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态度、动机因素分析

2016-08-23刘瑞莲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江西省动机态度

刘瑞莲

影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态度、动机因素分析

刘瑞莲

论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西省内的18所高校的7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旨在分析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动机对其终身体育观的影响。通过调研发现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终身体育观的态度认识较积极乐观,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以身体健康的需要、促进学习、加强人际交流和兴趣所向为主,而从影响因素来分析,兴趣对其影响最大,其次在于高校体育课程的安排影响,但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论在体育锻炼的行为还是心理认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不利于其终身体育观的养成,因此,为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应当提高其对终身体育观的认识,改善运动环境,加强体育宣传,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

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观;态度;动机;体育锻炼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6.013

素有“赣鄱大地”的江西,简称“赣”,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省内有高校近70所,包括本科类高校、独立学院、专科学校、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六大类别,在校生达100余万。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省内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的肺活量水平、耐力水平、最大摄氧量和心功能指数、台阶试验指数等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1]。分析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参与体育锻炼的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势必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论文以江西省包括南昌、九江、赣州、萍乡、新余、宜春等地市的十八所高校的75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的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论文针对科研的需要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并经特尔斐专家调查法进行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后,在被调研对象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表1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待终身体育观的态度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调查统计表(n=750)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占被调研总人数的70%以上的学生认为高校体育锻炼是很好的娱乐活动,并赞成高校大学生人人参与体育锻炼,超过7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说明江西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比较积极和乐观的。同样的调研结果还显示能够主动参与课余活动的人数占被调研人数的近66%,这说明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在意识上已经接受了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价值,这可能与高校体育教学、体育氛围及其相关知识的传授,以及大学生的情感体验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但针对能否习惯性去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少,仅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2.27%,能够在生病后仍会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只有16.67%,这一调研结果说明江西省高校大学生能够坚持习惯性的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不高,且从被调研的人群来看,能够主动习惯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这部分学生中有绝大多数的被调研学生为体育专业学生,尤其是在生病后仍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全为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参与学习的体育技术课程较多,并对体育技术的达标及要求的落实较好,所以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多,时而久之便养成了一定的体育锻炼习惯[2]。还有研究指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将体育活动作为选择释放压力的最主要方式[3]。而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并没有很好的养成,尤其是在身体出现疾病等症状后,更不会参加体育锻炼。从是否能够说服同学或同伴参加体育锻炼的调研结果来看,仅有42.67%的大学生愿意,并能主动说服同学或同伴参与锻炼。这一调研结果与文永芳[4]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研结果有较大差异,虽然不排除项目自身特点比如有些项目虽然只要一个人便可以完成,不需要同伴的参与等。但从对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的比较来看,这部分学生选择缺少同伴影响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倾向较高。

但对现有体育锻炼的态度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则显示有近2/3的在校大学生对自己当前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较满意,这一调研结果与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体育锻炼的现状可能存在关系。很显然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科学,一般来说日常的走路、劳动和上下楼梯等的活动很难达到使机体产生良好负荷的刺激,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宁愿花少量的钱坐车,也不愿走路到教室,虽然高校教室、餐厅和宿舍均有较远距离,但从学生的每日步行次数来看,远不及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以“万步计”作为衡量成年人日均步行次数和距离的标准。从这些原因来看,虽然也有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如体育专业学生因课程学习和训练任务的需要,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频率较高,对当前体育活动参与的满意度较高外,其他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有相当多学生对体育锻炼持否定态度,表明高校体育仍存在片面性,尤其是强调学生体质健康的“观念”,忽视高校体育的心理功能,致使高校体育活动的“体育即育体”的狭路。作为高校体育应当从育“心”抓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意识[5]。

2.2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影响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表2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影响终身体育观形成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750)

2.2.1影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分析

体育动机是指在学生个体体育活动需要基础上产生并受外部刺激或诱因影响,引起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因素,影响着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倾向性、活动强度和坚持性[6]。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江西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较强,尤其是身体健康的需要、促进学习与工作、人际交往的需要和个人兴趣是其参加体育锻炼的较为重要的动机。其中以身体健康的需要参与体育锻炼的约占到被调研总人数的68.80%,从被调研人群的特征来看,其中以文理科专业学生所占比例较高,这可能与这部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压力较大,致使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有一定的关系,认为参与体育锻炼可有效地的促进其健康有关。在对体育锻炼促进学习与工作的选项上,约占有2/3的人群持肯定态度,说明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较明确,但所占比例并不高,按照数据上来看,仍还有近40%的学生并不认为当前的体育锻炼能够较好的促进学习与工作,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从事体育锻炼的个体所占比例不高有一定的关系,这与项目调研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所占比例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次,人际交往和兴趣所向也是影响当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重要因素。从表中数据分析来看,江西省高校大学生整体上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较明确、积极、乐观,但仍存在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受他人胁迫参与。

2.2.2影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重要因素分析

从影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的调研结果来看,参与活动的兴趣、课程的安排和自身健康水平等因素成为影响其体育锻炼动机的重要因素,其中参与活动的兴趣影响其体育锻炼动机选项的认识上约占到被调研对象的46.93%,因此,参与活动的兴趣是影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在男生中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女生为高,且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女生明显增高。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与性别上的差异外,还可能与当前的高校教育形式改革有关系,从已有的参考文献来看,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行,大学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方面,女生有下降趋势[7]。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中应当充分考虑到高校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并区别对待,密切联系大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和体育锻炼形式,尽可能提高和激发大学女生的体育锻炼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为有效解决女生在体育锻炼动机、兴趣方面不足开展相关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8]。

高校体育课程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虽然在该选项的选择上,仅有20.80%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会影响体育锻炼的动机,但从研究的情况来看,不同年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2.2.3能有效促进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养成的动力因素分析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效促进终身体育观养成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的意识、身边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运动环境、生活条件、学校宣传等。其中自身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占据最主要地位,说明对待体育锻炼的意识在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促进中占据重要地位。体育锻炼意识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思想基础,是影响并决定人们能否坚持经常性体育锻炼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才能为经常性的参加体育锻炼奠定思想基础,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9]。其次是身边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会影响到自身终身体育观的养成,其占被调研总人数的65.60%,这说明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于身边其他同学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较为重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受到同学或同伴的影响较大。再次对促进其终身体育观养成的动力因素是运动环境,包括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环境,还包括体育宣传氛围环境和参与体育运动的学习环境等,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认为运动环境能有效促进终身体育观养成的动力因素的人数比例为60%,说明高校大学生所处的软硬件运动环境对于其终身体育观的养成较大,这也提示高校体育管理和体育教育等应当注重良好运动环境的塑造和体育运动氛围的营造,这对于高校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观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他因素还包括生活条件、学校宣传等,从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2.2.4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过程中重要内容的认可对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影响

从对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养成的动机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来看,认为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自身兴趣,其所占比例为94.80%,从这一调研结果来看,认为自身兴趣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最为重要,自身兴趣的高低明显影响到体育锻炼的参与行为和习惯。这里既包括爱好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两个方面。良好环境能促进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于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按照选项的统计结果来看,认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的因素依次为自身兴趣、良好环境、心情、体育技能、同伴陪同和器材性能等。

3.结论与建议

3.1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待终身体育观态度的认识比较积极和乐观,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价值,但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主动性不高,受专业、同伴、体育氛围、场地、技术等的影响较为严重。

3.2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以身体健康的需要、促进学习,加强人际交往和个人兴趣为主,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非体育专业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行为和心理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不利于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3.3对于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因素来看,兴趣为最主要的动机,其次,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安排方面对其体育锻炼的动机影响较大,其他还包括身体健康水平、学习压力和经济压力等因素。

[1]杨秀英.大学男生体质监测若干指标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22-28.

[2]汪改英,王擎宇.许昌学院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2013,9:118-119.

[3]潜沉香,杨锋.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差异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3):107-110.

[4]文永芳.西安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习惯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2):110-112.

[5]李明慧.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13-17.

[6]高长茂.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32-38.

[7]孙旭辉.高校学生体育动机的调查研究与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23(4):107-110.

[8]王茂琼,王茂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习惯调研[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25(6):114-117.

[9]黄硕,王益民,宋继理.河北省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调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5(1):51-55.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环境下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B039)。

刘瑞莲(1977-),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终身体育,实验师,宜春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江西省动机态度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模拟成真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