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2016-07-17曹英慧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住院标准化

曹英慧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曹英慧

目的 观察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的对象为大连市急救中心2012-05—2015-12所收治的7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流程组(37例)和标准流程组(40例)。常规流程组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开展急救护理;标准流程组按照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开展急救护理。分析的指标:①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②急诊通过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③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标准流程组患者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显著比常规流程组高,经χ2检验显示P<0.05。②标准流程组急诊通过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少,经t检验显示P<0.05。③标准流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流程组,χ2检验显示P<0.05。结论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为患者急救赢得时机,促进ST段降低,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其住院时间和费用,患者满意度高。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价值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形式,是冠脉病变基础上所致冠脉供血急剧减少甚至中断,导致心肌持久、严重缺血,出现心肌坏死的情况,患者病情危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抢救的关键在于心肌灌注的迅速恢复,以对梗死心肌细胞进行挽回。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对象为我院2012-05—2015-12所收治的7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流程组(37例)和标准流程组(40例)。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其中常规流程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33~75岁,年龄均值(51.73±5.28)岁;体质量最低42 kg,最高82 kg,体质量均值(63.52±1.33)kg。其中,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25例,溶栓治疗12例。梗死部位为:前壁梗死、下壁梗死和其他部位分别17例、12例和8例。

标准流程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5~74岁,年龄均值(51.58±5.17)岁;体质量最低41 kg,最高82 kg,体质量均值(63.22±1.99)kg。其中,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26例,溶栓治疗14例。梗死部位为:前壁梗死、下壁梗死和其他部位分别19例、13例和8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体质量、性别、治疗方式、梗死部位)有良好的可比性,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流程组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开展急救护理,入院后快速接诊和安置,急救医生马上到位,急救护士遵医嘱配合急救流程的开展,给予患者吸氧。对烦躁不安者给予镇定药物。入院后立即开放静脉通道,并进行生化、血常规和心梗三项检查、心电图全程监测等,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并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及早为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或溶栓治疗。

标准流程组按照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开展急救护理。

第一,所有护士均事先培训并考核合格,培训内容包:①灌输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理念,并说明具体流程,提高护士认知度。②心电图机、呼吸机和除颤仪等急救设备的准备、调试培训。③临床吸痰、静脉注射和心肺复苏等的操作技能的培训。④常见急救药物如胺碘酮等的常规剂量、剂型和使用方法的培训。⑤病情快速准确评估和处理、患者转运的培训。经培训和演练,最后经考核通过,确保每个护士有快速、准确的抢救能力和反应。

第二,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的实施。患者就诊迅速通知医生,并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 min内完成患者体位固定,给予吸氧,并完成ECG检查;7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除颤仪准备妥善,心肌酶、生化和血常规等送检完毕,遵医嘱给予扩冠、镇痛和止痛药物;20 min内执行冠心病套餐医嘱,完成床旁影像学等检查工作,合并其他疾病者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20~60 min内快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合适诊疗方案,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或溶栓治疗,在治疗前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分析的指标:①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②急诊通过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③并发症发生率。

ST段降低的标准:3 h内患者经ECG检查ST段降低情况,V1导联降低0.3 mV、V3导联降低0.5mV、V5导联降低0.1mV均视为ST段降低[1]。

急诊通过时间:从进入医院急救室抢救的时间到脱离抢救室的时间[2]。

满意度调查表我院自制,于出院前发放给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人员急救护理开展速度、急救物品完善性、护理技能、紧急处理能力等的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者认为非常满意,70~89分者认为比较满意,<70分者认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行χ2检验(均为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急诊通过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数据行t检验(均为计量资料,±s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比较 标准流程组患者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显著比常规流程组高,满意率经χ2检验显示P<0.05(表1)。

表1 常规流程组和标准流程组患者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比较[n(%)]

2.2 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 标准流程组急诊通过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少,经t检验显示P<0.05(表2)。

表2 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s)

表2 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s)

组别 急诊通过时间(min) 首次球囊扩张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治疗费用(万元)标准流程组 45.23±3.34 42.53±1.44 12.73±2.13 3.44±0.055常规流程组 58.72±5.95 50.46±2.25 17.67±3.82 4.23±0.166t8.274 9.024 10.235 9.262P0.000 0.000 0.000 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标准流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流程组,χ2检验显示P<0.05(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以往研究显示[4],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在发病后1 h于院外死亡,因而根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特点,制定相应的急救护理流程,成为降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死亡率的关键。

传统急救护理流程无明确的时间规范,部分人员未经严格培训,存在抢救行为分散、无明确目的、手忙脚乱等情况,不利于提高抢救效果[5]。有研究显示[6],及早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肌再灌注治疗,可尽可能实现对濒临坏死心肌的挽救,且实施时间越早,效果越显著。因临床实际中,患者就诊时间不在医护人员控制范围内,因此只能从急诊处理时间的缩短和护理流程的规范来达到降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的目的。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是急救医生、护理人员等根据传统护理经验不足之处的总结、查阅相关先进研究进展等所制定的有顺序的、合理科学的、有时间性的急救护理计划,有助于更好整合和利用急救资源,缩短抢救时间,为急救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质量[7],其在实施中先进行强化培训,确保所有急救医护人员掌握急救物品用法、器械的操作、病情评估等相应急救流程,提高其快速反应和心理素质,并经考核成功后在实际护理中遵循时间轴开展相应急救护理任务,以在相应时间内高效、有序完成急救护理[8]。

本研究中,常规流程组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开展急救护理;标准流程组按照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开展急救护理。结果显示,标准流程组患者家属满意度、ST段降低率显著比常规流程组高,急诊通过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流程组,提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为患者急救赢得时机,促进ST段降低,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其住院时间和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1]李蓉,官昕,王曼,等.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5(5):576-577.

[2]张学萍,魏素芳,沈莹,等.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02-1104.

[3]彭小青.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148-149.

[4]陈利芳,余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护理配合[J].广东医学,2011,32(4):535-536.

[5]王丽萍,占平云,林丽蓉,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急救和区域协同转运PCI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16(22):416.

[6]王小娟.急救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10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6(21):117,119.

[7]张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31-132.

[8]甘丽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5(5):514-515.

2016-02-01)

1005-619X(2016)07-0761-03

10.13517/j.cnki.ccm.2016.07.041

116000 大连市急救中心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住院标准化
妈妈住院了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标准化简述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