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6-10-21庄凤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新课程

庄凤君

摘 要:教育领域中有效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学习,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新课程,要求我国各个地区教育教学以新课程为准,进而优化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但从新课程角度来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生物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新课程要求,致使学生生物课程学习效果不佳。对此,本文将以新课程为背景,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进而探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课堂 有效教学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我国教育事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而全国范围内新课程改革不够全面、彻底就是其中之一。就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新课程背景下多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未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不明确等[1]。对此,应当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积极探究切实有效策略来解决与处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生物课堂教学,使之满足新课程要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新课程角度来讲,现阶段我国多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生物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对此,应当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便探究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变现状。

1.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从新课程角度来说,目前多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所选用的教学方式是不恰当的。原因是多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所选用的教学方式不科学、不合理,很难调节整个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活动,致使生物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应用的情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单向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致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抑制,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所以,要想全面推行新课程,真正意义上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解决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的问题[2]。

2.教学内容未突出教学重点

在具体开展生物教学活动之前,生物教师需要备课,做好生物教学方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可能困惑之处等,以便在后续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重点讲解教学重难点,以便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知识。但是,现阶段某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恰当,并未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将教学重点突显出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之中,学习到重点知识,逐渐消化重点知识,最终掌握重点知识,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收获颇多。所以,针对此问题,同样予以重视,采用切实有效教学策略加以弥补,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水平。

3.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国应试教育下,大部分高中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升学率上,将考试分数作为教学成果。此种情况下,为了使学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教授学生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并且反复强调,也会让学生在课后反复练习,这使得学生比较麻木。从新课程角度来讲,以上情况的出现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懈努力,这背离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开展原意。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面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调整生物课堂教学,使之符合新课程要求,使学生可以有效学习生物知识。

1.课前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老師进行生物教学之前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使后续顺畅的、合理的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那么,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其一,老师要详细了解学生,明确学生前期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合理规划设计生物课程教学计划。

其二,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要求,合理设定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进而合理的选用教学方法,以便其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其三,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应用。为了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趣、有效,还要收集与本次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料,将其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3]。

2.课中教师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老师一味的教课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适宜的课堂互动可以帮助老师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努力尝试解答问题。为了增强生物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教育性、有效性,应当选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理论+实践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从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动手动脑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思考、探讨,从而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提高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4]。所以,高中生物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选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如此才能呈现完整的、趣味的、有效的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生物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中许多现象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依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在遇到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生物学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自己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多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未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对此,应当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课前教师做好准备工作,教学中运用恰当的、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生物知识、实践生物活动,从中收获知识,同时增强自身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李朝霞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1.

[3]邹紫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6):88-88,63

[4]张楠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 ( 上 , 下旬),2015 ,(6):202-202.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