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实证研究

2016-10-21白雪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就业质量职业指导

白雪杰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毕业生自身的未来,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总结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对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就业质量;职业指导

2000年至2015年的16年期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中占着半壁江山。教育部数据显示,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本文所指就业质量包含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及其学校的反馈等指标。本文通过对黑龙江一所新建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策略。文中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5年8月1日,文中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截至2015年12月10日。

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实证分析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该校2015届有包含经、管、文、工四个学科门类的8个本科专业的2041名毕业生,男生520人,女生1521人。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黑龙江生源有1366人,占毕业生人数的66.93%。毕业生就业排名前三位的地区为:黑龙江省、广东省和北京市,占比分别为66.35%、6.05%、4.83%。通过就业流向与生源地对比发现,去往东南、華北和华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远高于生源地人数;而东北、西南、西北、华中地区的毕业生流出数量超过了生源地的人数。2015届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为金融行业,占47.29%;位居其后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和制造业,分别占比为11.93%、8.40%。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国有企业、私营以及民营企业,占95.58%。考取硕士研究生58人,升学率占2.84%。该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7.95%。

(二)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1.对学校的总体评价

本科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75.90%。通过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等内容分析,将分值选项设置为1-10分,最终均值为7.80。任课教师授课水平得分最高为7.86,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服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均超过7.8分。

2.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通过设定7个方面,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建议,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用人单位对学生及学校的反馈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2.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反馈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课时、师资、经费和场地缺乏等问题。首先,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课时少,教学无法科学化和系统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场地、人数等影响单一,学校投入低,考核方式随意和缺乏科学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其次,课外职业咨询难以做到人员专业化和咨询效果的专业化,职业规划和创业比赛开展的效果和引领作用并不明显。再次,从事就业工作的相关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多为辅导员和从事学生工作的院系书记、公共课教师、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就业指导人员教师难以做到教学理论、专业指导和实践经验的有效、有机结合。

(二)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新建本科院校多数从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有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完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规格要求,一方面又是各方利益争夺的成果,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过多,实验课时少,实践教学环节不够深入,实验室使用率低。新建本科院校新建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堪忧。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与传统本科院校师资存在不小的差距:科研水平不足,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经验又不够丰富。

(三)创新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缺乏必要的文化氛围

创业创新教育受到国家大力倡导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基础必修课课、创业选修课,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科研项目,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很多省份也都相继出台了各种创业支持政策,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高校的创业课程在激发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愿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教师资质问题,一方面是学生陷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之中难以突破去创新,加之周围环境、氛围对创新又缺乏足够理解、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就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三、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策略

(一)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首先,适当就业指导等课程的课时,编写科学严谨的教学大纲,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要掌握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具备初步的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熟悉任教学校和开设专业的就业情况,定期参加就业市场调研,保持教学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联结,从校外聘请一定数量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的不足。再次,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情景剧、拓展活动等,注重时效性,激发学生的规划意识和主动性。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素质

首先,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兼顾综合能力为目标,增加实验课时,增加社会实践的学分。其次,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一方面要引进具有专业背景和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要为教师进修和学习提供经济和制度上的支持。再次,不断完善实训课程,尽可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商科院校利用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先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的校园文化、教师文化、制度文化和考核体系鼓励学生创新,政府和高校出台各种政策和资助鼓励创业,这是双创教育的必要条件。多年的应试教育和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创新,建设包容、接纳、尊重,思想自由、兼收并蓄的大学文化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把双创教育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创新,学生通过创建和参与社团活动、参加各种比赛推陈出新。总之,大学生双创教育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利于发掘大学生自身的优势提升其就业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能要抓住这一契机,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http://221.208.0.81:8801/jy/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811

[2]刘淑媛.基于工作幸福指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06)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就业质量职业指导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