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的对策探析

2016-09-07石梦华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优先学术期刊学术

石梦华



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的对策探析

石梦华*

为缩短论文、著作等出版时间的滞后,以最快速度、第一时间推动最新科研成果的交流扩散,优先数字出版应运而生。转变观念,增强对优先数字出版的正确认识;加强渠道的建立与推广;规范优先数字出版文献引用标识;协调优先数字出版版本与印刷版本的冲突;强化数字出版授权,保护优先数字出版版权;打造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联盟。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公众对信息及时传递的需要越发强烈,数字出版成为一种新的出版形式,在国内外逐渐受到欢迎。为缩短论文、著作等出版时间的滞后,以最快速度、第一时间推动最新科研成果的交流扩散,优先数字出版应运而生。我国学术期刊也做了优先数字出版的尝试,在保障论文发表的首发权的同时,同时迎合读者对新的科研成果的迫切需求,争取第一时间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反馈。本文通过对学术期刊在推进优先数字出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优先数字出版及其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影响

1.优先数字出版

优先数字出版(0n-line-First),是指通过数字传播媒介先于纸质印刷版出版之前出版数字版定稿,其特点是出版时间快,出版方式灵活,发行范围广。优先数字出版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优先数字出版既可以出版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也可以出版编辑部决定录用但尚未编辑定稿的稿件;既可以以期为单位出版,也可以以篇为单位出版。优先数字出版的稿件可以被广大读者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途径订阅、检索、下载,也可以由出版者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主动向读者推荐、推送。

2.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的意义

优先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对提升学术期刊出版能力和质量、促进数字出版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学术期刊作为科学技术和文化信息的传播载体,其数字化进程也同样向一个全新领域发展。从方便检索的网络数据库,到知识快速传递的存取,学术期刊在逐步进行自我反思和优化,希望能够从中获得知识传递的有效方法。在这一前提下,学术期刊利用优先数字出版的方式将学术出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可谓一举多得。对作者而言,作品发表的快慢意味着作者的研究成果的首发权是否能够及时得到确认;对期刊而言,作者和读者的信赖是期刊的生命线,发表速度的快慢意味着学术期刊是否具有对国际国内稿件的吸引力,传播的快慢意味着期刊是否能够赢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信赖和学术圈的先发影响力,这些决定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对读者而言,是否能及时获取科研情报和新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在国际国内同行中的竞争能力;对于优先出版平台媒介而言,如中国知网,能在单位时间内增加自己的资源总量,增加浏览及下载频率,进而扩大学术影响力,并同时增加更多的经济收入。

二、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工作的现状

1.国际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

根据在ISI Web of Knowledge①的查询结果显示出的国际上2015年影响因子排序前20名的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状况,如表1所示。

表12015年ISI Web of Knowledge按影响因子排序的前20名期刊

从表1可以看出,依据影响因子从高到低排序的前20名期刊,包含了《临床医生癌症杂志》《晶体学报A》《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等全球都非常权威的期刊,其中有19类期刊均运用了优先数字出版的形式为业界学者提供了加快文章发表速度,提前文章被读者阅览的时间。目前,绝大多数权威期刊都引进了优先数字出版,已经成为被全球学术领域认可的出版形式。

如今,国际上有两种重点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第一种,即作者——出版机构——读者的出版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国外几家最早推行优先数字出版的出版商,如Science的Express,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Springer的Online First等②,他们多运用期刊自助优先数字出版平台的形式,在本刊网站上提前发表审定的单篇或是整个一期文章,使得出刊环节更少,发表速度加快。第二种出版模式是作者依据个人自助优先出版平台,在作品出版以前把自己的稿件(尚未定稿)提前发表在数字网站上,让作者和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交流。这种形式如今在世界上做的最好的是美国的SSRN(社会科学研究网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该网站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和传播科学研究成果,为作者提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快发布的网站平台。

2.国内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

目前已经有很多网站实现了优先数字出版,也有许多英文学术期刊与国外出版社如Springer和Elsevier等合作共同实现优先数字出版。我国数字出版平台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网络平台——中国知网,很多中文学术期刊都与其开展合作。2010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启了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新纪元。同年12月,中国知网建立的“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集中标引发布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的正式运行将大大提高编辑部优先数字出版工作的工作效率。各期刊委托中国知网优先出版稿件,中国知网可先行按期刊印刷出版版式排版。

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的重点形式有三种:其一,电子出版。重点是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CNKI系列数据库光盘出版,中国知网在纸质印刷版出版前,通过光盘的方式向公众发布学术文章。其二,互联网出版。重点是中国知网为优先数字出版定制了一个网络出版平台,每期的数字出版文章在上面优先发布。其三,手机出版。通过手机优先发布有关期刊论文题目摘要或是全文。除中国知网,国内还有其他学术期刊运用了自助优先出版平台,在自建的学术期刊网络平台上发布最新的学术成果。

根据最新的数据调查统计,截至2016年1月,中国知网收录的10927种期刊中,优先数字出版期刊达1089种,占到期刊总量的9.97%,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论文达58 912篇。如今我国已经有2925种学术期刊推行优先数字出版,其中,自然科学类期刊1789种,人文社科类期刊1136种,与2012年相比,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期刊增加了1581种,其中自然科学类期刊增加了1003种,人文社科类期刊增加了578种,仅在两年时间内,各项指标翻了近一番,可以看出我国学术期刊对优先数字出版工作表现出较大的认可。③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2011年6月7日~2015年5月28日,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论文349篇,其中315篇已出版纸质印刷版。这315篇论文共被下载21735次,篇均69次,其中优先数字出版产生的下载次数为6930次,篇均22次。优先数字出版实现了篇均20次以上的下载频次,提升了文献的利用率。④国内优先数字出版做的比较完善的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该网站建立于2003年,到2014年,站首发论文仅8万篇,优先数字出版论文高达9万篇。《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B辑》2006年开始涉足优先数字出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也在2009年引入优先数字出版,以浙江大学出版社网站为基石,推出单篇论文为单元的“在线优先出版”,大大提升了论文的时效性。⑤

三、目前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1.优先数字出版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期刊参与优先数字出版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优先数字出版获得了多方的参与,但是优先数字出版还需要获得更多学者和学术期刊的认可。就目前来看,有90%的学术期刊尚未加入这一领域,即便是已经加入的学术期刊也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只是沿用了以往出版纸质论文后才上传到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而我国的学术期刊主要是作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附属刊物而存在,普遍缺乏竞争力,而期刊本身非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使其难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读者定位或是组织内容。在期刊数字化优先出版的改革中,一些学术期刊也因优先数字出版可能会影响纸质学术期刊的发行、影响因子检索等顾虑,对于参与优先数字出版的积极性不高。

2.优先数字出版制度与技术有待完善

优先数字出版从产生到落地,经历时间较短,其在出版制度和机制上有待完善。如,对于优先数字出版内容和印刷内容方面的不一致。部分刊物将优先数字出版看作预出版,没有对文章进行严格的编、审、校,就匆匆上传。同时,不同期刊在开展优先数字出版时,尚未对技术、细节问题进行严格把关。其一,页面方面,不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略有不同。其二,优先数字出版导航栏方面,分为单篇和整期出版,设立这两个连接的原因是为了便于读者查询,然而许多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在这一层面落实不到位,整期出版经常存在一个文件中,或是存在印刷版与优先数字出版目录混淆的情况,造成同一目录中存在重复文章。

3.优先数字出版文献与正式出版版本的冲突

优先数字出版论文和纸质版正式印刷论文的主从关系不清晰。一篇论文优先数字出版后,再经印刷版与读者见面,通过检索发现这两篇名称一样的论文,其中一篇标注了“优先数字出版”,另一篇尚未标注,这两个版本的切换是由文字提示连接的,而这两个版本的介绍存在摘要、关键词、部分内容的不一致,这就需要编辑须预先设定两个版本论文的主从关系,区分清楚优先数字出版版本与正式印刷品数字版本。

4.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质量控制难度大,编校质量不高

优先数字出版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争取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科研动态、研究进展及最新的技术应用状况成果借助数字出版平台公布于众,这对期刊编辑把关稿件的学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优先数字出版的稿件所处阶段越早,发表时滞缩短越明显,但普遍存在稿件的编辑质量较差,待正式出版时改动较大等问题。

四、学术期刊发展优先数字出版的建议

1.转变观念,增强对优先数字出版的正确认识

优先数字出版是应对研究需要的一种有效方法,应该广泛推广,主要包括在出版平台开展优先数字出版的宣传,有效运用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等多种途径(期刊自建网络平台、中国知网的期刊总库、手机平台等),提升优先数字出版的认识程度。另外,作为学术评价部门,应该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学术评价,严格制定学术评价标准,将优先数字出版也加入到评估指标体系中,提升作者的积极性,有效推广优先数字出版。

2.加强渠道的建立与推广

要想使学术期刊推广优先数字出版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和认可,让更多的读者熟悉、了解优先数字出版工作,最为重要的是要构建多样化的渠道。渠道的构建应注意:其一,学术期刊能够在自办网站、杂志封面上对优先数字出版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二,强化对编辑工作者的培训机制,促使编辑工作者能够熟悉掌握优先数字出版的专业知识,并成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推广者。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应该与期刊编辑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化宣传,使得优先数字出版广为人知。

3.规范优先数字出版文献引用标识

4.协调优先数字出版版本与印刷版本的冲突

优先数字出版的作品,往往以录用稿为出版内容,由于录用稿没有经过编辑加工、润色与进行规范化处理,文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能得到保证。这种以录用稿为基础的优先数字出版,绝不能以损失质量为代价来缩短文章发表周期和提升学术影响力,否则定会得不偿失。编辑要尽可能以完成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后形成的清样稿为基础进行优先数字出版。这样,既确保了优先版本的质量,又与印刷版本相一致,减少和避免了两个版本之间的冲突。另外,作品正式出版后,建议使用正式版本,并用正式版替换优先数字出版版本,可将优先数字出版版本作为备用资料保存在数据资料中。

5.强化数字出版授权,保护优先数字出版版权

在数字出版中,版权保护非常关键。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术论文的抄袭、复制变得轻而易举,而学术期刊数字版权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授权节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2006年国务院又专门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了除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情况外,他人不经授权许可,不得擅自将著作权人及邻接权人的作品在网络上传输和传播,否则将构成侵权行为。学术期刊要实现优先数字出版,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术作品数字出版的授权,处理好与作者、优先数字出版平台的关系,需与作者签订《优先出版授权书》,从而获得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使用权,同时还要与优先数字出版平台签订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优先后,才能优先出版。

6.打造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联盟

常规的数字出版模式是印刷出版之后再在网络集成出版,而优先数字出版允许期刊文章单篇出版,并可针对专业读者提供定制服务。建议可在期刊业界构建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联盟,寻求资源分享。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联盟可在同类型的期刊中建立,因为行业的统一性或是级别的均衡性,有共同特征的学术期刊对于稿件的需要基本一致,利用集群式合作,能够有效快速地搜集质量较好的学术文章,运用联盟方式推广优先数字出版;也可以在不同的期刊中建立,利用交换双方信息来寻求优质稿源。

注释:

①ISI Web of Knowledge,是一个采用“一站式”信息服务的设计思路构建而成的数字化研究环境。该平台以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作为其核心,利用信息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各种相关资源提供给研究人员。兼具知识的检索、提取、管理、分析与评价等多项功能。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可以跨库检索ISI proceedings、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BIOSIS Previews、CAB Abstracts、INSPEC以及外部信息资源。ISI Web of Knowledge还建立了与其他出版公司的数据库、原始文献、图书馆OPAC以及日益增多的网页等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链接,实现了信息内容、分析工具和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软件的无缝链接。ISI Web of Knowledge拥有全球81个国家的2000万用户,每天有超过15万使用人次。收录22000多种期刊,2300多万项专利,12000多个会议记录,5500多个网站,5000多本书,200万种化学结构以及目前通过“Web Citation Index”集成的学术性网络内容。ISI Web of Knowledge“Century of Science”还收录了100多年的回溯数据,同时还收录了自1999年至今的文后的参考文献。每年增加近26万条记录,其中 66%是以图书形式出版的会议记录,其他的34%来自于期刊。

②⑤邹波、杭丽芳:《学术期刊优先出版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出版发行研究》,2015年第8期,第63~65页。

③徐铭瞳、吴星:《学术期刊优先出版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5年第7期,第117~120页。

④徐铭瞳:《论我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编辑之友》,2013年第3期,第42~45页。

⑥DOI: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DOI),是云计算背景下最佳的“大数据”样本存储和应用技术,数字对象唯一性是DOI的典型特征,也是数字时代的“身份证”号码。其体现形式主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字符码、网络域名等。

⑦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对于非纸张类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pulletin board online)。

[1]于东霞.学术期刊如何实现优先数字出版[J].传媒,2012(11).

[2]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 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3]陈燎宏.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优劣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3(5).

[4]王军华. 学术期刊的网络化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J].编辑之友,2007(3).

[5]中国出版集团共论数字出版发展前景[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10).

〔责任编辑:贺朝霞〕

石梦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疆社科论坛》杂志社副社长,编辑。

G237.6

A

1671-4741(2016)04-0108-05

优先数字出版的每篇文章都有唯一对应的数字目标标志符⑥,其

同时也出现在正式出版的文章中,并永久不变。国内学术期刊应遵循 GB /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优先数字出版文献可按照电子文献的格式著录,格式如“[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和载体类型标识]⑦,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如:“[1]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正式出版后可按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著录.”,数字出版平台可自动将参考文献链接到对应的优先数字出版文献。当然,在任何版本的文献引用中都应该保留和使用DOI,以便跟踪和搜索文献。

猜你喜欢

优先学术期刊学术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