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单元阅读中挖掘素材进行习作训练

2016-07-05李引梅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写作方法

李引梅

摘 要:以主题单元阅读教学为契机,指导学生在文中积累语言,积累素材,学习拟提、写开头结尾、构思文章等写作方法。

关键词:主题单元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写作方法

为快速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的一篇篇经典的美文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将是一个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较有效的方法。我一直探索着“从主题单元阅读中挖掘素材进行习作训练”。

这将主要针对日常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两张皮”不能有机结合的现状,探索通过对教材篇目的教学,从主题阅读的课文中挖掘习作范例进行习作指导与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习得语言,同时渗透写作方法的讲解,进行习作指导并加以训练,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尝试着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从课文中学习积累语言

语言在作文写作和评判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对文章质量有较大影响。在批阅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抱怨学生词汇量不足,语言苍白无力,或者词不达意。当然,我们的学生也着急,觉得自己的文章缺乏文釆而又无计可施。借鉴课文,学习写作首先从语言开始。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语言功力非凡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绝好范文。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读课文时,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用得比较好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或句子作用,并指导学生在习作时,如何运用好的词语和句子。另外,在读课文时,还要学习作者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一些常用句式。在作文时,进行模仿,把别人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样可以使自己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二、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

比如:学会拟题。

好题如好茶,细细品之,回味无穷。一篇文章如果标题新颖别致,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线,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题目,让学生认识文章命题各有特色,通过启发学生进行题目归类,使他们初步认识课文命题的规律,同时感受标题带来的心灵感应。然后模仿给自己的作文拟题。如学习了《西門豹治邺》《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等课文,指导学生学会用概括文章内容的语句做题目。再如有用主人公的话做题目的。再如有用点明主题的语句做题目的。还可以学习用主人公的名字、职务、称谓或心情感受做题目。

再如:开头结尾。课文中好的开头结尾比比皆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开头结尾的妙处并模仿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作文的开头形式多样,好的开头,会令人手不释卷,一口气读下去。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开头:“4月14日,我在浙江的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文章一开头就从事情的开端写起,不绕弯子,落笔直接进入正题。《詹天佑》一文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总领全文,接着围绕这一总起句层层分述,具体写出人、事、景、物。再如有的文章开头先刻画所写人、事、景物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然后再展开完整的记叙。

好的结尾意味深长,启人深思,有高屋建领之势,画龙点睛之效。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结尾很自然:“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有的用强烈的抒情语句结尾;有的用对人物的评价结尾;有的画龙点睛点题作结;还有的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结尾、用设问反问句结尾等等。

还有:巧妙构思。当代著名作家丛维熙说:“作品的构思可以比作工程师的草图设计,只有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才能大兴土木,挖基开槽,一砖一石地盖楼建厦”。足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之重要。诚然,作文构思方法种种,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从课文里广泛地占有“拿来”,对于构思新、立意深的课文,课上应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悟其“怎样写”的规律,最后师生一起绘出文章结构的纲要图表,以资借鉴。也可以因文而异设计相应的作文训练题目,让学生找准联系点,选好依傍的格局范式,快速运思成文。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跟学过的课文再行对照,使之从实践到认识,不断巩固深化。如学习《小镇的早晨》,

三、从课文中学习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写作的材料,是无法写出好作文来的,更谈不上什么写作技巧的运用了。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感悟到哲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它就在生活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就能让作文充满真与情。所以我们的写作训练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小学生眼界并不开阔,生活的阅历极少,也没有太多获得的途径,但凡写作文来来回回就这么几件事,没有太多的题材可选,思路被极大地束缚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一篇课文,通过课文中作者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积累自己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素材,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自己的习作素材。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为他们积累鲜活的生活素材。

如学了《海上日出》,引导学生可以写作类似素材的文章,如《赏星星》《赏月光》等。学了《种一片太阳花》,引导学生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没有值得一写的花草树木呢?学了《师恩难忘》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周围去寻找、发现,有类似精神品质的人物,可以模仿着学习写写人的文章等等。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挖掘习作训练的素材,在课文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小型的模仿课文片段训练习作。这样在单位时间内,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收益,特别是借助课文教学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改变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习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注:本文系2015年“陇原名师”专项教育研究课题《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有效习作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GB[2015]MSZX156。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文峰小学)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写作方法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