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去玩泥巴

2016-07-06杨璇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泥塑泥巴陶艺

杨璇

一团泥巴,大人往往嫌脏,而孩子却爱不释手。很多父母看孩子玩泥,往往当场训斥。这些父母片面的理解泥巴弄脏了衣服和手,却不知泥巴是一种最好的玩具。它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兴趣,塑造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小玩具。这对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

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孩子非常富有想象力,而泥塑活动恰恰迎合了他们的这个特点。在玩泥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视觉、触觉和动觉,都得到了良好的配合。孩子们可以用泥做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如大象、小兔、娃娃、汽车等。这些泥玩具要经过若干次的尝试才能最终做成,既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和毅力,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那学习陶艺对孩子而言有何益处呢?几岁可以接受陶艺学习?陶艺好学吗?而这些也是近年来幼儿学习陶艺的教育热点,带着种种问题我们来看看北京、杭州、深圳等地的专家是怎么说的。

北京巧手幼儿陶艺训练班指导老师——玩陶土能带给孩子快乐。在每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带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的,当孩子们通过自由地玩陶土,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等等所获得的快乐,不正是爸爸妈妈的希望吗?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陶艺训练中心指导老师——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上釉后烧制成彩色的瓷器,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

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任——现在许多陶艺培训班都允许父母陪着孩子,与孩子一起做一件陶品的过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动手的过程是亲切的。这对亲子关系是一种促进。

从以上这些专家的看法中,我们不难看出,玩泥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那么,我们该怎样指导幼儿来玩泥呢?

一、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

首先是引发幼儿的兴趣。事先用泥巴制作许多泥塑作品,或是准备许多已经烧制好的瓷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分析这些泥塑作品的特征和制作方法。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来认识这些不同的泥塑作品的外观,通过摸一摸来感知泥塑作品的质地、软硬,了解这些泥塑作品的性能,通过猜一猜让幼儿知道这些作品都是由随处可见的泥涂上颜料烧制而成的,从而引发幼儿玩泥的兴趣。

二、想一想、做一做、玩一玩

孩子们对泥产生了高度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的欲望,教师可指导幼儿做一做。如用泥球串成糖葫芦、葡萄、太阳花等;用泥条做成糖果、花篮;用泥球和泥条组成螃蟹、小鸟;还可以为“娃娃家”里添置用泥制作的糕点、面条、水饺等生活中的物品和动物,幼儿都可以用泥很好地表现出来。通过操作幼儿学会了捏、团、压、搓、揉、盘等基本技能。此外组织幼儿用做好的泥塑作品来充当教具也让孩子的泥作品发挥了用处,如“龟兔赛跑”、“小猪盖房子”等,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这些既释放了幼儿好玩的天性,又发展了动手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幼儿感受到玩泥带来的乐趣。

三、评一评,说一说,赞一赞

我们要创造机会,满足幼儿的表现欲。幼儿每完成一件作品,都希望得到家人、老师和同伴的认可。因此,我们不要把孩子的作品随意地放在一边。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孩子一些时间,用专注的表情,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将他们的作品用VCR的形式播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互相来评一评哪个作品你最喜欢的,并且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这个作品哪里吸引了你。再请小作者说一说他的作品创意是如何而来的,他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总之,无论好坏,我们都要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供大家欣赏。有时,我们还可以让家长把孩子的作品带回家放在客厅显眼的地方,邀请朋友来玩时,重点介绍给客人欣赏,当受到赞扬时,孩子有了满足感,自信心也就加强了,也能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了对陶艺创作的兴趣,有效地发挥和培养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当然,孩子玩了泥,衣服也会因此而沾上泥或泥水,自然给爸爸妈妈添了些麻烦。但是,如果孩子由此在能力上有所发展,这点麻烦还是值得的。作为家长,不仅要支持鼓励孩子去玩泥,还要教给他怎样玩。如果有时间的话,和孩子一起玩,那就更为锦上添花。

让我们的孩子去玩泥吧!让我们的孩子用泥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军区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泥塑泥巴陶艺
民间美术——泥塑
宋志浩作品赏析
泥塑作业
泥巴鞋子和泥巴小猪
泥巴泥巴我爱你
爱玩泥巴的犀牛
大型泥塑《收租院》版权属于谁?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