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识别及防范对策

2016-10-21周小渝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对策

周小渝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之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一直屡禁不止,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进行分析,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识别;对策

一、财务舞弊的含义

所谓财务舞弊就是指公司管理层利用某些具有错误性的财务报表来欺瞒相关利益者,从而损害了他们的自身利益,这是一种非法的、有意的行为。财务舞弊行为严重影响着我国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所以,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和识别方法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主要有违规披露、利用关联交易、虚增资产、虚增收入、少计成本费用等,各种具体手段不一而足,往往难以察觉,但是,不管上市公司采用如何高超、隐秘的手段,最后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或者是无中生有,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一些财务舞弊的识别技巧能帮助我们尽快发现这些破绽。

(一)从三大报表钩稽关系识别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相互钩稽关系,这种钩稽关系可以用来检查验证不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财务舞弊行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科目之间的相互配合。所以,从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中我们能看出舞弊行为端倪。比如,如果经营性应收、应付款项的金额保持稳定比例的情况下,净利润额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尤其是远远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话,有可能存在财务舞弊的情况。

(二)从异常财务指标识别

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会趋于平稳,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因此,财务指标异常波动应引起警惕,可能存在财务舞弊的情况。异常波动的财务指标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类,横向指标的分析侧重资产、费用、销售增长、现金流量等之间的关系,纵向指标的分析则侧重财务报表的结构性变化。比如横向指标分析,如果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长远低于销售增长,那么有可能存在虚增收入或者少计成本的情况;如果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远高于销售增长,那么有可能存在虚增收入的情况;纵向指标分析中,比如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严重增加,那么有可能存在虚增收入的情况。

(三)从异常关联方交易识别

关联方交易的存在给企业财务舞弊提供了诸多便利,当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时,可能会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因此,应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是否对关联方重大依赖,是否在关联交易中通过非公允定价的方式对关联企业进行利益输送,是否虚构与关联方的业务和交易事项,是否对于关联方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所占比重过高等情况。

三、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信息披露监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仅面对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政府机关、银行和其他社会公众等对上市公司也有信息要求。所以,应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公开平台,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同时形成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管,防止其财務舞弊的行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信息披露的机制,设置专业机构集中处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并接受该专业机构查验,查验完成后将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这样既可以及早发现舞弊行为,又可以避免冗长申报程序,同时提高信息披露的效率。

(二)拓宽公司融资渠道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利用股权融资筹措资金,很多公司为了获得或者保证股权融资资格,不惜进行财务舞弊以达到融资目的。因此,应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通过完善公司债券发行市场,培育债券二级流通市场,建立债券资信评级体系等手段,鼓励公司通过债权融资筹措资金,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同时,在设定股权融资资格,暂停或终止上市条件时,以综合指标考核体系代替单一的利润考核指标,多方位地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评价,防止上市公司过分注重利润指标而进行财务舞弊。

(三)加大财务舞弊处罚力度

理性的经纪人舞弊与否,关键在于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的对比结果。我国的法律规定了财务舞弊的惩罚,但是其法律责任不完善且过轻,财务舞弊的成本相对于收益过低。财务舞弊的低成本和高收益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诱使某些公司高层不惜触犯法律,钻法律的漏洞。所以,应当完善处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责任人的相关法律,明确违法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加大处罚的力度,罚款除了弥补公司和投资者、债权人等的损失以外,应当就其获得的不当收益加倍处罚,对于情节严重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唯有这样,才能给意欲舞弊者敲响警钟。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还需加强执法力度,没有高效的执行机制,再严厉的法律也没有威慑作用,从而使舞弊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四)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要从根源上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概率,必须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划分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等的权利和责任,形成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除了明确内部权利分工,还应制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并且持续定期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不断地改进内部控制程序和完善内部控制,从而防止高管的财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参考文献:

[1]卢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2]刘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刘云鹤.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

[4]李鸽.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及启示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