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阈下电影《阿甘正传》字幕翻译研究

2016-10-10王晓梅

长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阿甘正传阿甘目的论

王晓梅

(运城学院外语系,山西运城044000)

目的论视阈下电影《阿甘正传》字幕翻译研究

王晓梅

(运城学院外语系,山西运城044000)

影视作品凭借直观的视觉冲击备受观众青睐。随着影视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外语影片的字幕翻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恰当的字幕翻译能够使外语欣赏者感同身受地理解异域文化。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目的论为理论依托,从导演、目标受众及译者三方面探究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减译、增译、意译及浓缩等翻译策略,以期为今后更加凝练的字幕翻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的论;字幕翻译;《阿甘正传》

电影《阿甘正传》于1994年在美国上映,影片中由汤姆·汉克斯饰演的阿甘智商只有75,但就是这个在常人眼里籍籍无名的低能儿成为街知巷闻的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大使,甚至坐拥身价上亿的渔船公司。这个占据成年躯体的“幼童”、圣贤的“傻子”一直在奔跑,从躲避欺凌的逃跑到跃进橄榄球队、跑进大学、跑得学位,甚至在越战中跑回性命、友情和荣誉,他的奔跑不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借口,只因想跑,用跑步丈量自己的人生。他以豁达、坦荡的态度对待布满荆棘的人生,以忠诚、勇敢、守信、重情重义的美德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在阿甘熠熠生辉的品质中折射出生活的希望、生命的执着,他用平凡的生命舞出不平凡的人生。外语欣赏者通过字幕翻译咀嚼凝练于字里行间的深意。

一、字幕翻译的影响因素

根据目的论,目标受众的要求影响整个翻译过程,并对翻译的目的,目标文本的需求以及潜在的信息接受者起决定性作用[1]。字幕翻译过程中,翻译者的意图与影片体裁对受众的期望值有很大影响,因此,字幕翻译中译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一部优秀的译作影片要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文化及受众的期望值。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因素:导演的目的、目标受众的期望及译者的作用。

(一)导演的目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从复杂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审视电影。随着电影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逐年提高,影视作品早已不再单纯地扮演商业性及娱乐性的角色,而是对生活的高度浓缩,它的分秒都倾注着电影人的心血。尤其是近些年来外语影片的不断引进,对电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同时兼顾本族语与译入语的双重文化,而对电影最显性的影响因素即字幕翻译,因此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渐趋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者们不惜挥洒大量的笔墨发掘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因素,以期从此处入手,进一步探究电影字幕翻译技巧,力求最大限度地达到外语影片与中国观众的无缝对接。

在翻译电影制作过程中,导演和字幕翻译者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导演的目的起决定性作用,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不仅仅是译者个人能力以及在字幕产生过程中涉及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体现,最重要的是与导演的最终意图挂钩,导演直接决定了整个影片意欲诠释的文化意蕴,因此,一部好的译作亦或是直指人心的电影字幕翻译,都需要译者与导演进行实时沟通,充分了解导演通过影片想要阐释的文化内涵,因为翻译过程中背景知识至关重要,唯有二者的通力合作,并在目的性和忠实性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将凝练、生动的电影字幕翻译更好地呈现在外语受众面前。

(二)目标受众的期望

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之前首先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是谁、目标受众的区别性特征是什么以及目标受众的期望值。虽然语言学家们一致认为,字幕翻译策略应顺应并满足所有译入语读者的需求,但事实上,作为大众媒体的一部分,电影既具有真实性,同时又饱含制作人诸多主观因素,加之观众都是分离的独立个体、具有动态性,仅能对他们进行性别、年龄、阶级、宗教等大的分类,因此同时满足所有受众的需要并非易事。

目前,商业电影在电影市场上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商业电影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票房。外国电影依托字幕实现影片与受众的沟通,更需要字幕翻译提高票房,进而实现其全球性的商业价值。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满足公众的需要,懂得如何选择易于被受众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但就目标受众的期望值而言,它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电影有不同的理解,被一些观众接受的可能恰巧是其他观众所反对的。因此电影字幕翻译者要在明晰导演的真实意图并掌握受众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巧妙地拿捏,措辞时要注意清晰、连贯、忠于原影片但又切合目的语观众文化背景。总而言之,尽量达到目标受众的期望值是一部好的译作影片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译者的作用

除了导演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对翻译起决定性作用,即译者的作用及影响。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的焦点由原作者与源语文本转移到目标文本与受众,这在给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以重击的同时,又为影视作品的翻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客观来说,无论目标语受众多么重要、翻译的目的何在,目标语与源语文本间都存在着必然联系,且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完全忽视作者的创作意图。二者的唯一区别在于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在翻译水平上的联系。基于此,诺德在目的论中提出“忠实性原则”,旨在强调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译者的作用,尽量通过文字技巧实现目标文本与源语文本的一致性。对于字幕翻译,源文本不再是首当其冲的考虑因素,它只是信息来源,译者可以选择他们认为有用或有趣的信息源文本,这样的信息可以提高电影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总之,跨语言的影视字幕翻译依赖于译者对原文本及翻译目的的理解。

二、目的论视阈下电影《阿甘正传》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受社会文化的制约,特别是文化背景的限制,即便是英语水平很高的中国观众在美式电影的欣赏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疑虑,如人物的一些话语由于缺乏文化铺垫而令人费解,他们的行为因为不符合中国人的行为习惯而显得古怪,甚至他们开怀大笑的幽默在我们眼中看不出任何笑点,这就使原本为愉悦观众而设置的笑话和幽默在中国观众看来反而成为了他们与外语影片的屏障。为了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欣赏障碍,电影字幕翻译者不断探求更切合的翻译策略,拉近目的语欣赏者与源语影片的距离,把目的语观众作为翻译的重中之重,将他们最终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作为衡量字幕翻译效能的标准[2]。弗米尔指出“目的论强调在充分尊重目标文本的基础上,自觉地按照一定原则进行的翻译活动,但并不明确规定采取何种原则,必须在每一个具体案例中单独确定。”

(一)省译法

电影字幕翻译实际上是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的过程。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考虑到受众要在单位时间内达到对影视作品欣赏和理解的最大化,因此有时会出于对影片理解或连贯性等的需要,直接将一些生涩的内容省去不译。因为电影中某些名词或现象对中国观众来说极为陌生,如果照搬原文译出,反而会增加观众的欣赏难度,即便是不译,也不会影响观众对整部影片的理解,这种情况下,译者一般选择直接将这些内容在译文中删减,省去不译。

例1.Yes,we got more money than Davy Crockett.

对,我们挣了一大堆钱。

Davy Crockett是一位美国的政治家和战斗英雄,但此处意指“有钱人”,因此这里可能指的不是那位政治名人,而是指迪斯尼在50年代拍的有关DavyCrockett的系列电影,因为它为迪斯尼带了巨额的收入。唯有这种理解才能解释阿甘为何将自己的财富与Davy Crockett相比。这一例句中译者直接将“Davy Crockett”省去不译,因为即便省去也不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整体理解,如果译出反而会增加观众的理解负担,引发困惑。

(二)增译法

为了增加译文的连贯性或让观众在理解上达到省力的效果,字幕翻译过程中也使用增译的方法。

例2.Our purpose here is to protect our black leaders from the racial slaughter of the pig.

我们在此的目的是保护我们的黑人领袖,免得他们受到白种猪的袭击。

这一例句中“白种猪”的增译不仅顺应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在情感上符合当时表达此番言论的黑人激动的情绪。

(三)意译法

意译法将目标语观众难以接受的文化特征转化为他们所熟知的信息,这不仅有利于目标语观众站在源语观众视角赏析影片,又能让他们挣脱源语语言形式的禁锢,更加清晰、明了地传达源语文本的含义[3]。

例3.Jenny and me were just like peas and carrots again.

我和珍妮又能在一起了。

例4.Every day we’d take a walk,and I’d jabber on like a monkey in a tree.

每天我们都散步,我不停地跟她说话。

例3中,阿甘形容自己和珍妮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这句话在字面上让中国观众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两种食物在美国经常被一起烹饪,因此阿甘将自己与珍妮经常在一起用烹饪伴侣豌豆和胡萝卜来比喻。例4中,阿甘描述自己和珍妮说话时用了像一只在树上叽叽喳喳的猴子,以示自己的快乐与兴奋,但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因此直译会使观众难以接受,在目的性原则的指导下译者选择了易于观众快速接受的译文。

(四)浓缩法

浓缩法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这种翻译方法从影视作品的整体鸟瞰细微情节,是对原文本与目标文本的折中处理。浓缩法是在尽量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简化,这样既保留原语的含义又保证主要文体风格不变。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要求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要确保原始的逻辑,译者尽最大努力在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和结构上的微调,既不改变源语文本的初衷,又能让目标语受众在短时间内达到理解的最大化[4]。浓缩法,换句话说,是指帮助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那些与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的信息进行压缩和简化,以此来突出重要信息。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影字幕翻译要尽量凝练,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过目即懂,不需要花费多余的时间揣摩。电影《阿甘正传》中就包含这样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例子,译者经过深思熟虑,在充分尊重电影的表达原意且不影响目标语观众对影片欣赏和理解的前提下,将一些若逐句翻译只会让内容更加晦涩的句子进行有效浓缩,最大限度地减轻目标受众的认知负担。

例5:Well,thought I’d try out my sea legs.

嗯,我想到海中施展拳脚。

此例句为Lieutenant Dan所言,一位性格强悍、藐视命运并将战争视为毕生使命的军人,倔强的性格让他越发对命运的不公有了刻骨铭心的恨,进而自暴自弃,但在阿甘的激励下他重回“战场”,迎接他的将是一位自然的对手,他将与浩瀚无垠的大海展开新一轮的斗争。因此这里将“try out my sea legs”浓缩释义为“施展拳脚”,既是对丹中尉重拾生活信心的刻画,也是对他身残志坚地与命运抗争的描摹。短小精炼的四个字不但真切地传递了源字幕的核心含义,在汉语中又具有极强的接受性。

三、结语

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电影在世界文化传播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电影字幕是将动态画面的口语直接转化为书面语,目标语欣赏者则通过这种经过加工的“书面口语”实现对影片的整体理解,因此字幕翻译越发突显出其重要性,译作电影也成为任重而道远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目的性极强的翻译形式,旨在为观众提供清晰、简练的目标语字幕,以此达到目标语受众与源语电影的有效沟通。译者在翻译目的的指导下适当性地选择“省译法”、“增译法”、“意译法”、“浓缩法”等翻译策略,将源于影片的震撼与感动带给更多的目标语受众。

[1]Hans J.Vermeer.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9.

[2]李徽.从目的论分析电影字幕翻译策略[J].电影评介,2014(18):79-80.

[3]宁毅.目的论视角下电影《阿甘正传》的翻译[J].影视文学,2013(443):221-222.

[4]张竹君.从目的论角度看电影《马达加斯加3》的字幕翻译[D].荆州:长江大学,2014.

(责任编辑郭佳)

Wang Xiao-me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Shanxi 044000)

H315.9

A

1673-2014(2016)03-0071-04

2016—02—28

王晓梅(1970—),女,山西运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阿甘正传阿甘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阿甘正传》读后感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因为《阿甘正传》我来到了美国
藏在心底的自责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真人版阿甘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