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卷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16-09-02罗利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维持性医护人员依从性

罗利娟



·护理学·

问卷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罗利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反复问卷式效果评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并采用反复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周期为1年。结果: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相关并发症(高血钾症、容量依赖性高血压、肌肉痉挛及肾性贫血)的发生均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通过反复问卷调查式效果评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替代治疗的方法之一,但透析只是部分替代肾脏功能,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本身也不能控制有关尿毒症症状的所有参数,对于透析患者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行为的调整,对疾病的有效自我管理,成为影响治疗的主要因素[1]。有些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或依从性不佳,易发生严重高血钾症、急性心力衰竭、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等并发症。这就需要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现对我科2013年收治的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效果评价情况作一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3例患者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21~81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高血压肾病17例,糖尿病肾病9例,多囊肾5例,痛风1例。所有患者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每次4.0~4.5 h。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生理、心理及家庭社会方面的评估,然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宣讲、书面介绍、病友的现身说法、带图片宣传资料的发放及定期举办有奖问答的肾友会的方式。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血透室环境介绍,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家属如何配合治疗及如何测血压和体质量,血液透析的目的及如何配合,透析间期的病情变化,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的自我保护,动静脉内瘘的自我保护,饮食注意事项(含常见食物成分表),透析期间体质量变化的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特殊患者(高龄或自身健康状况较差)的注意事项,如何预防高钾血症、胸腔积液、容量依赖性高血压、透析中低血压、肾性贫血及透析中肌肉痉挛等。

1.2.2反复问卷式效果评价通过反复问卷调查方式询问患者以上内容,记录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每位患者的认知情况(包括掌握、部分掌握、不知道或依从性差)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再次有重点地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患者认识到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并重视饮食营养,使患者认清疾病的危害性,有意识进行自我保健,坚持治疗[2]。若患者依然依从性差,则加强并发症危害性的宣讲,并举以事实说明;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帮助其制定科学的食谱,提高患者生活信心。对某些有抵触情绪依从性差的患者,护士应耐心、仔细聆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想法,解除患者的顾虑[3]。评价时间:每周评价1次,4次后转为每2周评价1次,2次后转为每月评价1次,观察周期为1年。在此期间,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或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与帮助。

1.3评价指标观察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认知程度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见表1)。

2.2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发生高钾血症、容量依赖性高血压、肌肉痉挛及肾性贫血的例数显著低于健康教育实施前(P<0.01),而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和透析中低血压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7)。

表1 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认知程度比较(n)

表2 健康教育实施前后高钾血症并发症比较 (n)

表5 健康教育实施前后肌肉痉挛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有研究[4]表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反复问卷式的效果评价可以让患者与医护人员互动,促进其主动表达,激发其思维,并带着问题去思考及学习,医护人员得以对其认知错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对于认知情况较好的患者予以鼓励。同时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还包括患者家属;对于部分老年伴听力或理解力障碍的患者,要加强对其家属或陪护的宣教,以便在平时生活中帮助患者;对于没有家属陪护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其交谈,了解原因,鼓励患者家属尽量陪同,并保证患者在透析前后途中的安全,避免意外摔伤。对于血压持续较高的患者,建议其住院治疗,以免在家中或路途中发生意外。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多次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医护人员在患者健康维护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并丰富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内涵。

表6 健康教育实施前后透析中低血压并发症比较 (n)

表7 健康教育实施前后肾性贫血并发症比较 (n)

健康教育过程中,亦需告知患者定期进行血、尿常规和血液生化、胸部X线片、心脏彩超、血管彩超等项目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同时需注意告知患者透析间期水分摄入过多及少量胸腔积液进行透析对心脏的危害,而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同时通过相关辅助检查可以帮助患者更清楚地了解心功能的情况,患者因心理上的恐惧亦会积极控制干体质量,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反复问卷式健康教育与效果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可以鼓励诱导期透析患者,形成一个温馨、向上的健康氛围,共同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与同类报道[5]的结果相近。

[1]余丽萍,杨金芳,董书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3):4802.

[2]赵芬宣,候淑芬,张春雪,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53.

[3]蒋志芳,李敏.1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128.

[4]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

[5]刘青.慢性肾衰患者300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5005.

(本文编辑周洋)

2014-04-21

单位] 安徽省中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1

[作者简介] 罗利娟(1984-),女,护师.

1000-2200(2016)05-0690-03

R459.5;R 47

A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46

猜你喜欢

维持性医护人员依从性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