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 816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结果分析

2016-07-27杨笑琼钟阳青张达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杨笑琼,肖 翔,钟阳青,张达秀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检验科 523721)



·临床研究·

2 816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结果分析

杨笑琼,肖翔,钟阳青,张达秀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检验科523721)

摘要: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就诊的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采用深圳亚能公司生产的核酸提取试剂、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和反向斑点杂交(RDB)试剂检测23种常见的HPV基因型。统计HPV的感染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结果总共检测2 816例标本,HPV阳性标本数为1 018例,总感染率为36.15%,其中高危型占68.86%(701/1 018),低危型占31.14%(317/1 018)。高危型以HPV52、58、18 3种亚型为主,分别占13.7%(139/1 018)、7.0%(71/1 018)和4.9%(50/1 018),低危型以HPV6、16、43 3种亚型为主,分别占11.3%(115/1 018)、10.6%(108/1 018)、9.3%(95/1 018)。<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年龄组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4.36%、33.27%、41.96%、38.24%、30.11%、33.62%。HPV单一感染率为68.27%,混合感染率为31.73%。结论东莞地区HP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HPV的筛查。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流行病学调查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因素,90%以上的患者有HPV感染[1]。据报道,全球约有2.91亿妇女感染HPV,宫颈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的HPV基因型具有不同的致病性,一般将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获得东莞地区的HPV基因型分布特点有助于临床疾病的筛查和诊疗。本研究对2 816例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率进行分析得到东莞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2 816例。年龄15~83岁,平均36.4岁。

1.2仪器与试剂DNA快速提取试剂盒;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仪;PCR-反向斑点杂交(PCR-RDB)试剂盒;分子杂交箱。以上试剂设备均由深圳亚能公司提供。

1.3方法

1.3.1宫颈脱落细胞的采集采集使用专用的宫颈脱落细胞采集器,先用窥阴器或阴道张开器暴露宫颈,用棉拭子将阴道及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擦拭干净,再用试剂盒提供的专用宫颈刷插入子宫颈外口,单方向旋转4~5周以获得足量的上皮细胞标本,然后将其放入含专用细胞保存液的试管中,2~8 ℃冰箱保存,每隔3 d检测1次。

1.3.2DNA提取与扩增 吸取500 μL细胞悬液标本,14 000 r/min离心1 min,弃去上清液,然后按试剂盒的DNA提取步骤抽提DNA。取1 μL DNA抽提液,加入HPV扩增体系,采用扩增仪扩增,95 ℃ 预变性10 min,95 ℃ 变性1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45 s,扩增4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5 min,PCR扩增的产物立即杂交分型或-20 ℃保存备用。

1.3.3分子杂交PCR扩增产物95 ℃ 变性5 min,立即放入冰盒2 min,与1 mL预热至45 ℃的杂交缓冲液混合,在导流杂交仪上45 ℃孵育10 min后导流杂交,加入封阻液封闭,酶标,冲洗,显色,在30 min内查看分析结果,每次试验必须具备反应质控点,杂交显色质控点,阳性对照点显色,阴性对照点不显色,表示同时在控,试验结果有效。

1.3.4结果判断检测结果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判读方法进行结果判断。本研究使用的是深圳亚能公司生产的PCR-RDB试剂盒,其可以检测23中常见HPV基因型,包括18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5种低危型:HPV6、11、41、42、43。

1.4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全部记录在Excel表格中,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PV总体感染情况在接受HPV检查的2 816例患者中,共检测出1 018例HPV感染者,HPV总感染率为36.15%,其中高危型占68.86%(701/1 018),低危型占31.14%(317/1 018)。高危型以HPV52、58、18 3种亚型为主,分别占13.7%(139/1 018)、7.0%(71/1 018)和4.9%(50/1 018),低危型以HPV6、16、43 3种亚型为主,分别占11.3%(115/1 018)、10.6%(108/1 018)、9.3%(95/1 018)。见图1。

图1 HPV不同亚型感染率(%)

2.2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情况各年龄段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4.36%、33.27%、41.96%、8.24%、30.11%、33.62%。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HPV感染情况表

2.3多重感染情况本实验检测的基因型有21种,2 816例受检者中有单一型HPV基因型感染,有两种基因型感染,还有多种基因型感染。本次研究得到的1 018例阳性标本中有单一型感染695例,占阳性标本的68.27%;混合感染323例,占阳性标本的31.73%。

3讨论

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根据其致病性可将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研究表明HPV高危型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因数,约有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中存在HPV感染[2]。近年来,宫颈癌已成为全球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PV感染属于性传播疾病,性活跃期妇女普遍易感,随着易感人群的年轻化,HPV感染率持续升高。据统计每年宫颈癌的发病率按照2%~3%的速度增长[3]。

近年来,因为HPV感染得到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人群、筛查方法等原因得到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国外研究指出,宫颈癌患者中常见亚型感染依次为HPV16、18、45、31、33、58和52型,而亚洲地区58和52型高于欧美地区常见的31、33和45型[4-6]。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族人群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造成我国HPV感染呈现地区多态性。本研究显示,HPV总感染率为36.15%,其中最长见的亚型为HPV52、6、16、43,与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差异较大。

本研究显示,各个年龄段的HPV感染率都比较高,其中高峰出现在30~<40岁(41.96%),低谷出现在小于20岁(24.36%),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之间出现了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东莞地区的人口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东莞地区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中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健康意识淡薄,且经济基础不够扎实,故来医院检查的人数较少。在20~<40岁年龄段中的女性普遍性活跃程度比较高,且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健康意识,故作检查的人数和检出率都比较高;而老年妇女可能是由于处于绝经期,激素水平紊乱、降低、保护性乳酸杆菌的减少及阴道pH 值变化等而使得机体疫功能衰退,HPV易感性增加及清除HPV的能力降低[7-8]。

有文献显示,单一型HPV感染可以使宫颈癌的患病风险提高19.9倍,而多重HPV感染则使该风险增加31.8倍,且多重感染对宫颈病变有促进作用[9]。本研究显示,HPV单一型的感染率为68.27%,多重感染率为31.73%。因此,对HPV多基因型的联合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本地区HPV感染率较高达到36.15%,最长见的基因亚型为HPV52、6、16、43。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本地区HPV多重感染率较高,达到31.73%。HPV感染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6个月,但是也有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者。因此,筛查HPV感染是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Bosch FX,Lorincz A,Muoz N,et al.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J].J Clin Pathol,2002,55(4):244-265.

[2]Trottier H,Burchll AN.Epidemioiogy of mucosal human papillmavirus infect and associates[J].Public Oenomics,2009,12(3):29.

[3]郎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

[4]李晓阳,郭学青.北京石景山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8):866-868.

[5]Zou L,Bao YP,Li N,et al.Life-style and genit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Shanxi Province,China[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1,12(3):781-786.

[6]Asian PJ,Cancer P,Chen ZM.Genotyp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ve risk factors for human papillomavirs in Urumqi China[J].Exp Ther Med,2013,6(1):85-90.

[7]彭秀红,毛玲芝,邓群娣,等.人乳头瘤病毒-DNA分型检测在年轻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2):92-95.

[8]靳琼,沈铿,李辉,等.西藏自治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12):898-902.

[9]陈玲,赵银玲,耿晓星.HPV感染种系型别与宫颈癌变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0):874-877.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3-1862-02

(收稿日期:2016-02-23修回日期:2016-05-02)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调查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比较研究
宫颈内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Gardasil和Cervarix的临床应用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胃食管反流发病相关因素与治疗分析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村社区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
甘蔗黄叶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