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小组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2016-09-15廖月霞刘恒旸渠吉皊郝圆圆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性形式

廖月霞,刘恒旸,渠吉皊,陈  曦,秦 阳,袁 媛,郝圆圆

以小组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廖月霞1,2,刘恒旸1,渠吉皊1,陈曦1,秦阳1,袁媛1,郝圆圆1

(1.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2.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目的 评价以小组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级85名学生分为14个学习小组,分别采用模拟面试结合典型案例讨论和PPT汇报结合典型案例讨论两种教学形式,并对两组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学生更倾向于灵活多变的组合教学形式,认为“提炼问题”和“分析资料”较难,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结论 多种形式组合的研究性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性教学;课堂教学;护理管理学

在护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传统授课模式讲授护理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课堂常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1]。前期研究显示,情境模拟教学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和互动性,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但也存在不变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失去新鲜感等问题[2]。我们尝试以小组为基础将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组合,由于授课形式新颖多变,学生学习自主性、参与度及积极性均较高。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四年制护理本科全体学生,共85人,其中男生7人,年龄20~23岁,平均(20.6±0.7)岁。护理管理学开设在第三学年,学生已基本修完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完成大部分临床见习任务,即将进入临床实习。

1.2研究性教学设计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护理管理学》教材,结合我国医院护理管理目标及要求,确定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安全核心制度、门急诊护理管理、医患沟通、医院感染控制、手术室管理、突发/危机事件处理、医患冲突、医德医风、薪酬考虑、精神病护理管理、传染病护理管理、毒麻药品护理管理、医疗事故处理14个主题。

将85名学生分为14个小组,7名男生为一个小组,其余每组6人,抽签选择小组学习主题,设组长和主讲各一人,要求所有成员参与。每组学习成果汇报为一学时,主要围绕主题介绍一个典型案例,提炼2~3个问题组织全班讨论,讨论形式不限。

各组自行决定汇报形式,一般有两类可选:一是模拟面试结合典型案例讨论,二是小组学习成果PPT汇报结合典型案例讨论。

1.3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发放自制“护理管理学课堂教学调查表”评价教学效果。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角色任务、准备时间、过程评价及能力提高等条目。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双人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双人核实后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共有6个小组选择模拟面试结合典型案例讨论形式,8个小组选择PPT汇报结合典型案例讨论形式。各组集体准备时间平均90分钟以上,其中4组集体准备时间在2小时以上,除小组集体准备时间外,个人准备时间平均在90分钟以上。讨论相关典型案例14例,采取正反方辩论、提问、组员汇报等案例讨论形式。

共发放调查表85份,收回85份,有效81份,有效回收率95.3%。对“你更喜欢的教学形式”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3人(3.7%)选择教师理论授课,9人(11.1%)选择教师案例教学,69人(85.2%)选择多种形式组合教学。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形式的偏好依次是:48人(59.3%)倾向于知识等相关背景介绍加案例讨论组合教学,选择单纯学生准备的案例教学或模拟面试情境教学的各11人(13.6%),8人(9.9%)倾向于学生准备的PPT小组汇报,3人选择学生PPT理论展示。说明学生更喜欢灵活多变的组合教学形式。

对“你感觉最困难的环节”的调查结果依次是:提炼问题(41人),分析资料(17人),收集资料(11人),组织讨论(7人),文献检索(3人),PPT汇报(2人)。学生参与本组及其他小组讨论的积极性见表1。表1结果提示学生对本组汇报的参与积极性更高(P<0.05)。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比较满意,认为教师应加强课前与学生的互动及指导(见表2)。

表1 学生对本组与其他小组研究性教学的参与积极性(n)

3 讨论

在我国护理教学方案中,理论课学时数往往占学生学习时间的50%以上,平均每周理论课安排在20学时以上。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学习金字塔”理论提示:不同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在5%~90%不等。用耳朵听讲,知识保留5%;学生互讲,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3]。前期将“模拟面试”这一情境应用于护理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受到学生欢迎,学生参与积极性高[4]。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质量各时段不同[5],长时间采取同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仍然容易失去吸引力[6]。以小组为基础开展不同形式的研究性教学,结合护理管理学教学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集体学习时间增多,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教师既是研究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流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又是研究性教学的评价者。研究性教学是师生共同寻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7,8],需要同时考虑研究性“教”与研究性“学”。本次实践结果提示,“提炼出全班参与讨论的问题”是学生最难把握的环节,需要教师适时参与,对课堂讨论进行指导,以保证教学效果。学生也期待在课堂教学前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建议和指导,加强师生互动,做好充分准备。

[1]赵风云,王文燕.《护理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187-188.

[2]方蕾,廖月霞,王静成,等.《护理管理学》实施模拟面试对话教学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4(18):1-4.

[3]金陵.翻转课堂,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 (19):21.

[4]吕胜南,束余声,方蕾,等.模拟面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3175-3177.

[5]江虹.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调查分析及教学讨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4-16,99.

[6]Azizeh K.Evaluation of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nursingcourse with streaming videos for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ski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4,83(8):592-600.

[7]赵新平.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61-62.

[8]陈鹤玲.高校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认同[J].教育探索,2015(3):132-135.■

G421

B

1671-1246(2016)17-0074-02

注:本文系扬州大学教改课题(YZUJX2014-54C);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教改课题(JGYB15008)

猜你喜欢

管理学研究性形式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管理学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