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护生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的探讨

2016-10-19李珂楠李昕光赫金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5期
关键词:分阶段社区能力

李珂楠,李昕光,赫金凤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000



高职高专护生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的探讨

李珂楠,李昕光,赫金凤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000

随着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也越来越成为我国高校社区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该文主要探讨在高职高专院校社区护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不同的章节内容来进行分阶段实践教学,从基本概况入手,详细探讨了分阶段实践教学活动的方法,最后对分阶段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讨论。

高职高专护生;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

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社区护理的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社区实践能力,从提高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入手,培养能够胜任社区护理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从而满足各类人群的健康需求。从2014届护生开始,我们在社区护理课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不同章节内容,选择性地实施分阶段实践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况

众所周知,社区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要求护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指导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进而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促进居民健康[1]。社区护理属于全科性质,要针对整个社区的人群实施连续的、动态的健康服务,患者年龄跨度大,涉及疾病类型极多[2]。我们开展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社区,与各类服务对象接触,结合教学大纲的不同章节内容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社区的卫生现状,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社区护理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护理职业教学的平台,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不同的实践地点,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氛围中熟悉社区护士的角色,从而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快的养成良好的意志和品格,更快地适应社区护士这一职业角色的要求。与此同时,分阶段实践教学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最佳组合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充分结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素质[3]。

2 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的开展方法

2.1实践基地的选择

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尚处于起始阶段,标准化的社区护理尚未全面建立。要使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能够稳定地、持续地进行下去,在实践基地的选择方面尤为重要。我们首先考虑与学校临近的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幼儿园、聋哑学校、中学,不仅仅选择城市社区,还有农村社区,包括了各类的社区人群。选择了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单位作为我们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2.2实践教学的安排

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二学期组织11次社区护理的教学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以闫冬菊、杨明、齐玉梅主编的《社区护理学》为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包括社区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护理、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儿童护理、社区青少年护理、社区老年护理等内容。

2.2.1第一阶段在第二学期的第2教学周开始,连续4周,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自习活动时间,学生10人1组,携带体检工具和健康登记本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居民生活小区或居民日常娱乐休闲场所,为居民做简单的体检,与各类人群沟通,并建立健康档案,针对本地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并在活动结束后写出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在班会时间与其他护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2.2.2第二阶段“岗位体验”实践教学[4]在第6教学周开始,连续4周,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自习活动时间,学生5~6人一小组,以轮转见习的参与方式进行岗位体验(见表1),并在体验结束写出体验总结。

2.2.3第三阶段小组合作性学习[5]在第10周开始,连续3周,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自习活动时间,学生10人一组,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养老院、城市社区家庭、农村社区家庭进行实践。以轮转实习的参与方式进行,每组自愿报名,选择一位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较强的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根据所轮转的实践地点和对应家庭来确定学习目标,小组的其他成员配合小组长的工作,对于每次实践的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全体参与,共同学习。实践结束后各小组采用自愿汇报的方式,利用班会时间进行总结汇报,其他小组负责打分评议,最后带教老师点评并总结。

表1 第二阶段社区护理实践内容安排

3 讨论

在2014届大专班三个阶段的实践结束后,我们发现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护生的教学培养中,优势明显:

第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社区护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到图书馆、网上查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写健康教育计划、制作多媒体或小卡片,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也锻炼了护生获取知识的能力[6]。通过社区实践,护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运用,感到学以致用,极大地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社区护理的热情。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锻炼了护生的社区实践能力。护生在理论学习中,对社区护理学的各种知识处于一种浅层的认识和理解的层面,大部分学生只知道社区护理在具体实践中的几种形式:门诊护理服务、咨询服务、下社区服务、上门服务,可是对社区护理是如何具体应用这几种形式,并不明白。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护生只有很少的机会去从事咨询、上门服务,通过加强社区实践,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把课堂上的想法转化为实际,把对社区护士的想象变为现实中的演练,从而在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基础上又能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

第三,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优化了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社区护士必备的能力之一[8]。护生在初接触各类人群时,往往很羞涩,害怕被拒绝,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流,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问些什么问题,在交流中毫无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时刻存在着人与人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缩短心理距离,增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凝聚力[9]。当第一阶段的实践教学结束时,护生就已经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问些什么问题了。平时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时,学生常常感到紧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比较放松,思维也比较活跃,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不同优势得到互补,也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后面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实践后,与居民的沟通变得积极主动,在小组汇报时和向带教老师反馈时,都需要小组长和各个组员具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使其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人沟通技巧得到了优化。

第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他们只会生搬硬套课本知识,老师说一下,他们做一下,非常刻板,不会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家庭的时候,我们发现有绝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好,甚至有的连敲门入户都感到羞涩;在对居民做健康宣教时,语言比较生硬,遇到儿童也不知道怎么与之沟通等现象。经过带教老师的亲身示范,护生在第二次,第三次进入社区家庭时,通过家庭访视,健康咨询等,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居民、家庭成员及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显著提高,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对于护理职业的认同感。自信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不仅如此,自信心的提高还会使护生产生其他许多其他优秀的品质,而缺乏自信心就缺乏了前进的动力。通过分阶段实践教学,学生自己可以勇敢地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沟通,尤其是通过最后的小组汇报,每一个护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居民、学生、带教老师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儿童的喜爱,大大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近几年护理专业的大量扩招,大医院护士渐趋饱和,即便是本科文凭再试图进入大医院已经有困难,然而许多护生只看到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没有认清当今的形式,依然抱着进大医院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10]。学生进入社区的各个单位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活动时,发现自己身边的人群存在许多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从而使护生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就近原则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对满足社区人群需要的责任感,形成了为基层卫生服务的就业观念,因为被广大人群需要着,让他们意识到作为社区护士的光荣与骄傲,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于护理职业的认同感。

第六,提高了社区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了社区带教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护理院校的教师普遍具有理论知识的传授经验,但是实践教学的经验缺乏,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指导往往不到位,不准确,护生只是被动地跟着带教教师做事,教师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而分阶段实践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但需要教师要认真备课,将教材的内容简化精炼供学生分析,还要求教师在小组讨论时能够教会护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体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在这整个过程中,护生遇到任何难以解决的问题,都需要向带教教师寻求帮助,带教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带教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不但要有丰富的社区护理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美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带教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

[1]沈健.社区护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

[2]龚芳秀.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方案分析及其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81-382.

[3]朱文元,赵伟蔡.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分阶段实践学习的尝试[J].中国卫生护理实践,2009,2(11):126-130.

[4]韩爱敏,姚志翠,纪静敏,等.“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4-115.

[5]刘国莲,宁艳花.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2,10(27):2576-2577.

[6]陈志英.护理本科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报,2006,13(9):68-70.

[7]马厚蓉,陈文贵,张秀芳,等.浅谈深入社区在社区护理带教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263-265.

[8]廖晓春,汪娩南.社区护理两阶段实践教学方法及效果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3(13):111-112.

[9]吕维娜,林梅.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7):231.

[10]由淑萍,杨益,代亚丽,等.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护理研究,2014(14):1770-1771.

Study on Staged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munity Nurs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LI Ke-nan,LI Xin-guang,HE Jin-feng
Shangqiu Medical College,Shangqiu,Henan Province,476000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nurs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 communit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has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important link of college community nurs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taged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community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pter contents of teaching program,discusses the method of staged practic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detail from the basic profile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staged practice teaching activities.

Nursing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Community nursing;Staged practice teaching

R47

A

1672-5654(2016)09(a)-012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120

2016-06-09)

猜你喜欢

分阶段社区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社区大作战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课堂巧分阶段 搞好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