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2016-10-21纪希春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对策建议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也开始重视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借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加入WTO时关于服务贸易的承诺,想要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无论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仍“大而不强”,存在竞争力较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系统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并解决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力求快速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我国贸易地位。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建议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

1.国内环境。2014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提出了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的任务和要求。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2.国外环境。近年来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逐渐转好,经济正在复苏,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交流进一步增强,各国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发展,为了振兴本国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各国采取各种方式对外开放。由于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反应,这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军国际市场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3.自身结构的优化调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开始进行调整,并初见成效,部分新兴服务行业已经从逆差转为顺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进一步调整服务贸易内部行业结构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大力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努力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服务行业的优势部门一直都是属于传统服务部门的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而旅游业因为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中具有最大优势的部门,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自然成为了我国服务行业的优势部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等的新兴服务贸易的相关部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新兴服务行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很少,在与其他国家比较时明显能显示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开放程度低

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入WTO时就对服务贸易的开放行业做出了承诺,承诺包括专业服务、保险、广告、商业零售、计算机服务等14个国内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但是直到近年来我国依然对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即使其中有些部门允许对外开放其程度依旧很低,这使我们很难学到先进国家的经营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服务发展的进程和脚步。

(三)缺乏人才激励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服务贸易所涉及的地区相对广泛,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才在薪资待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心里不平衡等多方面的情绪因素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失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守旧的部分单位依然奉行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这严重影响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服务部门方面,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没有发展,这必然会导致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和升级,在面向国际市场时就会严重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我国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型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

三、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旅游、运输等虽然是传统产业部门但依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能够吸收大量的人员就业,应该保持其原有的优势。但是这些行业的附加值较低,受环境、需求和人的主观意愿的影响较大,仅凭这些行业很难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因此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到那些更具发展空间的新型服务行业上去,例如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促进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帮助提升我国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认识到扩大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度的必要性,必须使我国的贸易市场有足够的自由度,减少或取消部分限制规定,打破行业垄断,使我国服务贸易市场中始终保有竞争机制与活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上全部的有用资源,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以适应未来服务业全面开放的世界市场大环境。

(三)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的流失使得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为了稳定人才队伍数量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减少人才流失现象恶化,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将优秀人才放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重视,努力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政策,坚决的杜绝平均主义,用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报酬机制吸引、留住更多的人才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确保人才队伍能够得到稳定性和良性的循环,为服务贸易注入更多新活力。

(四)强化政府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我国应加快对服务贸易立法建设的脚步,建立与国际服务贸易法律相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我国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的要求,在建立健全我国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規的同时做到不违背国际法则的相关规定,尽可能地使服务贸易处在一个良好的制度和管理环境下。

参考文献:

[1]牛瑞瑞.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1(10)

[2]吉庆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关系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03):74-80.

作者简介:

纪希春(1978-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对策建议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