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备课策略

2016-08-18李斐球

广西教育·D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操作法计算公式教学方法

李斐球

备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备好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课改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更加要求教师充分备好课,否则不足以把控课堂,无法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点拨。下面,我就以小学数学为例,谈谈我的备课体会。

备教材:深入教材,走出文本

教师在备课时,要与教材对话,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情况、学生需要和教材难易度等,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扩展、调整,处理好“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主教材与活教材的关系,真正做到把教材用活。

备学生:了解基础,激发潜能

备教材和备学生是备课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可以看作是备课的“左膀右臂”。要想备好一节课,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使备课做到有的放矢,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把六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变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把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迁移到百分数实际问题中来,因为我了解自己的学生,上学期分数的知识点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知识点之一。于是在备课时,我把教学的起点放在交流百分率的实际含义上,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互助学习,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分享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达标率、优秀率、出勤率、命中率、及格率等数学现象。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无需教师进行多少点拨或引导,自己就得出了计算百分率的方法: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数;优秀率=优秀学生人数÷全班人数;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不仅能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备教法:切合实际,综合运用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教学方法,另一类是综合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要切合实际,综合运用。尤其是针对“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尤其应注重所用的教学法能体现“问题导向”的原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备课时我选定了实验操作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自学辅导法、尝试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课堂上,首先运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感受“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接着直接运用讲授法告诉学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然后综合运用自主探究法和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再运用自学辅导法,让学生自学长方体计算公式的字母表达式“V=Sh”;最后运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优良的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

备学法:灵活多样,注重引导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是学生所期待的行为,我们决不能把自己认为有效的行为强加给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学法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一课时,需要用到“转化”的思考方法,而这种方法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公式中已经学过。于是在备课时,我设计了以下环节: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以上三种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从已知图形面积公式中推导出三角形(或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板书画出示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策略在推导公式时所起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怎样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近似的长方形);②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③怎样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最后由各小组进行展示。学生通过逐个解决这些问题,无形中学会了“转化”“类比”等学法。

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重类比、迁移,通过教师示范引导,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

备练习:分层设计,有的放矢

备课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做到精心挑选、适度适量、分层设计、有的放矢,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不断提高练习的效率,构建“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我在备《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练习:

第一层为基础性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这个数能被2整除。3(),4(),6(),5()。

第二层为综合性练习: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和5整除?32、46、42、50、74、65、85、103、20、1040、135。

第三层为发展性练习:用0、2、5这三个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有因数2,这样的数有几个?如果是5的倍数,这样的数有几个?

以上练习分三个层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课改后的教学,要求淡化教师的“教”,突出学生的“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心中要装着学生、装着学情,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遇到的新阻碍、教学的新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让有效备课成为高效课堂的“源头活水”。

(责编欧金昌)

猜你喜欢

操作法计算公式教学方法
一种“留渣操作法”对提钒钒渣品质的影响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学无止境,好无尽法——华柴公司邀请兵器特色操作法获奖者来厂交流
大截面扇形缆芯成缆尾端超预扭操作法
推出一批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 洛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渐显成效
采用初等代数推导路基计算公式的探讨
关于节能评估中n值计算公式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