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交际中低调陈述的顺应性研究

2016-10-10郑媛媛

长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顺应性陈述动机

郑媛媛

(晋中学院外国语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日常交际中低调陈述的顺应性研究

郑媛媛

(晋中学院外国语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低调陈述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已受到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语义学等方面学者的关注。在日常交际中,语言使用者选择低调陈述来帮助其实现交际目的。低调陈述是一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其识别、使用与理解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语言使用者语用策略的体现和反映,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

低调陈述;语言顺应论;策略;研究

语言是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低调陈述的使用可以帮助交际者顺畅进行交流。低调陈述是指使用弱化的、有节制的、其他语言或非语言的表达形式取代直接、唐突的表达,起到轻描淡写、含蓄内敛、大事化小、点到为止的表达效果。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阐释了语言使用者对低调陈述的社会和心理认知,并对其生成和推导机制进行了探讨。

一、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分析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是在会话含意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基础上,侧重于从认知、社会和文化功能的角度对低调陈述进行了剖析。该理论认为: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持续做出正确的选择;语言使用的过程即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顺应性选择的过程[1]101-102。

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三个基本属性。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所有的选择都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是指“能够从可供选择的事项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二、低调陈述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会对对方的情感、个性、动机、欲望有基本感知和了解,为使交流顺畅进行或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需要注意词汇的选择,顾及对方情感需求的实现。

(一)低调陈述对情感的顺应

交际者对词汇的选择取决于其情绪状态,即在情绪好的时候会选择积极、乐观的词汇;情绪糟糕的时候会选择消极、悲观的词汇。交际过程中,交际者要注意关注自己及对方的情绪状态,选择合适的语言,以实现交际目的。如:

此段对话的交际语境是:焦急的家长在向老师询问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老师使用“not...bad”和“might”将学生的真实情况有意轻描淡写(学生的真实成绩可能很低)。此处,低调陈述这一交际策略安抚了紧张、焦虑的家长。教师有意把真实的内容变得含混,照顾了家长心理上渴望真实成绩的需要,给他们以希望。

(二)低调陈述对个性的顺应

交流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是个性,交际者的个性决定了其语言选择。乐观主义的交际者和悲观主义的交际者会用截然相反的语句表达他们的情感,如:

此处对话的语境是:李明马上要大学毕业了。在最近的一次工作面试中他又失败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了三次。“to be quiet”是“to be tolerant”的低调陈述。李明答语中低调陈述的使用反映出其乐观、坚强的个性。

(三)低调陈述对动机的顺应

交际者在交流过程中对语言的选择受交际双方动机的驱使。交际者为了使自身动机实现,会先照顾对方情绪,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继而实现自己交流动机,如:

在此段对话中,老师不想直接表达“He is too arrogant!”,老师使用“a little bit sharp”代替“too arrogant”,低调陈述了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是老师对家长动机的顺应,家长的动机是要凸显自己孩子的优秀。作为老师,他是担心孩子而绝非想去讽刺挖苦孩子。所以,老师并未直接反驳父亲的话,而是使用低调陈述来减弱对学生的批评,将家长的反感情绪降到最低限度。

(四)低调陈述对欲望的顺应

要达到有效顺畅的交际及保持和谐的关系,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方欲望的达成并积极努力确保欲望达成。对方交流欲望一定程度的满足是顺畅交流的前提,如:

在以上的对话中,“a little bit”及“more or less”的使用极为巧妙,既化解了与妻子的冲突,又支持了女儿愿望的达成。父亲借助低调陈述委婉平和地规劝对方,向听者传达一种情感意向的同时,使话语更具说服力,减少了冲突,触动了对方,巧妙地达到了自己话语的目的。

社交世界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文化价值和社会习俗。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在语音语调、词汇及习语的选择都要遵从所处的社会环境,注重所处社会的文化价值,凸显生存环境的社会习俗[2]89-90。

(一)低调陈述对社会环境的顺应

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交际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交际时间、交际地点及交际参与者,选择不同的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交际者的语言选择要顺应交流时的社会环境,词汇的选择要进行适当替换,如:

这两名交际者使用“somebody”“sharp figure”及“special way”含蓄地描述了谈论对象的真实姓名及其行为。他们对“somebody”很不满意,但他们并未指名道姓直接说出这个人的名字是考虑到了所处的社会环境,他们不想做谣言的散布者。此处,低调陈述的使用顺应了所处的社会环境。

(二)低调陈述对文化价值的顺应

三、低调陈述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低调陈述是文化价值的语言映射,文化价值和语言之间按存在着镜像关系和理据关系。每种文化都有自身特殊的价值体系,展示出该文化的期许及对特殊行为的禁止,如:

此处,李霞用词生动、巧妙,使用低调陈述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抬升领导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身份,将她个人的成功归功于整个团队的努力和领导的支持。又如:

参加闺蜜的婚礼,李红买了一件价格不菲的婚纱作为礼物向新娘表达了最真挚的祝福。李红对此的表述是“It’s just a simple wedding dress.”。“just”和“simple”将婚纱的价格轻描淡写,但实际上,李红可能花费掉近一个月的工资。在低调陈述中,交际者有时会根据个人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选择意思相反的表达方式,需要人们通过语境及所处社会的风俗人情去推断出其真实意思。

四、低调陈述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物理世界包括特定的主体、对象、话题、时间、空间五个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引起交际者心理情绪的变化,都会对交际形式的选择和语言的选择产生影响[3]123-124,如:

以上对话发生的情境是顾客想要在禁烟区进餐,但现在禁烟区人满为患,吸烟区空无一人。答语中的“can”和“as”正是应用低调陈述策略对事实情况进行了顺应,既对餐厅的服务提供了保证,又留住了客源。最终顾客的道谢体现出对顺应结果的许可。

在语言学范畴里,低调陈述这一种语用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其识别、使用与理解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语言使用者的语用策略的体现和反映,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在日常交际中,基于特定的交际需求,交际者使用低调陈述顺应了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交际者借助低调陈述这一语言载体来顺应交际者的社会习惯和心理动机,以适应交际赖以发生的由物质、心理、社会、上下文等因素共同构成的语境以及自己的交际目的。

[1]Samovar,Larry A.Richard E.Porter,Lis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0.

[2]Bachman,L.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Brown,P.&S.Levinson.Universals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鞠红.论低调陈述及其修辞效果[J].外语教育,1999,(20):54-56.

(责任编辑郭佳)

H313

A

1673-2014(2016)03-0061-03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高校园区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2016—01—09

郑媛媛(1983—),女,山西晋中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语言语用学研究。

猜你喜欢

顺应性陈述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Which Is Important?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陈述刘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