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2016-07-27魏文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

魏文启

(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检验科,郑州 450003)



·经验交流·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魏文启

(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检验科,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196例ACI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对不同分型的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小梗死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大梗死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患者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CI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HCY检测可有效预防ACI,降低发病风险,对ACI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

急性脑梗死(ACI)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硬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196例ACI住院患者进行血清HCY水平检测,并与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相比较,总结血清HCY检测对ACI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96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36例,女60例,年龄40~70岁,中位年龄57.0岁,体质量指数为(25.32±2.46)kg/m2;以Adama分型标准分为大梗死组(直径≥3.0 cm,累及2个脑解剖部位)者46例、小梗死组(直径1.5~<3.0 cm)者96例,腔隙性脑梗死组(直径<1.5 cm)者54例。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ACI,根据CT或MRI显示脑梗死病灶范围[3-4]。患者均于发病后1~2 d入院治疗,近2个月内未使用B族维生素及叶酸,近2周内未服用抗癫痫药、叶酸拮抗剂、降脂药等,排除合并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甲状腺疾病、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难以控制的糖尿病等疾病。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44~74岁,体质量指数(24.25±2.31)kg/m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脂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两组患者均抽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置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离心速率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置-20 ℃冰箱保存,采用拜耳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循环酶法试剂盒,2 h内完成检测,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对照组血清标本分离、保存、检测方法与观察组相同。血清HCY≤15.00 μmol/L者为正常,HCY≥20.00 μmol/L者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26.14±4.36)μmol/L,HCY≥20.00 μmol/L者130例,占66.3%;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为(13.82±2.13)μmol/L,HCY≥20.00 μmol/L者14例,占17.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分型ACI患者组血清HCY水平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腔隙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6.34±3.76)μmol/L,小梗死组血清HCY水平为(25.83±4.32)μmol/L,大梗死组血清HCY水平为(32.61±5.17)μmol/L;大梗死、小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患者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腔隙性梗死组、小梗死组、大梗死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分型ACI患者组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3讨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HCY为含硫氨基酸,主要源自蛋氨酸脱甲基反应,体内含量甚微,引起HCY水平升高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药物应用等,HCY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突变,活性下降,或与蛋氨酸代谢相关的辅助因子缺乏,或使用抗利尿药、抗癫痫药等药物,均可影响蛋氨酸代谢,血脂代谢异常尤其三酰甘油升高者可致HCY水平升高[4-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CI发病密切相关,发病机制涉及血管壁、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主要包括:(1)产生氧自由基、超氧化物阴离子等,抑制一氧化氮合成同时促其降解,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舒张因子分泌减少,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单核细胞黏附;(2)增强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氧化,所产生复合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转变为泡沫细胞,促使血管内皮细胞CD40表达上调,引发动脉血管炎性反应,增加泡沫细胞形成,沉积于血管壁;(3)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增加动脉平滑肌细胞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降解动脉中膜层;(4)增强动脉平滑肌细胞mRNA和fos癌基因表达,使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5)活化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生成,促进血小板黏附,加速激活和聚集;(6)激活凝血酶因子V、Ⅻ,降低抗凝血因子活性,抑制硫酸肝素合成,增强血清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亲和力,抑制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7)改变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血栓素合成,抑制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与活性,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加重疾病程度,促进p淀粉样变性及谷氨酸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影响脑组织灌注,激活N2-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致神经元凋亡,损害脑功能[7-9]。HCY参与ACI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检测血清HCY水平能反映梗死灶大小及病情程度[10-12],有助于ACI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且操作简捷、结果可靠,对存在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 HCY可作为常规检查或病情监测、估计指标,对预防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13-15],对血清HCY水平增高者可尽早补充叶酸及B族维生素,有助于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组、小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大梗死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患者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CI的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CI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HCY水平检测可有效预防ACI,降低发病风险,对ACI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钱怡宁,张茁.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J].北京医学,2007,29(7):385-387.

[2]何霞,朱苹,吴芳.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33-35.

[3]杜飞,李涛.甲钴胺对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14(3):179-180.

[4]王迎利,邢建华,孟令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74-75.

[5]邵晶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07,17(2):69.

[6]刘伟彦,管学能,吉小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1-232.

[7]史蕙青,张博爱,贾延劼,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48-49.

[8]王伟,王琳,白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22(12):1417-1418.

[9]赵婷,李小刚.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分层治疗之间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2(3):235-237.

[10]倪福文,袁莉,陈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3-6.

[11]罗国刚,韩建峰,王琳,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9(3):123-127.

[12]黄远桃,王清勇,傅锦华,等.甲钴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63-1564.

[13]杨琳,张军.急性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介素的关系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66-1367.

[14]石炎川,陈跃鸿,原敏,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青年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19(3):380-381.

[15]郭晓燕,方华,李爱琼,等.甲钴胺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3,14(7):8-9.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3-1887-03

(收稿日期:2016-01-15修回日期:2016-03-17)

猜你喜欢

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