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学分制改革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2016-07-10沈长霞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分制高校

沈长霞

[摘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完全学分制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学生党建工作应积极求变,主动创新,以更好的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新要求。通过提出完全学分制改革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以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平台、新机制和新队伍,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学生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员[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 09-0064-0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近年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又联合召开了第二十二次和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作出了部署。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学分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高校要充分认识学生党建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深刻分析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完全学分制改革与学生党建工作

学分制于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50年代我国高校因全面学习苏联教育模式而停止学分制改用学年制。1978年,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教育部提出可以试行学分制,部分高校重新启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始由学年制逐步转向学分制。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实际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并不是完全学分制,也就是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将学生所修课程折算成学分,适当增加选修课数量,以取得规定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审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学年学分制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所需要的人才。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基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势在必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所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于2015年秋季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即实行以选课制为基础,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弹性学制、专业选择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免修重修制、学业预警制、学业导师制等为基本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和自主选择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缩短或延长学习时间,最短3年,最长6年。无疑,完全学分制改革作为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同时,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学习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加大,普遍出现了“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传统的行政班观念淡化,班级凝聚力减弱,班级作用弱化,以班级和专业建立的党支部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集中的教育和管理难以实行,教育信息的传达无法畅通,学生的思想动态较难把握。这都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高校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中央反复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作为工作灵魂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和培养十分重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中国梦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共同时代理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标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龙头,学生党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面对学分制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生党建工作唯有创新进取才能不辱使命。

二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对现有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青年大学生心中,以进一步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对于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广东外语外贸学(以下简称广外),这一创新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2016年1月,距广外实行学分制改革5个月,笔者在各年级各学生群体中进行了关于学分制改革下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272份,回收272份,有效问卷272份。参与问卷的共青团员占67.28%,入党积极分子占10.29%,重点发展对象占4.78%,中共党员占15.44%,群众占2.21%。对于“学分制改革下,现有的学生党建工作方式能否适应新的学习体制”这一问题,84.93%的表示“如做适当改革和创新,有可能适应新的学习体制”。对于现有学生党建工作与学分制改革不适应的方面,认为“班级建设期短,无法较好地开展团支部推优工作”占66.18%,“学期较短,课业压力大,复习周与党建工作冲突”占62.13%,“班级观念淡薄,无法较好地开展党支部工作”占56.25%。可见,学分制改革下班级观念淡薄,作用弱化以及学业压力增大等问题是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所面对的最大现实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找寻突破口。

1以班级为支点,以宿舍、社团为支持,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查中,对于“学分制改革下,学生党支部建在哪里更适应新的学习体制”这一问题,认为建在宿舍区的占56.25%,建在团学等社团的占48.53%,建在班级、专业的占59.56%。当传统的行政班的作用被弱化时,宿舍作为学生经常活动的空间,使同一栋(同一层)的学生群体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学生社团也成了学生经常进行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地方,原来侧重于班级的学生党建工作应及时向宿舍和社团等重要学生组织转移,以占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一方面,根据各栋宿舍的学生人数和党员人数,在各层(楼)建立学生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由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受学生工作部领导。为切实发挥宿舍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作用,在各栋宿舍区建立学生党建工作室,既是指导、带动宿舍区学生活动的工作场所,也是学生党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地方。广外的各栋宿舍都设有文化室等场地,将其中的一部分建成党建工作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发挥党建龙头作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分别建立学业指导室、生涯规划室、就业创业指导室和心理咨询室等,在宿舍区逐步构建学生党支部团结下的面向广大学生的专业化、多方位指导体系,使学生党建工作接地气、贴民生,最终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学生社团是学生除了班级外又一重要的学习交流平台,优秀的社团组织更能激发朋辈之间积极的影响力。在有条件的社团组织中建立党支部,使社团活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此方面,广外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在2005年就在学生勤工助学中心成立了勤工党支部,随后,在学生团体联合会中亦成立了团联党支部,党支部的成立着实在党建带团建工作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学分制改革下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确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不可否认,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班级”这一形式仍将长期存在,所以,在改革的进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新意而违背了创新的初心。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构建,不能放松班级党支部的建设,而是应以班级为支点,以宿舍、社团为支持,来实现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以适应改革的新情况。为凝聚班级、专业党支部的力量,广外的各院系成立了学生党建工作小组,作为院系党委(党总支)的助手,协助统筹各学生党支部的有关事宜,并注重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和创新。该小组由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并由一名政治素质高、党务水平高的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党建工作小组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秘书部等部门,分别承担教育培训、新闻宣传及平台建设、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资料整理及制度编撰等职责。作为院系党委(党总支)领导各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党建工作小组在团结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致力于学生党建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新媒体时代学生党建工作新平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目前,新媒体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锋冲击的重要平台,并因其平等、互动、便捷、透明等优势深受年轻的大学生们欢迎,对新媒体加以重视,“发挥新媒体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必由之路”[2]。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信息传播、思想传达、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对传统党建工作平台进行创新,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时代责任感,努力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覆盖面。

首先,加强高校党建网站建设,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改变以往自上而下、以点带面的单调宣传方式,将内容的生动形象与严谨严肃性有机结合,寓教于乐。建设大学生网上党课,将党课资料、讲义、时政要闻及时上传共享,并对重大事件及时进行科学严谨的解读,以引领青春新常态,使广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其次,加快推进自媒体党建平台建设,如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党建博客、党建论坛等,发挥学生创造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实现青春对话。同时,鼓励学生党员带头表达自己的观点,扩大党内民主,牢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舆论导向。最后,在计算机、新闻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专业学生中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媒体建设团队,与校外专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将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校外先进技术和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党建工作更具时代性和吸引力。

3创新基层党的组织活动,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开展基层党的组织活动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学分制改革下,党的组织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载体,而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不足,基本上只是完成政治理论学习、党内评优和民主评议等任务,缺少创新活动形式的积极性和动力。调查中,关于学分制下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创新方面,主张“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寓教于乐”的占76.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占65.81%;“进行时事热点讨论”占64.71%;“根据支部成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活动”的占63.6%;“举行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讲座”占46.69%;“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党史教育”占42.65%。可见,内容丰富深刻、形式多样活泼的支部活动是广大学生的诉求,与之相应,学习型党支部更是改革的必然要求。

学习型党支部是指通过培养整个党支部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支部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以人为本的、能持续发展的党支部形式。[3]其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理论和党的知识的学习,更包括科技、管理、人文、历史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学习的形式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践的学习。学分制带来的选课分散、难以集中学习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之间似乎存在矛盾,但只要我们拓展思路,更新思维,准确把握学习的内涵和学分制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就一定会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完全学分制打破了专业、年级的限制,能增进党员之间的交流,带来支部成员所学知识的多样化,增强团队的学习能力。如前所述,以班级为支点,以宿舍、社团为支持的党建工作新模式的确立和党建工作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将极大促进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

在支部活动方面,应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贴近大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如: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广外开展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辩论赛、抗战历史图片展、慰问抗战老兵等形式,极大调动了支部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展示、评比评优,从组织、策划、宣传、参与、效果等方面对各支部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的党日活动进行宣传和表彰,及时树立榜样以形成共同学习、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

4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党务工作队伍

再好的设计归根到底是要人来完成的,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党务工作队伍,是学分制改革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和组织保障。目前,很多高校仍是辅导员或者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还具体负责学生教育管理事务以及担任其他工作,往往在支部书记一职上力不从心;而高年级学生党员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党务能力方面与专业教师相比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给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了瓶颈。

首先,组建一支科学的专兼职党务工作队伍。为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了解和把握,应鼓励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但应适当调配辅导员的带班数量或增加辅导员的进人计划,以保证辅导员的支部书记工作和日常学生工作能双双兼顾。学分制改革将推动导师制的发展,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大学生活,和学生关系密切,鼓励导师担任支部书记亦是可行之举。同时,可在校内选拔具有党务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专业教师兼当支部书记,还可以从退休教师中聘任身体健康、热爱学生工作的老教师担任支部书记或组织员。学生党建工作并不仅是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而是高校上下多方力量齐抓共管的大事,只要达成这一共识,组建一支科学的专兼职党务工作队伍指日可待。

其次,加强党务工作队伍的培训培养,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水平。建立党务工作队伍学习培训制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务知识和形势政策,努力打造一支专家型、学习型、专业型队伍。构建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网络教育、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并定期进行考评,从而调动队伍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和积极投身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教师,在绩效工资、职级晋升、年终考核、干部提拔等方面应给予政策倾斜,并将激励机制写入相关的制度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4]在学分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形势下,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高校要从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平台、新机制、新队伍,建立党委、团委、学工以及院系党组织分工负责、团结合作,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有机嵌入、积极配合的大思政格局,从而完成大党建的顶层设计,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1—20(1).

[2]王曦.善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01(05):6.

[3]崔海霞.完全学分制下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载体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21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学分制高校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