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

2016-10-21吴春雷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吴春雷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对公共机构的协调长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公共部门管理价值观的日益体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为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战略、现代功绩制、职能流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在现行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及时地优化和调整。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在实际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优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

公共部门作为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公共部门的管理和协作,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部门能够长期有效运行、能否正常行驶自身职能的关键。甚至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是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就能够为相关部门的相关岗位优化人才配置,从而提高岗位的執行力。所以,加强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共管理部门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得到很大的突破,并且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至此,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就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在社会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国家企事业单位、政府等部门的公务人员。比如我国的科、教、文、卫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这些公共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实施相应的管理,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各个岗位的需要,也使岗位最大限度地符合工作人员的事业发展需要,从而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相关职位的职能,服务社会,造福大众。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尽其才,在公共部门之间实施人才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共部门相关工作的良好开展,保证公共部门的职能正常运行。

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前沿存在的问题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同时也面临着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复杂环境。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一)公共部门行政理论的转变对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影响

导致我国公共部门行政理论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内在的作用机制。使许多公职人员的道德观念和思想理念发生转变。在公共行政范围中,公共行政伦理是政府职能行使过程中的理论道德,也就是国家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自身的职能和权利时所涉及的道德规范、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的总称。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下,使个人利益非常突出,较强的个人意识已经超越了以往的集体意识,从而使公众利于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产生了很多负面作用。

(二)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公共部门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受到挑战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思想核心,支配者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人制定策略和采取行动的原则和基础。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为各岗位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在当前的考核人员素质结构优劣不一的情况下,使公共部门的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员工自身的素质也不能正确的体现出来,从而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阻碍。

三、优化公共部门人力资资源管理实践前沿问题的措施

(一)净化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思想

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在新时期背景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战略性人才管理宏图的绘制者和操作者。因此对于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实现新时期背景下公共部门的优化改革。更重要的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树立和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消除不良的行政管理因素,净化行政管理伦理环境。进而构建科学的、发展的、创新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利用市场竞争来优化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

(二)坚持以“功绩制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功绩制”就是指人才的选拔、调用是以人才的才干、技能、知识为依据,而不是上级的恩赐进行的人才管理。也是建立基于才干和业绩的内部职工晋升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的选拔和调用时,要通过对人才的考试、绩效考核等方式衡量人才管理,实施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制度,建立我国公共部门透明、公正的人才管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坚持“功绩制为导向”的人才力源管理也是一种人才的激励制度,为公共部门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奠定了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发展实施更新,并加大管理力度,净化公职部门的行政伦理环境,不断创新,使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展。从而保障人尽其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范娜娜.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视角[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2,03:39-46.

[2]吴丽娟.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基于对2001-2011年期刊论文的计量性评估[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01:50-56.

[3]赵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整体主义”视角下的综述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14,07:69-73.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探析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