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教育模式对高职羽毛球选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2016-08-23李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竞赛实验组技能

李建

运动教育模式对高职羽毛球选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李建

通过在高职羽毛球选修课中引入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证明了运动教育模式下的运动竞赛和小团体互助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参与竞赛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为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运动教育模式 高职体育 羽毛球选修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6.036

1.前言

运动教育模式是美国著名的学校体育学家西登托普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它以团队为学习单位,以角色扮演为学习手段,以竞赛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组内互助学习促进交流,以组间比赛形式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公平竞争的优良品质,这与高职体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是相一致的。在高职体育课中引入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对提高高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人格品质等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东湖校区羽毛球选修课2014级1班和2班共66人为实验组,采用分组竞赛模式进行教学;2014级羽毛球选修课3班和4班共72人为对照组,采用以传统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网和维普中文期刊网中输入“运动教育模式”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献40余篇,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2.2.2实验测试法

实验组采用分组竞赛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技能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期教学开始之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状况按同一标准进行测试;通过为期15周共30学时的授课实验,在课程结束时分别对两组学生的羽毛球技术和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测评,并安排两个组别学生进行一次羽毛球混合团体对抗赛,通过实验前后的测试和比赛结果来比较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羽毛球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

2.2.3独立样本T检验

对所测试和收集的数椐通过SPSS15.0进行录入统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前后变化差异的显著性程度。

2.3实验过程及测试指标项目

2.3.1实验过程

在实验组中,依椐学期开始时的体能与技能测试情况,把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四个教学小组,每组8-10人,使初次分配的各组整体技战术水平相当。同时由各组内商定选好教练、队长和裁判员及啦啦队等角色。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完成后正式开始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具体教学过程:了解课堂常规及角色分工~~学习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竞赛与裁判~~组内互助练习与提高~~组内及组间比赛~~比赛总结与庆祝,即整个教学期由学习训练期、比赛前期、比赛期及赛后总结三个部分组成,构成了一个15次课共30学时的教学单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个引领和指导作用,具体学习任务由教师发起,各小组的教练和队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进行互助学习。在各组成员中有教练员1名,队长1名,兼职裁判员2~3名,拉拉队员和后勤人员若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组内同学均有充当不同角色的机会。竞赛名次以小组单循环赛积分的方式进行确定,各组队员的积分数由小组在比赛中所处水平层次和个人竞赛表现进行评分。

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技能教授模式进行教学,把学生分成8-10人的学习小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等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时数分布为技能学习10次课,技能强化练习2次课,教学比赛2次课,期末测试1次课,构成一个15次课共30学时教学单元。

2.3.2各项测试指标及检验

为保证实验过程的有序开展和数椐的信效度,指标测试时采用同一测量工具(天福PC2810秒表、兰奇TZCS-4台阶测试仪、兰奇08654型电子肺活量计)进行实验前、后的测试,获取相应数椐,运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2.3.2.1素质测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2014修订版)规定的大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立定跳远、50米跑、台阶测试、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肺活量五项指标进行评测。

2.3.2.2技能指标:两人一组高远球、吊球和杀球,每项计10分,主要测试其动作技术规范性、发力的准确性和动作熟练性,并参照具体规则由教师打分。

2.3.2.3竞赛能力测试:同一水平层次组内学生的分组竞赛和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的混合团体赛。

3.结果与分析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结果统计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技术水平测试结果统计

表1显示,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试达标率分别为67.67%,和63.5%,可以认为,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在前测中处于同一水平,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后测达标率分别为85. 67%和76.5%,差异性较显著,同时也说明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更好地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运动教育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分组竞赛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体育课堂学练积极性,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体育参与热情,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内动机,课堂学习中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从表2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在运动技能上的前后测数椐发生了显著性变化(P<0.01),对照组学生运动技能的前后测试数椐变化也较为明显(P=0.047<0. 05),说明两种教学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运动技能水平发展;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技能得分均数为7.95±0.88,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数6.75±0.76,且p<0.01,这说明运动教育模式比传统的技能传授模式在学生技能学习效果上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运动教育模式利用运动竞赛和小组互助学习方式,有效发挥了团体协作学习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内动机,促进了学习质量提升。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以单纯的运动技术传授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技能学习方面仍需要进行被动接受性学习,虽然学练方法上用到了分组合作学习,但由于学习内动机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组内合作停留在表浅层次,学生们运动参与主体性和主动性仍没得到充分发挥。

实验组与对照组班级同一水平层次学生中随机抽取14人,男女各7人,进行2男双、2女双和3混合双打的混合团体比赛。表3显示,实验组净胜5场,对照组净胜2场,说明经过15周30学时的学练,实验组学生对运动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与互相配合意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从原因上分析,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设计下的教学主要围绕竞赛而展开,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协作能力,同时增进了他们对比赛的理解与实战能力的提升。而对照组主要以技能传授模式进行授课,在平时的学习中主要强调技能学习,运动竞赛的组织与实战练习只安排了课时较少,学生比赛经验与临场竞赛能力要明显要逊色于实验组。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竞赛结果统计

4.结论

4.1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0学时的授课实验,实验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竞赛能力方面的进步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了运动教育模式对高职羽毛球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传统技能为主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4.2运动教育模式以课堂竞赛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在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运动教育模式以竞技能力提高为最终目的,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不断的竞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小团体协作训练进行改进并强化,加强了学习的征对性,有效调动了学习主动性,从而快速提升学练质量。同时,通过小团体学练模式使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了良好的训练和培养,这也是传统的技能为主授课模式所达不到的。

4.3本实验结果有效证明了运动教育模式对提高高职体育选修课羽毛球等技能类隔网对抗项目的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影响,但对于高职体育其它的个人类项目,如田径、体操、武术等教学效果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1]蒋晓培.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理论研究[D].2006,5.

[2]高航.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6):79-86.

[3]熊艳等.“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运动强度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5,22(2):130-133.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院级科研项目“运动教育模式对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YX16)。

李建(1980-),男,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讲师,湖南生物机电职院。

猜你喜欢

竞赛实验组技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