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2016-07-27俞琼琰李大帅杨贝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俞琼琰,俞 菁,孙 黎,陈 英,李大帅,樊 程,杨贝羿

(1.同济大学医学院 200092;2.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200051)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俞琼琰1,2,俞菁2△,孙黎2,陈英2,李大帅2,樊程2,杨贝羿2

(1.同济大学医学院200092;2.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200051)

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住院新生儿患儿分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42例)进行PCT和CRP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性疾病组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比较,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PCT≥0.50 ng/mL和CRP≥10.00 mg/L为阳性标准,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6%、62.40%和65.36%、50.18%,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为91.26%和78.60%。经治疗后,细菌感染性疾病组的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临床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动态检测PCT和CRP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因感染途径较多,是新生儿期发病数最多、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病情进展较快,严重时极易导致新生儿死亡[1-3]。新生儿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当细菌侵入机体后其无明显发热、咳嗽等感染典型症状,而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等非特异性症状[4-5]。由于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多依赖血液等微生物检查,耗时较长,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诊疗水平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有积极的意义。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是临床上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新生儿血清PCT和CRP水平,探讨其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10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患儿120例,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等作出诊断,分为2组:细菌感染性疾病组(78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42例)。

1.2方法全部患儿在入院后2 h内采集静脉血送检。PCT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的PCT水平,仪器和试剂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取100 μL标本与150 μL标本稀释液充分混匀后,取与标本稀释液混匀后的混合物100 μL,加入检测卡加样孔,室温放置20 min,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中进行测量,以PCT≥0.50 ng/mL为阳性。CRP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CRP水平,仪器和试剂由Orion Diagnostica Oy公司提供,取血清12 μL放入稀释管内,盖上试剂帽,放入QuickRead®go型快速检测仪进行检测,以CRP≥10.00 mg/L为阳性。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PCT、CRP检测结果比较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比较

2.2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PCT≥0.50 ng/mL,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56%、62.4%;以CRP≥10.00 mg/L为阳性标准,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5.36%、50.18%;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1.26%和78.60%。见表2。

表2 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表3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CT和CRP比较

2.3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患儿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比较经治疗后,细菌感染性疾病组的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新生儿感染,尤其是全身性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抗感染治疗对其病情的进展、预后和重危儿的抢救存活率都极其重要[6-7]。近年来,PCT作为一种感染性标记物被广泛关注。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类特殊糖蛋白,无激素活性,是降钙素前肽物质,一般情况下以PCT形式存在,特殊情况下会在酶的转化下生成降钙素。PCT mRNA是通过甲状腺滤泡旁的粗面内质网转变而成,其半衰期为25~30 h[8-9]。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PCT是难以被检测出的,只有在人体出现特殊情况,如感染性疾病、应急情况、败血症、脓毒血症、菌血症等相对较为严重疾病时,受到肝脏中的巨噬细胞、肺部缺氧,或者是单核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血清PCT就会大量产生。血清PCT可在感染后的2 h检测到,12~24 h达到高峰,因此对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CRP是评价感染所致炎性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10]。CRP在细菌感染后升高,其达到高峰所需时间较PCT达到高峰所需时间长,且持续时间较PCT长[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性疾病组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比较,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PCT≥0.50 ng/mL和CRP≥10.00 mg/L为阳性标准,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6%、62.40%和65.36%、50.18%,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为91.26%和78.60%。经治疗后,细菌感染性疾病组的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PCT和CRP两项指标,可提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动态观察PCT和CRP的变化,还可作为判断治疗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综上所述,PCT和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敏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对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燕青,黄滨,李菊香,等.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4):437-439.

[2]毛晓露,李归宁.血清降钙素原和血清前清蛋白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8):843-844.

[3]Kristóf K,Kocsis E,Nagy K.Clinical microbiology of early-onset and late-onset neonatal sepsis,particularly among preterm babies[J].Acta Microbiol Immunol Hung,2009,56(1):21-51.

[4]魏克伦.我国新生儿感染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1-2.

[5]张永丽,施秀英.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796-2797.

[6]赵满仓,范永谦.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326-2327.

[7]陈小丽.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研究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3):168.

[8]孔万权,庄荣,魏大臻,等.降钙素原与血清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09,38(16):2018-2019.

[9]冯晔,陈大庆,徐英美,等.降钙素原测定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8):765-766.

[10]吴少卿,文道林.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2):737-738.

[11]Lobo SM.Sequential C-reactive protein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serious infections:does it help[J].Crit Care,2012,16(3):130.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3-1884-03

(收稿日期:2016-01-14修回日期:2016-03-16)

△通讯作者,E-mail:yujing0917@hotmail.com。

·经验交流·

猜你喜欢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降钙素原在成人心脏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