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2016-07-27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肝功能

李 静

(山东省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266033)



·临床研究·

3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李静

(山东省青岛市传染病医院266033)

摘要:目的总结布鲁杆菌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布鲁杆菌病提供经验。方法对31例布鲁杆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31位患者中有羊或其肉制品接触史者26例(83.87%),虽无直接接触,但居住牧场附近1例(3.23%),喝羊奶者4例(12.90%)。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是布鲁杆菌常见临床表现,并发症较多。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减少4例(12.90%),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20例(64.52%),单核细胞百分率升高22例(70.97%),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下降16例(51.61%),嗜酸细胞百分率下降14例(45.16%),嗜碱细胞百分率升高5例(16.13%)。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5例(48.39%)。肝功指标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分别占70.97%、41.94%、58.06%,前清蛋白降低18例(58.06%)。结论布鲁杆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实验室结果考虑布鲁杆菌可能。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临床表现;血分析;肝功能

布鲁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或波浪热,是一种由布鲁杆菌引起的流行范围广、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布鲁杆菌自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后,即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到附近淋巴结。易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中形成多发感染灶[2],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31例布鲁杆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特征,加强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 年1 ~6月在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布鲁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患者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0~70岁,平均(52.32±11.7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布鲁菌病诊疗指南(试行)》[3]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伤寒、副伤寒、结核、风湿热、类风湿、疟疾、霍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布鲁杆菌疫苗注射等情况,同时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及化学性肝损害等。

1.2仪器与试剂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及试管凝集抗原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提供。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科华提供,血分析仪器型号Sysmex XN-1000,试剂由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提供。

1.3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布鲁杆菌的特点,包括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入院时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

2结果

2.1流行病学特点确诊为布鲁杆菌病的31例患者中,30~<40岁5例(16.13%),40~<50岁7例(22.58%),50~<60岁9例(29.03%),60~<70岁10例(32.26%)。31位患者中有羊或其肉制品接触史者26例(83.87%),虽无直接接触,但居住牧场附近1例(3.23%),喝羊奶者4例(12.90%)。布鲁杆菌病患者职业分布情况:养殖14例(45.16%),农民6例(19.35%),屠宰3例(9.68%),职员3例(9.68%),个体经营1例(3.23%),其他4例(12.90%)。

2.2临床表现31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多汗、关节酸痛为主,发热20例(64.52%),畏寒、寒战2例(6.45%),多汗13例(41.94%),关节酸痛19例(61.29%),食欲差3例(9.68%),头痛1例(3.23%),乏力8例(25.81%),胸闷憋气胸痛1例(3.23%)。

2.3实验室检查仅有少数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但多数患者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患者为48.39%;少数患者尿检阳性;多数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者占70.97%,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者占58.06%。患者实验室检查异常项目见表1。

表1 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

3讨论

布鲁杆菌病为全球性疾病,来自100 多个国家每年上报世界卫生组织的病例超过50万例[4]。近年来,布鲁杆菌病的人畜疫情在国内外均出现了上升趋势[5-7]。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可耕地减少,且养殖业利润较高,农民中专业及业余牛羊养殖户逐渐增多。本次研究中,31例布鲁杆菌患者以50~<70岁男性居多,其中有羊或其肉制品接触史者26例(83.87%),喝羊奶者4例(12.90%),羊为主要传染源,有1例患者无直接接触牛羊及其制品,但居住在牧场附近,此种情况不能排除其周围环境被病菌污染后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感染的可能[8],这也反映了对传染源进行消毒隔离及高危人群职业防护的必要性。

布鲁杆菌为胞内病原菌,一旦进入机体,能逃脱吞噬细胞的杀灭,并从细胞释放入血,一旦入血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导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乏力等[9]。本次研究3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多汗、关节酸痛为主,8例患者出现乏力,3例患者伴有食欲差,2例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头痛和胸闷憋气胸痛各伴1例。

布鲁杆菌病的病理变化极为广泛,几乎所有器官组织均可被侵犯。其中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最为常见。本研究结果显示,仅有少数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但多数患者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患者为48.39%;少数患者尿检阳性。肝脏是人体单核巨噬细胞最为丰富的地方,所以在患有布鲁杆菌病时经常受侵犯。有研究者在肝组织活检时发现,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布鲁杆菌患者中41.00%病变累及肝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者占70.97%,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者占58.06%。与文献[10]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有必要加强对布鲁杆菌病的认识,减少对布鲁杆菌病的误诊。对长期发热伴有多汗等表现,同时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下降、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单核细胞比例升高的患者应该进行流行病学史问诊和有关实验室检查。以尽早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误诊,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施旭光,凌锋.布鲁氏杆菌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6):576-580.

[2]马亦林,李兰娟.传染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6-1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布鲁氏杆菌诊疗指南(试行)[J].传染病信息,2012,25(6):323-324,359.

[4]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9-182.

[5]牛守明,刘睿.安盟2001~2009年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3):473-474.

[6]Li YJ,Li XL,Liang S,et al.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China[J].BMC Infect Dis,2013,13(1):547-579.

[7]布荣华,邢华,薛玉芝.2010年塔城市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1,26(5):35.

[8]刘佳,付成涛,陈晓红.布氏杆菌病229例临床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6):677-680.

[9]李钊,曹新娜,姜鲁宁,等.布鲁氏杆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3):626-628.

[10]赵旭春,刘颖翰,王玮,等.125例成人急性布鲁氏杆菌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分析[J].肝脏,2009,14(4):284-28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3-1864-02

(收稿日期:2016-02-25修回日期:2016-05-04)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术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1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