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2016-10-21周春昕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教学方法语言

周春昕

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师一进课堂就充满了自信,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根本保证。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学生自信空间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感情。这种深厚的师生感情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愿意听你传授知识,跟着你的思维积极动脑。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比如笔者在提问一些简单问题时,往往会让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优先回答。他们在正确回答后,心里就对学习多了一份自信。在课堂的巡视中,一些平时胆小怕问的学生,指出他们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再引导他们做出正确解答,或在他们眉头深锁时发现他们的疑难之处进行适当的启发,结果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些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超出往常的学习热情。学生往往能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老师对他們的期望。而充满感情的教学与学习,其主体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敏捷灵活,富有创造性。这种氛围下的课堂教学必将取得良好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注重情感交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用自己的热诚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歧视学生。课堂上,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课堂氛围;课后,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生活问题等,指导他们学会总结知识、改进学习方法。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你,喜欢你上所教的课,教师得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真诚地去帮助、诱导甚至感化学生,用心同每一个学生交往,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学生乐于接近教师,另外,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热情详细地解答,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愿意接近的朋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要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不同的教学进程,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求语文知识的欲望.

语文是一门内容包罗万象的学科,学习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借以激发学生探求语文知识的欲望。教学中,老师应分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在紧张的重点内容教学上应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以轻松活泼的非重点内容缓解学生紧绷的神经,学生毕竟是孩子,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课堂丰富多彩。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应该非常想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学时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的知识范围及能力是有限的,应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尽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对于学生不能探求的,用事先设计好的过渡性的问题启发,发散思维。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会出现多种解答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思维比学生的思维更广,尽可能考虑全面,对课堂出现的突发状况也能冷静处理。总之,教与学应该是一个协调进行的双边活动,促使学生积极高效的学习。教师自己唱独角戏,学生做观众的教学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课堂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反馈交流信息的机会。通过讨论,能起到知识矫正和知识互补的作用,分组讨论回答正确时一组人都受到了表扬。这种方法若应用适当,收放得当,能扩大提问的面,促进学生思考,受阻的思维可能因其他人的一句话受到启发,豁然开朗。从而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使更多学生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品尝出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

三、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如果教师语言简洁有趣,语调抑扬顿挫,学生就会在其感染下,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失控,动辄发火,学生就会焦虑不安;如果教师没精打采,那么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中的反应也会低迷;若教师情感过度,渲染过重,语调始终高昂激越,学生就会趋于疲惫麻木,继而产生逆反心理,所有这些情况,都使学生与教师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同样,教师的仪表、举止等如果失度,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水平。

2.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水平

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和效率。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保证。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做到准确、精练,有条不紊,合乎逻辑。教师教学时能否使用语言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能否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时必须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想知但是又不知道的内容,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既要把问题点到,又不把话说尽,给学生留有余地去思考。

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要善于应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3.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及时掌握、处理。找出他们的渴望与困难,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4.提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控制,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控制。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教学方法语言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