁市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小、散、弱”结构没有根本转变[7],结构性问题突出,农产品质差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表1 2011~2015年全国、山西省和吕梁市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2.2.2 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吕梁市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薄弱,由表2可知,农业机械总动力303.3万kW,低于山西省内304.7万kW平均水平;灌溉机电井约5 892眼,低于山西省内8 304眼平均水平;化肥农业施用估量8 800 t,低于山西省内10 900 t的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机械保有量不足,水利设施配套老化,农业生产还需要“靠天吃饭”。

表2 2015年山西省和吕梁市农业生产条件

吕梁市农用机械使用率较低(见表3),201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约1.9%,低于山西省内2.0%的平均增速。虽然农用机械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增速不断加快,但是机械耕地面积、机械播种面积和机械收获面积均低于山西省内平均值,农业现代化程度落后于全国水平。

表3 2015年山西省和吕梁市农用机械作业面积(万hm2)

2.2.3 传统农业增收乏力 吕梁市除煤焦产业发达的3个城(区)外,其他10个县均为农业县,且都属于贫困县。2015年吕梁市农民可支配收入7 193元(表4),低于山西省内9 454元,更低于全国11 422元。而且2011~2015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6 024.2元,远落后于山西省7 474.8元平均水平。

表4 2011~2015年山西省和吕梁市农民可支配收入(元/年)

笔者使用Excel中TREND函数拟合回归曲线,简单预测了未来3 a山西省和吕梁市农民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图1)。吕梁市农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明显慢于山西省内平均值,预计未来3~5 a内山西省农民可支配收入可突破约15 000元,而吕梁市仅接近10 000元。吕梁13个县(市、区)中贫困县占据11个,传统农业增收乏力,农民增收任重道远[4]。

图1 2011~2018年山西省和吕梁市农民可支配收入趋势

2.3 机遇分析

国家农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在国家、省市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下,八大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市场两大关键环节建设成绩斐然,吕梁全市进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机遇期。吕梁连接山西和陕西,地处大太原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这为当地特色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广阔销售市场和发展空间,区位拉动作用也必将促进农产品走出吕梁、走向全国。同时,吕梁市政府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导大量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特色农业项目,产学研互动机制的逐步完善,必将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2.4 挑战分析

随着山西省内其他农产品品牌相继出现,同质化企业不断崛起,农产品竟争日趋激烈。加之外省优质农产品冲击省内消费市场加剧,以及吕梁地区交通受限,向外省保鲜运输不便,导致本地农产品市场受到挤压,销售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全国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产品低价运行,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隐性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8]。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农产品进口持续增加,严重的影响了国内农产品市场。成本和价格双重压力制约了农业持续发展,阻碍了农民增收。

3 结论及建议

吕梁农业发展现状,加之其贫瘠的土地、多样的气候、多山的地势等地理特点,决定了吕梁市必须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强果、壮畜、优菜、兴林;必须依托当地优势发展“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特色农业,进一步拓展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必须将特色农业作为吕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特色农业是吕梁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各级要加强重视,制定合理的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特色农业项目,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长效机制。

首先,吕梁市要考虑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利用“互联网+”,构建和完善县乡级农业信息化中心,形成覆盖吕梁市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将政府、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信息化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通过建立特色农业“产加销”全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上下相连、功能完善、高效运作的农业服务网络,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其次,“产业跑的快,要靠龙头带”。吕梁市需要扶持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同时引进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有效辐射当地农户,延长特色产业链,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在组建 “龙头企业+”方面“ 做足文章”, 变利益“单赢”为 农民企业“双赢”,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鼓励企民联办和农民自办,培育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农民群体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一体化发展步伐。

最后,吕梁市要充分挖掘地方优势农产品,在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上“下足功夫”,不断提高农业商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努力开创一条独具地方特色、拥有区域优势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使农民真正享受特色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

[1] 吕梁市统计信息网. 吕梁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 http://www.llstj.gov.cn/index.phpa=shows&catid=163&id= 17819,2016-03-25.

[2] 吕梁市政府网. 2016年吕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 http:// www.lvliang.gov.cn/content/201512/28/content_182092.htm,2015-12-28.

[3] 程 艳. 山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师,2015,(12):22-24.

[4] 梁明蕙. 关于加快吕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思考[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9-21,36.

[5] 郭 斌,甄 静,谭 敏. 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2-90.

[6] 胡 芮. 吕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 南方农机,2015,(7):15,20.

[7] 张红丽. 吕梁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湖南农机,2013,(5):163,166.

[8] 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等.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J]. 中国农村经济,2015,(1):4-13.

[9] 刘荣章,吕 姗,李建华,等. 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544-547.

[10] 严立冬,邓远建,屈志光.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机制与政策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1,(5):1046-1055.

(责任编辑:肖彦资)

The Developmen 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 ltu re in Lvliang City

PAN Zhong-ni1,WANG Guang-bin1,ZHANG Hang-rui1,CAO Jiang-fei1,JIN Li-wei2
(1.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PRC;2. Lyulia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Lishi 033000, PRC)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Lvliang city is analyzed by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agriculture advantages are conf rmed as follow 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att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 and authentic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griculture disadvantages are as follows: w eak conditions of natural resources, backw ar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low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income. On the base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agriculture in Lv liang City,it is concluded that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such as moderniz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ultivate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build brand advantage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alysis of SWOT;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Lvliang

F327

A

1006-060X(2016)09-0097-04

10.16498/j.cnki.hnnykx.2016.09.027

2016-07-13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3315,2015313)

潘仲尼(1990-),男,山西太谷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

王广斌

猜你喜欢

吕梁市吕梁山西省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山西省五寨县道地中药材简介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