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①

2016-08-03邢天容冯晓娜张丹凤吴英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宫颈癌

李 娜,邢天容,冯晓娜,张丹凤,何 宏,吴英杰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①

李娜,邢天容,冯晓娜,张丹凤,何宏,吴英杰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为宫颈癌的合理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12-01~2015-12收治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0岁,共32例)和中老年(≥40岁,共88例),其中青年组年龄平均(34.3±3.2)岁;中老年组年龄平均(58.7±4.5)岁。对两组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占总所有患者比例的为26.7%,青年组患者接触性出血(56.3%)、白带异常(21.9%)、宫颈糜烂(37.5%)、溃疡(46.9%)较中老年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34.1%、18.2%、18.2%、34.1%)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老年组患者肿瘤直径4cm以上所占比例、临床分期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 05);青年组腺癌发生率、癌浸润深度、恶性程度均高于中老年组(P<0. 05)。结论:三江地区宫颈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随年龄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青年组患腺癌的发生率比中老年组比例高,分化程度较中老年组低,肌层浸润发生率较中老年组高。

关键词:三江地区;宫颈癌;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宫颈癌是目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女性癌症的第二位,经大量临床病理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是宫颈癌的最主要致病原因[1],其次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性生活频繁、性伴侣过多、性生活过早、不洁性生活史等是其致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目前我国宫颈癌发病以35~40岁、60~65岁妇女为主,且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宫颈癌的人群整体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相关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因年龄段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且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的预后效果也有所不同[3,4]。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特点,制定针对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医疗中心,本研究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12-01~2015-12收治的初次确诊为宫颈癌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回顾性研究,分析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以期为宫颈癌的预防及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12-01~2015-12收治的所有经宫颈脱落细胞学及病理活检等辅助检查初次确诊为宫颈癌,同时排除其他各系统脏器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如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2~71岁,所有患者均有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出血等临床表现。其中手术治疗90例,非手术治疗30例,所有患者除5例Ⅰa期以内的,行宫颈椎切除术治疗外,其余均接受根治性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后均接受放(化)疗。按发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0岁,共32例)和中老年(≥40岁,共88例),其中青年组年龄平均(34.3±3.2)岁;中老年组年龄平均(58.7±4.5)岁。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不规则出血、接触出血、月经紊乱和月经过多、白带异常)、宫颈体征(糜烂、结节、溃疡)、肿瘤直径(4cm以上、4cm以下)、临床分期(Ⅱa期之前、Ⅱa期之后)、治疗方式(单纯手术、化疗或联合放化治疗)等。病理特点包括:癌症分型(鳞癌、腺癌、腺鳞癌)、分化程度(高、中、低)、肌层浸润(1/2以上、1/2以下)等。本研究所有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g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1994年修订的临床分期标准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青年组宫颈癌患者年龄与中老年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患者占总所有患者比例的为26.7%,显著高于相关文献报道[5]的20.33%,提示子宫颈癌发病率的年轻化趋势明显。

2.2两组患者临床首发症状比较

青年组患者首发症状中接触性出血占56.3%、白带异常占21.9%,较中老年组患者接触性出血(34.1%)与白带异常(18.2%)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提示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宫颈癌首发症状各有特点。

2.3两组患者宫颈体征及肿瘤直径比较

本研究显示,青年组宫颈糜烂、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中老年组肿瘤直径4cm 以上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比较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临床FIGO分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处于Ⅱa期及其以上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治疗方式上,青年组单纯手术治疗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提示可能与青年患者健康意识较高,早发现、早治疗等因素有关。

表1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临床特点比较

2.5两组患者病理资料比较

在宫颈癌类型中, 青年组中腺癌所占比例(31.25%)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中所占比例(23.86%)(P<0.05);分化程度中,两组患者高、低分化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癌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病理特点比较

3讨论

本研究120例宫颈癌患者中,40岁以下患者占26.7%,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20.33%,提示宫颈癌发病人群年龄提前,可见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的宫颈癌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明显,建议加强对适龄女性的宫颈癌早期筛查及健康教育工作。据相关研究报道[6],宫颈癌的整体人群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的可能原因主要包括:(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医保制度逐渐健全,女性健康体检率明显提高,定期行妇科检查,早期筛查等使宫颈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2)现代社会的开放及性观念的转变,致使部分女性初次性交时间过早、性伴侣数目增多、性伴侣混乱、不洁性生活史等因素,同时由于年轻女性生殖系统的免疫功能相对不成熟,子宫颈的鳞柱状上皮细胞对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相关致癌物质较敏感,通过性渠道进行传播的疾病,如高危型HIV病毒感染、淋病、疱疹、性湿疣等发生率明显增加,进而导致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显著提前;(3)多次人工流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7],因目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及人群性观念的转变,人工流产的发生率近几年增高明显,终止妊娠致使妊娠期的年轻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免疫功能紊乱降低,进而易促使细胞异型性增生的发生,再加之人工流产术对子宫颈的机械性损伤和刺激,增加了生殖道细菌及病毒等致癌微生物的感染机会。(4)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频繁口服避孕药、不良卫生习惯等因素均可能间接或直接诱发宫颈癌变,但具体机制尚未得到公认,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加高危型HPV感染率及对不良性行为的协同作用,从而促使宫颈癌变的发生。因此,进一步加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性教育及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十分迫切,同时帮助或指导女性改掉不健康生活习惯,减少宫颈癌的人群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产生。

青年组患者首发症状中以接触性出血占、白带异常、宫颈糜烂、溃疡发生率较中老年组明显增高,可能与年轻妇女处于性生活活跃期,体内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加之宫颈外口处鳞柱状细胞交界等生理及解剖因素密切相关,当子宫颈发生癌变时,因肿瘤细胞浸润生长,周围组织质脆且血运丰富,则出现接触性出血的可能性增大。本组研究显示,青年组以接触性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占56.3%,较中老年组(34.1%)明显增高;其次为白带异常,青年组发生率也比中老年组高,可能与青年组患者雌性激素水平较高,阴道分泌物增加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可以将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的患者等作为年轻女性宫颈癌的重点防治及随访对象。同时,本组研究显示,青年组宫颈癌患者宫颈体征以宫颈糜烂及溃疡为主,可能与年轻患者易好发宫颈糜烂及溃疡有关,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溃疡、息肉等宫颈慢性疾病是目前公认的具有恶变倾向的癌前病变,同时相关研究证实,宫颈糜烂的患者,发生宫颈癌的概率比正常女性高10倍[8],因此在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时,须与加强对宫颈慢性疾病患者的随访及鉴别,必要时行宫颈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9]。同时由于大部分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无特异性,易被当作其他妇科疾病而出现误诊或漏诊,延误病情。因此加强对全社会的宫颈癌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醒年轻适龄女性定期行宫颈癌早期筛查,包括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提高宫颈癌的人群诊断的准确率。

青年组临床分期比中老年组较早,0~Ⅱa期的年轻宫颈癌为46.9%,这与Ioka等[10]报道一致,认为老年患者在确诊宫颈癌时,通常较青年患者临床分期晚,同时Brun等[11]研究证实,青年组患者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相比,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处于中、晚期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青年组更高。同时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报道,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占所有宫颈癌患者的占40%,因此加强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时尽早应用手术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防止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降低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是影响宫颈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从本研究结果中看出,青年组患腺癌的比例(31.25%)要明显高于中老年组(23.86%),而部分学者普遍认为,病理类型为宫颈腺癌的预后要差于宫颈鳞癌。同时本研究显示,青年组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以中、低分化为主,占青年组患者的78.1%,与其他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2]。另外,青年组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2以上发生率(59.4%)明显比中老年组(38.6%)高,因本研究未随访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复发率,对青年组患者预后效果产生的影响尚不完全明确,还需要收集更多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相关的前瞻性研究来得出准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三江地区的宫颈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明显,且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随年龄段的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青年组患者腺癌发生率相对中老年患者较高,分化程度较中老年组低,肌层浸润发生率较中老年组高。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及宫颈癌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引导年轻女性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鼓励年轻适龄女性定期行宫颈癌筛查工作,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宫颈癌的人群发病率;同时,对于老年宫颈癌患者,需加强对其进行规范化宫颈癌筛查,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贻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王琳,刘君星,王宇,等. HPV16/18感染和微血管密度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32(5):40-41

[2]梁华茂.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B):3239-3240

[3]钱春枝, 赵卫东. 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 医学综述, 2013, 19(22):4217-4218

[4]陆晓楣,李晶,刘畅浩,等.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 12(1):10-13

[5]陈楠,姚英武,周燕,等.宫颈癌发病年轻化趋势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1(24):7-8

[6]陆晓楣,李晶,刘畅浩,等.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 12(1):10-13

[7]Pillai MR,Halabi S,McKalip A,et al.The pres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16 /-18 E6,p53,and Bcl-2 protein in cervicovaginal smears from patients with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1996,5(5):329-335

[8]庞辰珠.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 :4979-4980

[9]刘兰芳,孙海燕.831例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J].中国癌症杂志, 2008,18(4):298-301

[10]Ioka A,Tsukuma H,Ajiki W,et al. Influence of age on cervical cancer suivival in Japan[J]. Jpn J Clin Oncol,2005,35:464-469

[11]Brun J,Stoven-Camou D,Trouett R,et al.Survial and prognosis of women with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according to age[J].Gynecol Oncol,2003,91:395-401

[12]林春华, 陈明, 唐蜜,等. 不同类型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 17(12):2456-2458

作者简介:①李娜(1991~)女,安徽阜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吴英杰(196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E-mail:277511065@qq.com。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4-0117-03

(收稿日期:2016-02-02)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宫颈癌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34岁月经异常,一年后确诊宫颈癌晚期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术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