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吵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2016-07-15王东

家长 2016年4期
关键词:王东游园必修课

□王东



吵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王东

在说服对方中,孩子们学会了申辩自己的主张;在服从对方中,孩子们感到无理取闹是行不通的,从而学会了生活中必要的“听取”与“放弃”。

一个周末下午,我突然想起儿子那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来。

“哎,怎么有好长时间没看见你和陆可可一块玩了?”我随意问道,心中也有一丝疑问,因为不到假期,可可也不可能去他外婆家或奶奶家。

“不玩就不玩呗,我还有好多朋友呢!”儿子回答道,语气中明显带有隐约的怒气。

“一定是吵架了吧?”我笑着调侃道。

“谁说的,没有的事。”儿子嘴硬。

孩子近一年来明显地表现出独立意识了,有心事不愿与父母说就是明证之一。看来,要想达到与他无话不谈的境界,我还得多多动脑筋“以智取胜”。

“孩子,妈妈像你这么大时,和小伙伴们也时常吵架,有时一连好几天谁也不理谁,虽然心里也很想在一起玩,但谁也不会主动,甚至见面还要狠狠地用眼睛‘剜’他一下。”

“真的?”只见儿子眼睛一亮,终于找到有共同语言的人了。

“真的!”

“那后来呢,是不是现在还没有说话、一块玩?”

“哪里啊,我们没几天就说话了。后来还是吵,吵了好,好了吵。到现在还是好朋友呢。”

“真的!是不是段阿姨?”儿子脑子里立即想起了我的好友来。

“不止段阿姨,妈妈小时候也是有许许多多小伙伴的。都在争争吵吵中长大了。”

“那是因为什么事呢?”儿子急切地问道。或许他已经联想到了自己。

“时间太久了,而且也不记仇,早就忘了,反正挺多的,不过都是些小事。”

“唉。”儿子有些失望。

“你想知道我们小伙伴是怎样和好的吗?”我趁热打铁。

“你想说就说吧!”儿子假装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心里急着呢。

“那就看什么事了,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和好方式。比如你,你最近因为什么与可可吵架了?能告诉我吗?我帮你分析分析这事赖谁。”

“他妈妈说你坏话。”儿子的火一下子被激起来了。

“为什么啊?”我吃了一惊。居然这吵架都是我“惹”的祸。

“上星期,你不是让我把‘六一’游园票给他送去3张吗?后来,我问陆可可‘六一’去玩了没有,他说,他想去,可他妈妈不带他去,把票扔了,还说这是什么破玩意儿。我就说他妈没教养,他就生气了,我们就谁也不理谁了。本来就是没教养嘛,好心给他送票,他妈妈还说那么难听的话,凭什么?”

的确有那么一回事。我们单位每年“六一”都举办大型的游园和游艺活动,8岁以下的孩子都非常感兴趣,许多朋友都想要票带孩子去玩玩。我想到了儿子的好朋友,希望儿子也能与朋友共享,没想到竟弄出这档子事来。

然而,听完儿子的陈述,我一把搂着他,心里充满的喜悦溢于言表,儿子不解地看着我说:“妈妈,我吵架了,你不帮我解决,还高兴?”

“不,我高兴的不是你吵架,而是你居然知道没礼貌就是没教养,最重要的是你还敢于对伤害自己和妈妈的人说‘不’,真是不能小瞧你了。”

“那当然!”儿子自豪地挺挺并不发达的小胸脯。

“不过,你也有错。别人对你妈妈不礼貌,你就生气。那你说他妈妈没教养,他当然也会生气呀。你应该有理说理,告诉陆可可,他妈妈那样做为什么不好,要以理服人,也不至于为这事闹矛盾。对不对?”

儿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也许,陆可可现在心里也很后悔,可又不好意思说对不起呢。因为你们以前是最好的朋友呀,你可以主动找他玩啊。”“如果他不理我,那多没面子啊。”儿子心里的疙瘩排解开了。“不会的,咱们打赌。”其实,我心里是有把握的。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没有城府,天真纯洁,尽管当时“怒目相向”,但过不了多久就会“烟消云散”。儿子按我说的做,果然一试就灵。两个好朋友又粘在一块了。“以后与小伙伴有什么矛盾,能告诉妈妈吗?”我试探着问他。“不,我们自己的问题最好自己解决。”儿子一副“战无不胜”的样子。从此,他真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了。为了弄清虚实,每当他在大院里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玩时,我也在楼上居高临下地“虎视”着他。果然,那一帮包括儿子在内的小子们,在玩逮人、踢球、丢沙包、跳绳等游戏中,会因为游戏的规则或磕着了自己或碰着了同伴而吵得面红耳赤,但他们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技巧来说服对方。

在说服对方中,孩子们学会了申辩自己的主张;在服从对方中,孩子们感到无理取闹是行不通的,从而学会了生活中必要的“听取”与“放弃”。在这种“吵了好,好了又吵”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增长了相互合作、互相谦让的能力,掌握了处事技能,学会了适应集体生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宽容面对社会。

吵架,未必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责编 李亚男)

猜你喜欢

王东游园必修课
游园小问
鲸宝宝的必修课
游园——畅妈手作
疯狂暗示
游园
疯狂暗示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暗示
Proof-of-principle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quantum secure imaging based on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凉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