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让学生扫厕所并无不妥

2016-08-18程骞

广西教育·D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劳动课教育课厕所

程骞

“我们送孩子上学,为的是学知识,不是去扫厕所。”近日,福州某民办小学的家长向媒体反映,他认为学校安排学生扫厕所不妥,应由保洁人员来做。校方回应,此举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5月17日《海峡都市报》)

12岁左右的孩子有没有打扫学校厕所的能力和义务,是这则新闻的争论点之一。笔者认为,学校实施正常的劳动教育,学生当然有义务参与。从常识来看,现在的公共厕所的保洁工作主要是清扫地面、冲洗厕盆(池)等。这些事情六年级的学生做起来并不算“高难度”,基本不存在安全风险。也就是说,此项劳动在学生的能力和身体承受范围之内,并没有什么不妥。

从家长的角度看,不想让孩子打扫厕所,并对学校提出质疑,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认为厕所太脏,觉得委屈了孩子;二是觉得孩子年龄小,怕累着孩子;三是担心打扫厕所占用学习时间,影响了正常学习;四是认为学校把孩子当保洁员用,为的是省钱。

显然,家长的种种疑虑,是基于一些误解和偏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对孩子劳动观念与劳动技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健康成长都大有裨益,家长应该转变观念,适当让孩子吃一点苦。

不过,既然家长提出质疑,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学校的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改进。

首先要有课程思维。学校应该把打扫厕所、教室、校园卫生纳入一个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围绕指导思想、实施目的、实施步骤、实施办法、组织管理、评价考核等多个方面,建立完善、科学且可行的实施方案。避免随意安排,打乱学生的正常学习计划。

其次要加强家校沟通。劳动课毕竟不是传统意义的课业学习,少数家长不理解学校的用意是正常的,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学校网站、家长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介劳动的目的、意义,通过及时、深入和坦诚的沟通,与家长达成共识,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要确保劳动课的安全。小学生缺乏劳动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当建立完善安全预案,并配置一些必要的防护设备,例如让学生戴上口罩、手套等。在劳动现场,学校还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切忌撒手不管,任由学生自行活动。

总之,让学生打扫厕所并无不妥,这不仅是劳动教育课,还是卫生教育课、环保教育课,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地进行开设。而要开好此类课程,还需学校细化流程,做好家校沟通,确保劳动课程的质量。(责编欧金昌)

猜你喜欢

劳动课教育课厕所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厕所囧事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警惕厕所性猝死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一堂书法教育课
记得上厕所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