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中型地方猪品种资源变化分析

2016-10-25赵思思胡慧艳李晓敏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体尺猪种华中

赵思思,贾 青,2,胡慧艳,李晓敏

(1.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华中型地方猪品种资源变化分析

赵思思1,贾 青1,2,胡慧艳1,李晓敏1

(1.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为了解华中型猪品种资源变化的情况,查阅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出版的猪品种志相关资料及相关文献,阐述了华中型猪品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该地区猪的品种数量、产地分布、群体规模、体尺体重、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了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地方猪性能变化对猪品种资源的影响。比较结果显示华中型地方猪品种减少,龙游乌猪、福州黑猪在2011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已无记载;地方猪数量减少;其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华中型;地方猪品种;资源变化

我国是猪种质资源丰富。由于各地的地形、气候、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大,且生态环境各不相同,各个地方猪种各有特色。根据中国各地方猪种所处地域不同,中国地方猪种可分为6大类型: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1]。其中,华中型地方猪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巴山和武陵山以东的广大地区,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甘薯、玉米及豆类,饲料来源丰富,适宜猪的饲养。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且地方猪品种丰富,早在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中记载的就有48个之多,各具优良的特性[2],这些地方猪品种对养猪业的发展与优良猪种的选育起到很大的作用[3]。该书对当时生产条件下猪的自然环境条件、品种分布、群体规模、体尺体重、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作出记载,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外猪品种(杜长大)的引进并与当地猪品种杂交,使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猪品种资源不灭绝,农业部在2006~2008年对全国畜禽品种进行了第二次普查,并于2011年出版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4]。而华中型地方猪品种资源变化状况未见相关报道。

1 数据与方法

数据材料分别来源于《中国猪品种志》[2]、《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4]、《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5]。其他相关数据见参考文献,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内容包括:①饲养地区自然资源: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无霜期;②饲养地区社会经济:人均GDP、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和猪肉产量;③品种分布:中心产区;④群体规模;⑤猪品种数量变化;⑥体尺体重:体重、体高、体长、胸围;⑦繁殖性能:乳头对数、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断乳窝重;⑧生产性能:眼肌面积、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

对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华中型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并结合华中型猪饲养地区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由于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两个时间段人民币的汇率有变化,将人民币换算为美元时,1982年以189.26元=100美元计,2008年以694.51元=100美元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中型猪饲养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由表1、2可知,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1982年数据)相比,21世纪初(主要是2008年数据)华中型猪饲养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均有所提高。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我国的养猪业有着巨大的影响。猪是恒温动物,其生长有一个最适环境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猪都有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畜牧业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可缓解冬季寒冷地区家畜的死亡率;另一方面,高温会导致家畜的生产性能降低,畜禽疾病增加[6]。

表1 华中型猪饲养地区自然条件变化比较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攀升,促进畜牧业迅速发展[7],养殖方式由原来的小规模养殖转变为大规模化养殖,并引进国外优良猪种代替地方猪种,由于当时对地方猪种的认识、保护不足,使得我国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

表2 华中型猪饲养地区经济条件变化比较

2.2 华中型猪品种数量、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变化

由表3、4、5可知,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1世纪初华中型地区的猪品种数量减少,群体规模剧减、分布范围不变或减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不断提高,并引进国外品种与本地品种杂交,使得我国地方猪品种数量剧减,有的处于濒危状态,其中2006~2008年调查的华北型地方猪中龙游乌猪、福州黑猪并未记录在内[8]。而地方猪数量剧减直接导致我国地方猪分布范围缩小,或是地方猪的分布范围不变,但其所分布地区的数量较少。

2.3 华中型猪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的变化

表3 华中型猪品种统计表

表4 华中型猪群体规模变化比较

综合文献[10-12]记载,由表6、7可知,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1世纪初华中型地区猪品种的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养猪形式主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散养方式,其饲喂谷实、薯类及青绿饲料等粗饲料,饲养时间长,饲料利用率低[13]。在1990年以后,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其饲料成分也发生改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应的提高,对畜产品质量有了不同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加强了对地方猪的培育,使得地方猪的各性能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3 讨 论

3.1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对猪品种资源的影响

华中型猪饲养地区社会经济(人均GDP、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和猪肉产量)不断增长,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促使畜牧业迅速发展。同时养殖生产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规模化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国外培育品种在市场的占有率。当前养猪生产中大多使用了以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三元杂交猪繁育体系模式,“杜长大”逐渐成为养猪生产的主体,相应地,地方品种在生产中所占份额不断降低,致使地方猪品种数量剧减。

华中型猪饲养地区自然环境(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对畜牧业的生产也存在较大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的下降造成农作物和牧草产量减少、干旱的发生,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过量的降水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疾病的传播。适宜的温度使家畜的生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温度过高或过低一方面会使家畜的某些疾病发生,另一方面导致家畜的生长发育受阻,并且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14]。

表5 华中型猪分布范围变化情况

3.2 地方猪性能变化对猪品种资源的影响

华中型等地方猪数量剧减,为此我国对地方猪进行资源调查并开展保护。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华中型地方猪有清平猪、嵊县花猪、金华猪、大花白猪、湘西黑猪、通城猪和宁乡猪。对地方猪进行合理的保护,应保护家畜的遗传多样性,使现有的基因库中基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为以后满足人们需要、培育新品种提供保障[15]。

在对地方猪的保护和利用中,华中型地方猪经过不断地选育,在其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方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家畜体尺不仅能反映家畜生长发育的情况,而且还反映家畜组织器官的发育情况。家畜体尺与家畜的生理机能、生产性能、抗病力及对外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等密切相关[16]。地方猪品种具有优良的特性,具有与周围环境的高度适应性、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品质好[17]等特点。在对猪的选育中,利用地方猪的优良特性,选择优于其父母本身的个体且满足人们要求的地方猪,能够使地方猪在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产生一定的改变。

表6 华中型猪体尺体重指标比较

表7 华中型猪繁殖性能与生产性能的比较

[1] 陈 斌,赵德明. 中国地方猪种及利用现状[J].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3):40-42.

[2] 张仲葛,李炳坦,陈效华. 中国猪品种志[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3] 周胜利,李新云,吴 潇,等. 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J]. 黑龙江畜禽兽医,2003,(12):27-29.

[4] 王林云,王爱国.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5] 陈伟生,徐桂芳. 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6] 李晓锋,陈明新.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与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2008,44(4):50-53.

[7] 尤翠萍,徐 娟. 对畜牧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因素及提升对策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4,(19):121-122.

[8] 王云林. 对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再认识[J]. 猪业科学,2012,(10):120-122.

[9] 蒋志刚. 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与物种保护[J]. 生物学通报,2000,35(9):1-5.

[10] 全州县畜牧医站. 东山猪简介[J].广西农业科学,1975,(8):24-25.

[11] 杜胜全,罗开武,孙建帮. 桃园黑猪品种资源调查及种植特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8,(2):150-152.

[12] 潘国华. 监利猪的保护与利用[D]. 荆州:长江大学,2012.

[13] 周梅卿. 饲料工业生产应重点针对我国传统养猪生产模式[J]. 中国饲料,1995,(1):12-13.

[14] 李秀芳. 浅谈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9):92-93.

[15] 陈 斌,张胜乔. 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其技术应用[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1,(5):11-13.

[16] 叶昌辉,谢为天,何启聪. 雷州山羊成年母羊体重及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J]. 四川畜牧兽医,2001,28(11):19-21.

[17] 高 健,王亚波,郑照利,等. 东北民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 繁育改良,2010,(4):44-45.

(责任编辑:肖彦资)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n Pig Breed Resources in Central China Region

ZHAO Si-si1,JIA Qing1,2,HU Hui-yan1,LI Xiao-m in2
(1.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 PRC;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e in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s, Baoding 071000, PRC)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the resources of central China pig breeds, reviewed the related documents from 1980s to early tw enty-f rst Century, the changes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econom ic conditions of the pig breeds in Central China were expounded,the number, habitat distribution, population size, body weight,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pigs in the area wer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social economy,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local pig performance on the resource of pig breeds were analyzed.Com parison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entral China typelocal pig breeds decreased, there was no record about Longyou black pig, Fuzhou black pig in the 2011 published “China livestock or poultry genetic resource—pig”;reduced number of local pigs; the body siz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pig were changed in different degrees.

central China; local pig breeds; resource changes

S813.9

A

1006-060X(2016)09-0067-06

10.16498/j.cnki.hnnykx.2016.09.020

2016-06-16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4236602D)

赵思思(1990-),女,河北石家庄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贾 青

猜你喜欢

体尺猪种华中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华中建筑2021年总目录
新四军华中抗战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明年或激增40%?华中3万多吨加州鲈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高原型藏系羊初生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