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尿液流水线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结果复检规则的探讨

2016-07-27梁红英关植芝杨丽红刘永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沉渣尿沉渣显微镜

梁红英,关植芝,杨丽红,刘永东

(广东省开平市中医院检验科 529300)



·临床研究·

建立尿液流水线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结果复检规则的探讨

梁红英,关植芝,杨丽红,刘永东

(广东省开平市中医院检验科529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尿液干化学、有形成分检查和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制订合理的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随机选取1 380例患者新鲜中段尿液标本,分别用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不离心显微镜镜检进行有形成分分析、用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并对红细胞,白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 380份标本复检率为42.7%,以管型复检为主,小圆上皮细胞次之,红细胞复检率最低。结论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复检率较高,只能作为一种筛查工具。实验室有必要建立适当的显微镜复检规则,以保证尿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不离心显微镜镜检;复检规则

尿液成分分析包括尿液干化学分析和尿液沉渣分析,其反映机体的代谢情况,不仅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对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辅助诊断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尿液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分析仪的普及,尿液检查自动化的程度和监测速度也不断提高。尿液检查流水线的使用大大提高检测速度,但是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的测试体系存在差异:干化学反应存在反应的局限性和或干扰因素;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基于荧光染色的原理使尿液中有形成分染色后量化的细胞表面及内部的信息,通过光的强度参数,分析和量化各个有形成分。但是实际上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大小多变导致光强互相交叉,从而造成有形成分检查结果的假阴、阳性比较高。因此,两种检测系统的检查项目存在假阴、阳性[1],需要以显微镜镜检为判断标准,通过显微镜镜检进一步确定。为了提高尿液分析的检验质量,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合理的显微镜复检规则是必要的。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质控品;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原装配套高、底值质控品、普通光学显微镜。

1.2标本来源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本院门诊或各区病房的新鲜中段尿标本1 380份。其中1 000份用于建立复检规则,380份用于规则验证。

1.3方法随机留取标本,专人负责标本处理,并于2 h内完成检测,结果以显微镜镜检为准。

1.3.1尿液干化学、尿沉渣镜检、尿沉渣分析的阳性判断标准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评价标准,分别对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比较。尿沉渣镜检:未离心尿液非染色检验法检验参考标准为红细胞(RBC)、管型(CAST)、小圆上皮细胞(SRC)均为(0至偶见)/HP,白细胞(WBC)(0~3)/HP。尿干化学的RBC、WBC、蛋白质(PRO)≥1+为阳性,<1+为阴性;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值(由Sysmex公司提供):RBC男(0~17)/HP、女(0~27)/HP, WBC男(0~16)/HP、女(0~36)/HP,CAST(0~3)/μL,小圆上皮细胞(0~3)/HP。4项检测结果超过此范围为阳性。互相组合建立初步复检规则。

1.3.2复检规则的验证选取阳性或潜在阳性的标本380份进行3种方法的检测,以显微镜检查的结果为准,评估该复检规则的真假阳性率和真假阴性率及复检率。以评价此复检规则是否可行。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

2结果

2.1尿液自动化分析的显微镜复检规则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和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相比较,如果均为阴性或均为阳性而且阳性量级相当时,结果的相符性很好,不需要复检;下面情况需要复检,见表1。

表1 尿液自动化分析的显微镜复检规则

注:-表示无该项结果。

2.2复检规则验证的结果评估该复检规则的真假阳性率和真假阴性率及复检率见表2。UF-500i检测尿液有形成分RBC、WBC、CAST、SRC的假阳性率各为7.5%、13.1%、38.1%、29.4%,假阴性率各为0%、0%、7.1%、5.2%。复检率42.7%。4个检测参数总的假阴性率1.3%(5/380),满足复检评判标准假阴性率小于5%的要求,且出现假阴性的5例病例里没有严重的、活动性的肾脏疾病。

表2 UF-500i、US-200与显微镜检查尿液各参数的结果分析(n)

注:-表示无该项结果。

3讨论

对尿液显微镜检测是最早使用的、公认的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方法,而尿液检查流水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速度与效率[2]。由于尿液有形成分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尿液沉渣检查原理的局限性;尿液干反应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尿液的沉渣和干化学的结果不匹配,可信性降低,必须要进行尿液沉渣显微镜复检。为了使UF-500尿沉渣分析仪得到合理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对异常结果标准化、规范化复检,最大可能地避免假性的结果,确定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复检规则是有必要的。

尿液沉渣检查或干化学检查都存在反应的指向性和局限性:尿干化学反应里的LEU反应是与中性粒细胞反应,葡萄糖尿或高比重尿会降低检验结果;尿潜血反应对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敏感,高比重尿会降低灵敏度,同时分泌物污染也会造成假阳性。尿蛋白质反应对多种蛋白质呈阳性反应,对清蛋白最灵敏,但对于高度缓冲的碱性尿有可能假阳性;尿液沉渣检查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获得细胞前散射光及前向荧光的强度参数,从而分析尿液中的有形成分。但仪器设定的光强度及其在散射图中的分布区域是固定的,因此会造成各成分互相交叉,出现假阴阳性。

本研究对380例阳性或潜在阳性的标本进行规则验证,经分析得出结论。(1)UF-500i尿沉渣分析与US-200尿干化学分析结果相匹配的项目均为阴性或均为阳性且量级相当时,不需要复检;(2)UF-500i沉渣分析仪的RBC、WBC假阴性率很低(表2),当UF-500i测得此两项为阴性,而干化学结果为阳性时,需要镜检复检鉴别:RBC方面可能尿液中存在过类氧化物酶的物质,与血红蛋白一样具有相同的氧化色原的作用,从而造成潜血试验假阳性;WBC方面可能是中性粒细胞破碎引起。(3)UF-500i沉渣分析仪的RBC、WBC为阳性,而干化学结果为阴性时,必须复检鉴定:RBC方面因素一般是尿液中存在大小形状与RBC相近的结晶、细菌团或真菌,如草酸钙结晶或非定型结晶;WBC方面因素一般是尿液中的WBC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也有可能存在体积较小的SRC。(4)尿液SRC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坏或尿酸代谢障碍,UF-500i沉渣检查SRC假阳性率较高,仅次于CAST(表2),SRC阳性时需要复检:引起假阳性的因素多见于聚集的WBC、RBC、SRC。(5)UF-500i沉渣检查CAST/P.C阳性,不管干化学检查的PRO结果如何,都要复检。在尿液的有形成分检查里,CAST假阳性率最高,为38.1%,造成CAST假阳性的因素有很多: 大量RBC、WBC或细菌成串通过检测孔时,易被误判; 大量上皮细胞翻折扭曲通过检测孔时,易被误判多,见于女性患者; 某些结晶堆积类似于CAST[3];(6)黏液丝易被误判为透明CAST,当黏液丝大量存在时,其电阻强度和透明CAST接近而导致假阳性[4],因此,黏液丝阳性且且沉渣与干化学结果不匹配时,检测结果不可靠,必须复检[5-6];(7)当非定型结晶、细菌黏附在黏液丝或纤维等类CAST物时,易被误判为CAST/P.C。同时,由于尿沉渣分析仪不能区分CAST的种类,凡是提示CAST阳性的标本,都必须显微镜镜检以明确CAST的类型。

有的尿沉渣分析仪,例如IQ200 ELITE尿液显微镜镜检系统,采用影像分析术和自动粒子识别系统原理,仪器将未离心尿液标本,先用CCD数字摄像机自动捕获500幅照片,然后进行数字化图形分析,与仪器储存的26 000幅图像的诊断粒子识别软件进行比较,最后定量报告尿液12种有形成分的数量。这种原理得到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检验人员在成像系统里翻查标本的细胞图像,以确定有形成分的正确归类。

由此可见,通过建立合理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流水线的复检规则,可以在充分发挥尿液检查自动化分析优势的同时,又能指导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温立鸿.UF-1000i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及复检规则的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06-508.

[2]Barnes PW,McFadden SL,Machin SL,et al.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 for hematology review:suggested criteria for action following automated CBC and WBC differential analysis[J].Lab hematol,2005,11(2):83-90.

[3]贺淑霞,张洁.UF-100尿分析仪检查管型的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3):265.

[4]张丽娟,杨艳杰,舒晓春.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中管型的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2-13.

[5]梁可斌.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难点与疑点[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6):605-608.

[6]黄平,周丽云.尿有形成分检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095.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3-1842-02

(收稿日期:2016-03-01修回日期:2016-05-10)

猜你喜欢

沉渣尿沉渣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旋挖钻机干式成孔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
显微镜下看沙
关于灌注桩沉渣厚问题的探讨
挖掉病根:防止乱收费沉渣再起
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