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

2016-10-21胡利民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言文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

胡利民

摘 要:初中语文学习进入了高级阶段,对学生古、今的各诗词、典故的掌握都有了较高要求。传统的授课式教学已经不能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了。在实际操作中,初中课堂中的提问环节往往存在着很多弊端,不仅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反而使学生感到厌烦。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教育界思考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阅读思考 写作积累 多媒体教学

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能再向低年级一样,目标定在一文、一章,而是要目光长远,立足全局,系统归纳和整理知识。对于学习的各个板块,如文言文、作文、诗词、阅读等,都应该形成各自合适合理的方法,才能很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知识功底

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只顾学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中华文明五千年,通过语言和汉字流传下来,我们就是穷极一生也学不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技巧,不能碎片式学习。例如,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遵循格律。虽然格律并不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关键内容,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品,让初中生了解简单的格律知识,从而让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审视古诗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先秦时代的《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而至汉乐府时期,五言诗成为大宗,待到唐朝,近体诗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它对用韵、平仄等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的代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七言律诗的代表,此外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也都各有代表作品。而关于词的格律知识,教材里面并没有涉及,但教师仍可以适当补充,让学生了解何为宋词、何为元曲,何为豪放、何为婉约,它们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各是什么。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站在宏观角度考虑问题,避免了学习的狭隘性。

二、融入情境

对于一些古诗词的学习,如果不能深入其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处境、心态,是不能了解其用意和韵味的。这就需要同学们能够融入其中,在想象中穿越。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把这当作诗词教学的收尾工作。具体的做法当然是以仿写或改写为主,比如那些写景抒情的作品,可以由学生改造成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像《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等作品都具有改造的空间。最为典型的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教师和学生分析了它的含义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的方式,用“我”将作者替换出来,借助其中物象,将之改写成现代抒情散文。

三、知识的连贯性

知识学的越多越容易记混,老师应改帮助学生回忆,以便学习新知。进入九年级后的小说教学,尤其要注意“瞻前顾后”,新的小说学习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时代背景、主题思想等方面努力挖掘与之相似的文本,引起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的陌生感。如在学习小说《故乡》时,教师可以如此导人:“我们七年级的时候接触过鲁迅先生的《社戏》,里面写了许多‘我儿时淳朴善良的玩伴,《故乡》里的闰土也是‘我儿时的玩伴,一别多年,当初两个天真活泼的少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这样的设计一下子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为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因社会制度等大环境影响带来的疏离感做了铺垫。语文教师要注意在平时的练习与测试中总结本班学生在知识上的盲点,在本文教学中设置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从而减少错误。过高或过低的评估都不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帮助,只有明确学生的需求,预见学生在习得每篇文章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种种状况,语文教学才更有针对性。

四、重视积累

之前讲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学生没有勤于积累的习惯,别说学好语文了,就连应付课业都是有问题的。我说的积累有两个方面:一要多读无字书。即多观察生活,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正所谓“语文小天地,天地大语文”。因此,我们要把天地当阅览室,善读未写之书,且多写观察日记,积累写作素材。二要多读有字书,即课内外阅读。课本文章是范文要精读。但课内阅读材料毕竟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课外阅读,逐渐丰富和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要求同学们坚持每天做到三个一点:一是坚持每天读一点,二是坚持每天悟一点,三是坚持每天背一点。

五、结合多媒体技术

课本中有一些生活化、叙事化的内容,光靠文字表达和老师讲解是不够生动形象的,学生无法建立深刻的感知,无法引起兴趣。这个时候就可以适當地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现。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繁衍生息的精神命脉所在,也是历经千年的中华文明不朽的支撑。发扬传统文化,继承先贤精神,是当代学校教育应关注的重点。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我们语文教师应积极思考、勇于开拓,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文言文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