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方法检测EB病毒的结果比较

2016-07-27李海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3期

李海平,杜 昆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核医学科;2.检验科 434000)



两种方法检测EB病毒的结果比较

李海平1,杜昆2△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核医学科;2.检验科434000)

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B病毒(EBV)的特点。 方法采集9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标本和咽拭子标本,分别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抗EBV-IgM和EBV DNA。结果ELISA检测IgM阳性标本116例,阳性率为12.47%;PCR检测DNA阳性标本421例,阳性率为42.2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阶段两种检测方法比较,<1岁时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阶段两种检测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EBV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检测大于或等于1岁患者,ELISA适用于检测小于1岁患者。

关键词:EB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定量PCR

EB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一种疱疹病毒,其感染率及发病情况与地区、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EBV的流行特征也出现了新的变化。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体,同时也与Burkitt淋巴瘤、Hodgkin病和鼻咽癌等疾病密切相关[2-4]。儿童感染EBV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5],极易造成漏诊,从而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EBV的早期检测不但有利于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30例本院住院或门诊收集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以分析两种方法检测EBV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564例,女366例,年龄16 d至70岁,平均(10.26±8.98)岁。

1.2检测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EBV-IgM(试剂购自意大利Diesse Diagnostica Senese SPA公司),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无菌咽拭子采集患者咽喉分泌物,荧光定量PCR检测EBV DNA(试剂购自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9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ELISA检测IgM阳性标本116例,阳性率为12.47%;荧光定量PCR检测DNA阳性标本421例,阳性率为42.27%,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5,P<0.01)。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2.2不同年龄阶段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不同年龄阶段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1岁时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阶段两种检测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对小于1岁患儿有较高的检出率,荧光定量PCR对大于或等于3岁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阶段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2.3不同性别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对不同性别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荧光定量PCR在男性和女性中的EBV检出率均高于ELI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3讨论

EBV主要经过唾液传播,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的经济状况和不同人群,其感染状况有所不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EBV感染率较低,感染年龄也偏大;相反,在经济落后的地区EBV感染率较高,其感染年龄也偏小。儿童感染EBV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极易造成漏诊,从而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早期诊断EBV引起的疾病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病毒的金标准是进行病毒分离和培养,但该法对实验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并且检测周期长、阳性率低,并不适合临床上对病毒的检测,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目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已成为诊断病毒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但该法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不仅可以减少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而且与常规RT-PCR技术相比,无论从敏感性和特异性上都更具有优势[6-7]。本研究比较了ELISA和荧光定量PCR对EBV的检测情况,ELISA检测IgM阳性标本116例,阳性率为12.47%,荧光定量PCR检测DNA阳性标本421例,阳性率为42.2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荧光定量PCR检测EBV的敏感性高于ELISA。进一步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不同年龄段EBV检测情况,结果表明小于1岁时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其他年龄阶段两种检测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对小于1岁患儿有较高的检出率,荧光定量PCR对大于或等于3岁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最后,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性别间检测情况,证实荧光定量PCR在男性和女性中的EBV检出率均高于ELISA。虽然荧光定量PCR检测EBV检出率高于ELISA,但该法需要的仪器昂贵,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不适宜于基层单位开展。而ELISA操作简单,费用较低,适用于小于1岁患儿。

综上所述,荧光定量PCR检测EBV具有较高的敏感性,ELISA虽然敏感性低,但适用于检测小于1岁患儿。

参考文献

[1]James JA,Neas BR,Moser KL,et al.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adults is associated with previous epstein-barr virus exposure[J].Arthritis Rheum,2001,44(5):1122-1126.

[2]Auwaerter PG.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n middle age[J].JAMA,1999,281(5):454-459.

[3]Tattevin P,Le Tulzo Y,Minjolle S,et al.Increasing incidence of severe 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surveillance study[J].J Clin Microbiol,2006,44(5):1873-1874.

[4]Henle G,Henle W,Diehl V.Relation of burkitt′s tumor-associated herpes-type virus to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68,59(1):94-101.

[5]Biggar RJ,Henle G,Bocker J,et al.Primary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s in African infants.Ⅱ.clinical and serological observations during seroconversion[J].Int J Cancer,1978,22(3):244-250.

[6]陈宗波,董永绥,方峰,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1):38-41.

[7]徐大鹏,刘建荣,宋淑娥,等.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J].首都公共卫生,2010,4(6):243-245.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3-1886-02

(收稿日期:2016-02-15修回日期:2016-04-02)

△通讯作者,E-mail:dukun818110@163.com。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