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让音乐课堂“声形并茂”

2016-07-06陈意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瑶族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陈意

多媒体技术是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掌握的现代教学技术,也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全面提高教学效果,让音乐课堂“声形并茂”。

一、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音乐有更直接的形象感受

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精美的音乐教学课件,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氛围。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画面丰富、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等特点,来满足音乐课堂上对音乐情境展现的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在音乐课件中,适时进行文字说明,并配上关联画面、对应词曲,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听和看。课堂上展播音乐课件的过程,学生就像看动画片一样,顺其自然被带入到音乐情境中,进一步增强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感受,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音乐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形象感受,引导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欣赏课《劳动最光荣》,是描写可爱的小动物们通过辛勤劳动,过着幸福生活的情景。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对劳动没有具体的概念,如果只是反复聆听教学,学生是不能理解和掌握内容的。教师从网上下载《劳动最光荣》的歌曲视频,小动物们都在各自忙碌劳动,为大家做贡献。只有蝴蝶在到处玩耍,最后没有自己的家,大家都不理它。学生们边看边听,很快就明白了这首歌的歌词内容,理解了劳动最光荣。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音乐更加有兴趣

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们学习音乐最重要的就是要对音乐有兴趣、有爱好。所以在上课时,要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和培育学生的音乐爱好。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听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的》一个乐章,是纯大自然音乐。如果只是播放音乐,学生往往没有耐心听完这首曲子,这需要在聆听中运用想象、记忆、表现等手段,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音乐中出现的动物图片,先认识飞鼠、白腹秧鸡、山羌、腹斑蛙等一些学生根本不熟悉的动物。然后带领学生通过音乐幻想走进神秘奇妙的森林,与动物朋友一起感受大自然丰富的音响世界,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了。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角色扮演的可能,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综合理解

音乐课程标准中还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艺术的综合。在教学中,综合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果没有多媒体设备,只凭教师讲,是很难把这些内容表现出来的。在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里,有一课是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唱歌课《DO RE MI》。这首歌欢乐活泼,而且歌词很形象。可歌曲毕竟是英文翻译过来的,有些歌词学生理解不了。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之声》电影的这一小段,让学生知道影片中这首歌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理解这首歌词的意思。学生认真地看影片,认真地听音乐,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曲。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这不得不感谢多媒体教学的帮助,让学生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可以有效地学习,并且还能了解更多的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多的认识

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可教材里有些欣赏和唱歌的民族音乐曲目,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口音,学生比较难学会。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那个少数民族的当地习俗和表演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个民族的音乐特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很多中国特有的各种乐器的图片和音乐,能够把我们华夏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传承下去。在教学四年级的欣赏课《瑶族舞曲》时,很多学生不知道瑶族的音乐文化特点。瑶族是个能歌的民族,经常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长鼓是瑶族特有的乐器,是瑶族舞最主要的道具。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中国民族管弦乐和西洋管弦乐两种版本的演奏视频,让学生们可以直观的辨别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别之处,并且感受和体验瑶族音乐特征,《瑶族舞曲》的旋律被深深地烙印在了学生们的脑海中。这节课因为有了多媒体教学的加入,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红谷滩分校)

猜你喜欢

瑶族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
学生眼中的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