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2016-10-21王凯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对策建议可持续发展

王凯

摘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基础,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想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就需要做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進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在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时代,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方式的转变、农村企业的崛起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献计献策,以期对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特点

(一)我国农村金融具有清晰的产权结构

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包括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对金融机构设立的银行而言,可以接收来自民间的资本和其他各类资本,而贷款公司隶属于金融机构,属于独资公司,资金互助社的主要发起者是农民,这三类农村金融机构都具有清晰的产权结构。

(二)我国农村金融有合理的治理结构

在产权结构清晰的基础上,完善合理的治理结构也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特点,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大都具有合理完善的组织架构来进行相关的管理决策。

(三)我国农村金融具有明确的经营目标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相关机构的主要经营目标就是为“三农”服务,旨在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中,农村银行(即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来自于多个方面,并且农村银行的治理结构也并不死板,其门槛不像国家银行那么高,从一定意义上讲,村镇银行与信用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这能够促使银行提高其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虽然门槛不是特别高,但是国家对于村镇银行也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村银行的设立、股权、经营和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且对经营者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的规范运作,有利于其发展。

(二)资金互助社的成立能够集中对农民的资金进行相关配置,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借贷服务,并且借贷者获得资金的速度也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急需,使资金配置更加合理,很好地解决了交易成本的问题,从整体看,资金互助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目前农村的市场交易方式,弥补了农村在金融方面的不足,更加满足农民的需求。

(三)农村的贷款公司额度一般较小,弥补了农村经济的资金缺口,对于银行信贷来说减轻了银行的风险,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目前农村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用来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对于农村金融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程度不够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我国相关部门有制定相关的政策例如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但是,大部分的政策在实际情况中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对于贷款公司来说,一般是无法享受类似于互助社的优惠政策的,它的缴税方式基本与通常的工商企业相同,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税负,相应的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而对于资金互助社,农民可以是股东,也可以是客户,这就很容易发生纠纷,目前针对这一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互助社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风险较大,资金来源过于单一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资金来源单一是很严重的问题,但这一现象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是一个普遍问题。因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时间比较晚,不如国家金融机构那样具有高度权威性,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并不高,因此吸引资金储备的能力较低,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农民在农村机构的存款渐渐降低,同时积蓄也因为物价和消费的原因逐年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起了制约作用。农村金融机构对于资金拆借的渠道过于单一,成本较高,很容易出现贷款问题。对于贷款公司来说,利润主要依靠的是贷款的利息,“只贷不存”也成为贷款公司发展的限制因素。

(三)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存在一定缺陷

虽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国家相关部门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多数的农村银行在加入征信系统这一方面都有很大的难度,这与实际规定不符合,因此很多银行都没有权利使用现代支付系统等工具,便捷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发展,并且农村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说,独立性较强,并且成立时间也较晚,它的安全性在农民眼中并不高,缺乏公信力,换句话说,农民对于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了解。与此同时,农村银行是没有办法加入银联的,因此在结算方面方式比较单一,很容易造成客户流失问题。

(四)农村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综合素质除了学历、专业知识之外,还包括工作人员的经验、实际能力等方面,机构是基础,但人才是金融机构的真正操纵者,是整个金融机构的核心,因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影响着整个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前途与发展速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为低下。

四、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提高公信力

想要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法律法规上下功夫,积极落实已经制定的政策,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要允许其加入征信系统,并且政府要有相关政策对农村银行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对于贷款公司来说,要采取相关政策帮助其降低经营成本,针对贷款公司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减少税收,增大盈利空间。同时,也可以考虑成立保险公司,对贷款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保障,也可以提高农民对贷款公司的信任度。对于资金互助社,政府要有相应的政策帮助其进行相应的建设与防范。

(二)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防止资金问题的产生

对于贷款公司的资金短缺问题,为了实现供应的可持续性,一是可以通过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来解決,另一方面,也可以允许其他资金来源进入,例如国外的公司、机构等,但要注意这些机构的安全性,同时要进一步对治理架构加以优化,来增加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并且贷款公司也可以考虑与农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来获得资金,进一步扩大筹资渠道。目前很多城市银行等机构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都抱有很大的期望,相信其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贷款公司等也可以通过承接其他银行的贷款业务来促进自身发展,保证供应的连续性。

(三)农村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优势及特点进行改革完善

目前农村银行权威性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切实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尤其是在农村服务上,农村银行的主要经营目的是为“三农”服务,但是在根本上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并没有被老百姓彻底接受。因此如果想要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自身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及优势进行改革完善,并进行相应的创新,真真正正为老百姓服务,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四)对于民间的金融犯罪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

除了金融机构本身的问题,对于民间的金融犯罪问题也必须予以重视,目前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类型犯罪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对于当地金融机构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并且不容易调查等。犯罪组织往往通过国内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存在的漏洞进行不法操作,例如洗钱、资金违法出入境等,尤其在我国沿海地区,这一犯罪方式较为多见,对于此类犯罪行为,我们必须严厉进行打击,对于地下钱庄等组织绝不姑息,同时对于此类犯罪行为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其他机构都有反对举报义务,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举报,同时也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共同治理,才能保持良好的金融环境,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要有完整的监管体系

农村金融的各个机构性质不同,监管方式也不一样,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各个金融机构的特点及性质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管,对于农村银行,要与其他的商业银行区分开,对其监管力度可以稍微放宽。而对于贷款公司来说,首先要明确其法律地位,接受来自其他各方的监督,来保证其长期发展。对于资金互助社而言,可以降低门槛,将管理权交给政府部门,并进行重点监督,明确经营范围,对于资金流动要进行严格地把控。与此同时,要注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两方面进行全面提高。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农村经济更是重中之重,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我们要明确老百姓需求,切实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服务监督体系。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弥补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在将来,农村金融机构会进一步普及,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王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毛一萍.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3.

[4]朴金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对策建议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