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10-20尹常永孟祥斌高明亮韩希昌

关键词:信息工程教学资源专业

尹常永,孟祥斌,高明亮,韩希昌

(沈阳工程学院 a.国际教育学院;b.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行业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尹常永a,孟祥斌b,高明亮b,韩希昌b

(沈阳工程学院 a.国际教育学院;b.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阐述了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在给出了行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研究了其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进一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特色建设

随着电子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消费品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这就要求现代电子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应具备创新能力[1-2]。同时也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培养具有各自学校特色、拥有自身专业方向的创新性人才。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建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500所,但它们大多存在以下共性问题:①培养方案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未能显示出各个学校自身及行业特点,不具备培养特色人才的优势;②专业覆盖面广,口径宽,理论难度较高,对学生能力及兴趣培养缺乏个性化的设计;③其核心课程理论学时所占时间过多,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成系统,缺乏对课程先导的设计(不是先导课程,而是上课前为学生提前预习所准备的教学资料,如微课视频等)。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往往存在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水平不高等问题,这就需要企业耗费一定的时间对毕业学生进行重新培训,这必然会降低应届学生对企业的吸引力。因此,改革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既具备自身特色,又具有较高实践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对于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讲,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沈阳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情况

沈阳工程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始创于2002年,创立之初是完全依据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并借鉴其他高校比较成熟的培养方案而设置的。虽然专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办学思路不够大胆,理念树立不够明确,无自身的专业特色,离设计的目标还有差距。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理论知识,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获得较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成长为新一代高水平工程人才[3]。而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培育、工程素质的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获得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上述分析可以明确,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紧密结合学院电力系统优势、依据行业背景的优势,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同时制定了更加明确细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即:以辽宁及东北地区制造业对电子信息工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面向电力行业,培养工作态度踏实、创新创业精神良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具备设备电气、电子产品、通信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具有对电子类系统的升级改造能力;具有现代电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知识面宽的高技能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4-5]。

三、 针对实践创新体系的培养模式

所谓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就是依托行业,在创新教育体系中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实践能力。牢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转变。为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分不同阶段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每年设定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要求,倡导学生自我设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深化学分制度改革。进一步面向全体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包括基础类、核心类、实践类等课程内容在内的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创新与创业的基础知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问题等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分阶段、分层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为此,针对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在课程改革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新创业实践应广泛融入到培养模式中。应通过三层的实践教学体系加以驱动并辅以学分制加以强制,以最低目标标准的学分制强制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同时奖励学生多参加实践大赛以及能力兴趣拓展,做到以人为本。

(2)针对教学投入与产出效率矛盾,提出闭环改进模型辅以数据包络模型(DEA)加以资源配置优化,找出最佳的资源匹配方案。工程教育强调的是理念和标准,具体实施的过程更是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因此,该教学体系实施过程本质是一个闭环过程,在整个闭环系统中,兼顾各个动态指标的变化。其中针对学生及教师的教与学效果评价体系,引入平衡记分卡这类按权重作定性加定量分析的、融合客观评价及主观评价的方法,将易于计量的成绩分值与不易计量的通识能力都计入到学习效果中去,从而确保评估结果均衡可靠,更加适用于融合创新创业实践工程的教学体系。针对普通工程类院校人均教学资源不足,从而影响创新体系执行效果的问题,应在现有专业教学资源基础上,按照DEA模型优化教学资源的投入,以确保高效地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该模型利用分层分析法确定教学资源的种类(物质、人力、服务、信息知识资源)及核心边际性(用于评估权重),利用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资源最优化配置算法进行整体评估及提出资源投入修正意见,这样能够确保该教学体系在资源利用率上最优,进而获得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3)针对市场适应性与项目实践教学专业性矛盾,提出能力成熟度模型辅以鱼骨状课程交叉体系和融合实践项目,拓展实践项目的应用性和延展性,动态适应就业市场。

四、构建行业背景下新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1)建立面向电力行业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特色人才能力培养模型。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之前,对行业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师的能力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建立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子信息工程师的五级能力成熟度模型,进而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估与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然后建立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模型进行能力分解,然后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最终培养目标文件,从而解决市场需求与培养方案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也为今后校企合作,推进订单式培养,以及卓越工程师方案的实施提供基础。

(2)建立融合工程需求的鱼骨状的电子信息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及新学分制度。整个培养方案是以一级项目(即融合单元,毕业+创新创业实践)为主线、二级项目(教学单元模块内小系统工程)为支撑基础、三级项目(课程内实践工程)和核心课程为进阶,将核心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也将各个分解得到的能力培养整合起来,整体的课程构架如图1所示。

图1 整体研究框架

在一级项目中,各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都有学生参与。在课余时间,许多学生来到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由于大量学生进入科研课题,他们公开发表的论文数目逐年递增。此外,每年毕业设计题目都有大量由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转换过来的题目。在二级项目中,本专业开设了很多专业综合实训,它能够综合同学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完成一个实际产品的设计。在三级项目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设计,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先由简单的项目引入,然后逐步加深,设置过程中结合微课等最新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反馈效果;其次,项目教学法既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又将不同的个人组成小组,使个性化和集体互助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主动选取项目,获得较好的兴趣点,然后通过微课等形式导入,对学生先进行一定引导,让学生能够深入下去。小组内同学互相协作,大胆创新,实践能力获得较好的发展,团队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较好地体现“做中学”。最后,教师和学生总结每次项目的经验,为下次改进提供好的建议。

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将课程体系置于三级工程之下,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挑战及奖励。比如三级工程属于院内赛性质,从中挑选好的团队及个人进入二级工程的比赛。二级工程基本属于大学生电子竞赛及各种挑战杯比赛层次,在此基础上完成实践创新创业大赛的推进工作。

本专业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成立电子爱好者协会、创新活动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专业实验室以及各研究室接受大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科研小组等进行专题研究、培训。如每年本专业都有大量的学生申请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本专业在学校范围内组织了校内电子设计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还可以为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培养骨干力量。今后,此类活动还将继续开展。另一方面,重新设计了强制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或比赛的学分制度。在新学分制体系中,对参与实践项目给予更高的权重,并对比赛给予奖励学分。

(3)学科、应用、技术三层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按照程度能力进阶要求进行层次划分。底层级为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一级项目,较高层级为核心课程二级项目,最高层次为融合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设置的三级项目。以下为学科、应用、技术三层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

图2 学科、应用、技术三层融合的整个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教务处、团委、科技处、学生工作处、各学院共同主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展了各类项目,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处学生项目”等。学校每年还拿出一定经费支持创新项目,并设立科技园孵化高新产业,帮助孵化教师和学生的各类创业项目。

建立教师奖励制度。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教师团队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绩效考核奖励;对在各类电子相关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带队教师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同时给予考评奖励。

建立学生奖励制度。对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学生、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的团队,给予课程成绩免修或加分的政策;对在校期间获得省、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竞赛或训练计划的学生,学校优先推荐就业。

四、教学资源构建和整合

电子信息工程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每门专业课程都准备了课件、视频、习题资源库、文献等材料,这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很有帮助。同时,还重点加强了创新实践方面的建设工作,如:与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公司专门选派优秀的员工负责技术培训和专业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邀请沈阳远大集团陈东副总裁、吉林吉大通信研究院于立华所长等来校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学生们在聆听了企业优秀人才的教导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鼓舞,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晶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本专业投资了上万元设备,并共建了“STC高性能单片机联合实验室”。吉林吉大通信研究院与本专业成立了“吉林吉大通信研究院沈阳工程学院联合实训中心”,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建设有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保证,同时能够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其根本落脚点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革新,同时结合不同高校的行业背景,进行课程体系的二次创新开发也是必要的,它能使专业更具特色,方向更明晰,能进一步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满足教学与市场的需求。

[1]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6):4-17.

[3]汪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42-44.

[4]郝波,尹常永.基于行业背景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56-258.

[5]尹常永.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特色建设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7-240.

(责任编辑祁刚校对伯灵)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Industry Background

YIN Chang-yonga,MENG Xiang-binb,GAO Ming-liangb,HAN Xi-changb

(a.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b.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dustry background.Based on proposing th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studied i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model.At the same time,in the training mode,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combination teaching and market demand will be further realized.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mode

2016-05-21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课题(2015-Y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JG15DB289)

尹常永(1970-),男,沈阳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设备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6.03.021

G642.4

A

1672-9617(2016)03-0404-05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教学资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