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本科学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7-10马万辉刘海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导师制本科生

马万辉 刘海平

[摘要]本科学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日常生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诸方面全方位、全过程进行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对以往精英教育所主张的精耕细作、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理念的一种传承,极大地改变了过去的“距离教育”为“贴近教育”,共同创建起师生主动参与、多元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角色:传做人之道和生存之道,授学问之业和解认知之惑。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思想引领;专业指导;生活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9-0014-03

2005年邵阳学院中文系借鉴牛津大学本科办学的成功经验,在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两个本科专业率先进行了本科学生导师制的试点,取得了初步经验;2006年在全系四个本科专业全面实施了本科学生导师制。十年来,这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思想品德引领、学风建设、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考试、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及专业技能竞赛、考取硕士研究生和毕业生充分就业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普遍赞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实施本科学生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一)是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在校大学生一般都在18~22岁左右,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首先,他们的认知心理正处在最佳状态,个体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处在比较活跃的阶段,有着向高层次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经济社会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消极的负面因素,诸如贪污腐败、不公平竞争、假冒伪劣、就业压力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情绪等都会导致青年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产生怀疑和不安全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青年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80后”“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他们一出生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应对困难和解决矛盾的实际磨练,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情绪困扰、动不动就纠结郁闷甚至轻生等现象[1]。再次是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需要。青年是社会各种思潮的易感人群,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集散地,大学校园往往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竞相争夺的桥头堡。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社会转型催生了各种社会思潮,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多重矛盾,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表现出贴近世界、影射政治、运用网络、反映诉求等校园特色。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必须积极回应各种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首先,导师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性,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志趣和能力,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改变以往“千姿百态进校,一个模式出门”的状况。其次,是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在目前高校实行的班级制或年级制的管理模式中,日常的育人工作主要依靠学工队伍一条线,一位辅导员管理300人左右,日常管理大多注重上课出勤考核、团学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就业指导和安全防护工作,大多采取集体的、面上的说教方式进行,深入对学生个体的思想教育相对较少,其作用也不甚理想。而一般专任教师课堂上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教师踏着铃声进教室,上完课即走人,来去匆匆,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十分短暂,课余时间师生促膝交谈的美好画面越来越罕见,形成了“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现象。导师制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师徒式”的教育模式,师生可以通过多元互动,双方都能自由地、充分地展示自我,同时又能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对方,变过去的“距离教育”为“贴近教育”。实践证明,只有课堂教学的大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师生多元有效互动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贡献是一个关键因素。

二本科学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本科学生导师制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从2005年本科学生导师制实施开始,我们就制定了《中文系本科学生导师制工作条例》,成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为组长、系党政班子成员和学工队伍成员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系本科学生导师制工作的实施、管理和考核。《工作条例》包括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导师的任职条件、导师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管理办法等内容,操作性强。全系48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都承担了工作任务,每人每届指导8名左右学生。

(二)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和时间节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大一新生入校后,我们在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认同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实现转型。对于我们地方本科院校的新生来说,有两个问题特别重要。第一是安心学校、安心专业的问题。有人曾做过小范围的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新生对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不满意。这些想法固然可以理解,无可厚非。考上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只能说明你在高考的战场上输给了那些考上重点院校的人,除此之外,并不代表着任何东西。而人生的考场又何止是高考的那几天呢?就算高考输给了他们,后面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人生考场等待着你去赢回来。关键在于,你要有去做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希望同学们在大学的图书馆和教室里演绎出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第二是学习方法的问题。高等教育首先给大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世界到底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们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让他们拓宽视野,认识这个世界,从而激发起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大学阶段不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质疑,学会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知识不等于能力,真正的人才需要把知识上升为能力,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二阶段,导师的指导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应对“大二低潮”现象。“大二低潮”是指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学习效果和情感体验等方面与大一年级积极向上的状态相比,出现明显的滑坡现象。在专业认知认同方面,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反而降低,学习兴趣衰减;在研究性学习意愿方面,学生对自主的、深入的研究性学习认同度不高、参与意愿不强。针对这些情况,本科生导师要及时跟进,持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学习研究方法,确保大二学生遇到困扰时得到帮助,保持学习目标不降、学习动力不减、学习能力提升、学习体验不打折[3]。二是指导学生制定学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本科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应该把触角伸得很开,兼收并蓄,无论接受哪方面的知识都有好处。读了大量的书,你的知识结构自然就会完整,就会产生智慧。三是抓好大学英语的过级考试。我们把两年两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该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除了常规的大学英语教学外,另一个举措就是认真组织好12次模拟考试。

大三阶段,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个性化指导。这项工作十分重要,读大学就是为了今后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社会,胜任工作,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理性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弄明白了大学毕业后究竟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地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个时间节点十分关键,早了不行,学生的专业意向尚未形成,不能清晰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晚了也不行,到了大四再来定位,时间和环境上都不允许。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抓住了大三,就是抓住了自己学业成功的钥匙。当前多数高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方法,让学生提升规划意识。但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职业理想不尽相同,适应的未来发展道路也千差万别,职业生涯规划更适宜个性化指导进行。在这方面,本科生导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面对面的指导中,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我,合理定位,理性地确立发展目标。自2005年我系实施本科学生导师制以来,我们就提出以考取硕士研究生作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方向。一是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考研积极性。我们中文系作为有半个多世纪办学历史的师范教育专业,具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优势,应当继续做大做强地方基础教育的人才供给。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和放开二孩的计生政策的调整,新的适龄儿童、青少年入学高峰即将到来,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增加是无可置疑的事情。因此,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会越来越关注,对中小学师资学历的重视亦是题中应有之义。教育改变命运,学历提升机遇。对此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二是举全系教师之力为学生考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学生考研定方向、选学校提供信息支持,为学生备考释疑解难。近七年来,我系学生考研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年的报考人数达到了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0%左右。

大四阶段,本科生导师在专业学习上要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就业工作上,要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就业方案,提供就业信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指导学生备考研究生和公务员。这是一个十分纠结的阶段,迷惘者有之,临阵退却者有之,尤其是对于备考研究生和公务员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定力和坚持就成了此时此刻的不二法门,而导师的指导作用就更加凸显。每年三、四月份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阶段,也是我系教师最操心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人和事。所以每到毕业生毕业前夕,我系举行的考研经验交流会和毕业生座谈会上,学生们那一番番感激之辞就足以说明我系教师为他们的辛勤付出。

三实施本科学生导师制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倡导大爱和大气的育人理念

大学的根本是人才培养。大学的理想就是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因为他们对每个家庭而言就是100%的希望所在[4]。大爱,就是爱生如子,对学生充满真情实感,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成长[5]。大气,就是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屋建瓴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顶层设计,包括基本的价值取向、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积极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成长成才的最佳机遇期,练就好过硬本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挑选。

(二)用成功心理激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成功心理的形成是由人生不断获得的成功心理体验铺就而形成的。导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搭建起获得成功的平台,铺设起走向成功的桥梁。只有不断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享受到成功后的快乐,继而再度产生获得成功的冲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成功心理,逐渐使之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变为一种内心的追求。

四本科学生导师制实施十年来成绩斐然

导师制的实施在我系历届学生中反响强烈,纷纷盛赞导师制切实解决了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少困惑,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一位2014届毕业考取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在给她的导师的信中写道:“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讲台上,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寒来暑往,您总是不辞辛苦,不停地为您的学生付出。如今我们已经离开了邵大,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您是如何孜孜不倦地教育我们,帮助我们的。”具体说来,我们在六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果:一是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我系学生从大二开始就确立了明确的学业发展目标,制定了分阶段实施的具体计划,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足。许多学生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不休息,泡在图书馆和教室里学习。下课后教学楼的走廊上、校园里林荫道上三五成群的学生围着老师讨论问题的场面屡见不鲜,成了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是促进了我系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级率的提高。2007年以来,我系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均获全校一、二名,出现了一次性过级率85%的专业和88%的班级,特别是近四年来一次性通过率均以高出全校平均通过率30个百分点蝉联全校第一名。四是促进了我系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的提高。近五年来,我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2013年至2016年分别有55名、62名、45名和47名毕业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4%~18%。五是我系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近五年来,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三等奖各6次;获得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次、三等奖3次、银奖1次;获得省级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共5次;获得省级大学生演讲比赛一、二、三等奖共3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共6项。六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0年12月,我们撰写的论文《实施本科学生导师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0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3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以“邵阳学院实行本科学生导师制”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刘川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

[2]孙来斌.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N].光明日报,2015-09-16.

[3]史秋衡.大学生学习情况究竟怎样[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4]唐景莉,刘志敏.守正创新:回归大学的根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

[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第三十个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导师制本科生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